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以色列以近乎恐怖主义手段暗杀了巴勒斯坦“人阵”总书记穆斯塔法,受到国际舆论强烈谴责。历史上,以色列曾经是一个深受恐怖主义伤害同时也敢于向恐怖主义宣战的国家。为此,我们推出一个以军当年反恐怖主义的著名战例,供读者了解以色列这个独特的国度。  相似文献   

2.
当代的国际恐怖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盛行于70年代,猖獗于80年代。当今恐怖主义成了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公害。“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更加活跃。目前,从中亚到中东,从亚洲到非洲、美洲、欧洲等地,“恐怖事件”此起彼伏,各国的“反恐”行动也是如火如荼。纵观当今恐怖主义分子的“制恐”与各国的“反恐”不难发现,正反两个方面都在走向军事化。 “制恐”规模扩大化 “恐怖事件”的出现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古罗马的恺撒被刺、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1914年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被刺、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被刺等事件都是历史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是世界上第一个遭受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的国家。但通过明确分工和行之有效的反恐措施,以色列已经能够对付不断升级的恐怖主义威胁。自“9·11”事件以来,全球许多国家都开始向以色列求教国土安全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4.
8月27日,以色列空军出动武装直升机向设在约旦河西岸的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人阵”)总部进行了导弹袭击,杀害了“人阵”总书记阿布·阿里·穆斯塔法。作为5名早期领导人之一,他成为去年9月以巴冲突再次爆发以来被以军暗杀的巴勒斯坦最高级别的政治领导人。以巴双方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骤然升温。 当今世界,恐怖主义称得上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无时无处不见恐怖主义张狂的痕迹,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政治瘟疫。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有关各方往往通过恐怖手段实现其目的,中东也成为世界上恐怖活动最猖撅的地区。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东恐怖事件就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暗杀、爆炸、劫持飞机、绑架人质事件屡有发生,令人触目惊心。 以恐怖反恐怖 恐怖主义对以色列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以色列自认为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但  相似文献   

5.
2002年11月28日,以色列一架载有261名乘客和11名机组人员的“波音757”民航客机在肯尼亚的蒙巴萨国际机场起飞后不久,就遭到“基地”组织恐怖分子2枚“萨姆-7”便携式防空导弹的袭击,险些酿成惨祸。该机能够逃离“地狱之门”的原因,一是恐怖分子操作导弹的水平不高,且所用导弹年久失效;二是这架飞机装备了导弹干扰系统,具有规避导弹攻击的能力。这次事件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恐怖主义活动又有了一种新手段。近期的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网络恐怖主义对奥运安全的危害越来越引起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北京奥运会也面临着来自网络恐怖主义的威胁。为此,有必要通过转变观念、加强公安网监部门的作用、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国内立法和国际合作等方式来进一步增强北京奥运会防范网络恐怖主义威胁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国防军始建于1948年,它为保卫国家参加了5次重大战争,是世界上身经百战的武装部队之一。以国防军目前的安全目标是:保卫以色列国的生存、领土完整和主权;威慑一切敌人和制止威胁日常生活所有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它的主要任务包括:强化和平安排;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协调以确保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总体安全;在以色列国土内及跨国界的打击恐怖主义的战争中奋勇当先,以及保持一种防止爆发战争的威慑能力。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以国防军采取了防御性的战略原则和进攻性的战术原则。鉴于以色列领土缺乏纵深,在必要时,以国防军必须采取主…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12日以色列出兵黎巴嫩,以黎战争爆发。双方执行联合国1701号决议,于8月14日停火,以色列的为期33天的"改变方向"(ChangeDirection)军事行动结束。战争中,以色列119名军人、41名平民伤亡,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约500名、平民900  相似文献   

9.
秦卫海 《现代军事》2008,(12):16-18
2008年10月11日,美国国务卿赖斯正式签署文件,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删除。这是美国自1988年将朝鲜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以来首次将其从“支恐国家”名单上删除。而在美国国务院于2008年4月30日公布的《2007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朝鲜依然被列为”支恐国家”。因此,对报告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我们对美国反恐的最新举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报告对过去一年全球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谭正平 《环球军事》2014,(15):13-15
截至2014年7月21日,以色列“护刃行动”进入第14天。巴勒斯坦卫生部门证实,至少有53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200多人受伤。以方则证实,冲突造成18名以色列士兵及两名以色列平民丧生。双方伤亡如此悬殊,归根结底就是以色列海陆空三军投入先进武器装备进行协同打击,而哈马斯投入的武器大部分是土制火箭弹,但也有无人机、部分反坦克导弹引起世人关注。本文将对冲突双方所投入的兵器进行有侧重点的盘点。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不仅撞毁了美国的双子星座,更警示世人恐怖主义已威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当今,城市房屋建筑及交通工具已成为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的主战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古老的战争原则指导着我们在新形式反恐斗争中,于钢筋水泥、高楼林立的城市战场上,必须实现隐蔽地抵近侦察恐情。于是,适应城市反恐怖多维侦察作战需求的反恐“壁虎”——以色列“精灵”爬墙机器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周勇航 《环球军事》2014,(15):10-12
眼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哈马斯战火再起。以色列已经把对加沙地带的打击从空袭扩大到地面进攻,并在开战十天之间征召了5.6万名预备役军事人员。相对于以色列的国力,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以色列一口气动用了如此巨大的战略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3.
冰川 《当代海军》2004,(8):66-68
处女航即神秘失踪,以色列31年不懈搜寻1999年5月28日,“达卡尔”号残骸在海底3000米处被发现闻此消息,以色列一名海军上将饮弹身亡  相似文献   

14.
牛俊峰 《环球军事》2008,(13):20-22
6月15日,奥运会前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国家级反恐演习“长城5号”圆满结束。此次演习的成功不仅标志着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已做好充分准备,全面进入实战状态.而且再次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同时也预示着中国的反恐处突能力有了新的、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1968年1月23日对于以色列海军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就在这天,以海军“达卡尔”号潜艇在改装后首次出航神秘失踪,船上的69名官兵全部遇难,成为以色列海军史上的一大奇案。时隔31年——1999年5月28日,“达卡尔”号终被寻获,却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谜。更令人惊奇的是,当日,一名前海军上将竟然为此饮弹身亡!  相似文献   

16.
7月27日,希腊首都雅典开始启动奥运会安全指挥系统:数十枚“爱国者”导弹已经部署到位,时刻准备迎战空中袭击;数百个监视器已经开启,日夜监控各交通要道。希腊政府将投人史无前例的12亿欧元安全保卫经费,使得雅典奥运会注定将成为安全费用最高的一届奥运会。其中以色列著名国防公司梅尔集团为雅典奥运会提供的“安全-M”系统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遍布“眼线”,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7.
“哥伦比亚”号失事揭开尘封的档案 2003年2月7日,美国宇航局“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时不幸爆炸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随后以色列媒体公布了在“哥伦比亚”号罹难的第一位以色列宇航员拉蒙的事迹。媒体介绍说,拉蒙是参加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发动的长途奔袭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巴比伦行动”的飞  相似文献   

18.
林林 《宁夏科技》2002,(4):46-48
在巴以冲突中,以色列经常对巴勒斯坦发起袭击。一支担负着以色列海军特种作战任务的精锐部队亦在其列。它是以色列海军第十三突击队,俗称“蛙人”。组建于1948年,该部队在巴以冲突中扮演着杀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李才江 《政工学刊》2014,(11):86-86
以色列1948年建国,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800万,主要民族为犹太人,虽为袖珍小国,却是中东最为强大、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特别是它的农业滴灌技术蜚声全球。以色列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以色列入有“三爱”:爱读书、爱买书、爱写书。  相似文献   

20.
8月24日晚,北京,“鸟巢”,奥运会闭幕式正在进行…… 当24.29米高的记忆塔如同一支“祥云火炬”从“鸟巢”中央袅袅升起,596名演员在塔上奔跑、跳跃、伸展,速降,百名歌舞演员以塔为中心载歌载舞时,奥运会闭幕式进入高潮。此时,正在“鸟巢”中“保驾”的武昌造船厂成套事业部部长任鸿顺、成套开发处商务经理吴斌等20余名职工紧张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奥运会机械舞台终于做到了万无一失。”任鸿顺用手机第一时间激动地向厂领导报告,喜悦的笑容在他脸上荡漾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