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根据我国安全战略环境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需要,对加强我国新时期海防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决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海防建设思想。邓小平的海防建设思想,反映了时代发展对中国海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对建设21世纪强大的中国海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根据国际军事斗争的特点和中国海洋安全的实际,提出新时期积极防御的海防战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海防建设与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上方向的安全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危、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根据国家战略立足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2.
王海涛 《国防》2014,(10):52-55
习近平同志在第五次全国边海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站在国家安全发展的高度赋予边海防更高的地位作用和建设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外部安全主要的威胁来自海上,海上是我战略利益拓展的重要方向,是我必争必保的战略空间。浙江是个海洋大省,直面东海、背靠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迅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海防任务现实紧迫,融合发展优势明显,必须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思想,自觉强化"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深化落实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加快推动海防建设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着眼新形势下国家海上安全与发展需求,强化海防建设战略统筹,从发挥各级政府在海防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健全海防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调控机制、优化海防战略配制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海防建设军民"融合度",加快推进海防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4.
明朝伊始,中国的海疆安全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国家开始自觉地思考海防问题,海防也逐渐成为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的海防战略运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海陆结合,近海歼敌与海上威慑;层次设防,近岸击敌与陆上围歼;师夷制夷、以守为战与避战求和。研究明清时期海防战略运用的演变,总结其经验教训,对当今海防战略运用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海洋格局的变化及国家海上利益的拓展,海上安全在国家发展战略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海防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新世纪新阶段,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紧紧跟上国际社会海陆兼备国家海防发展趋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海陆发展关系,走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周月星 《国防》2016,(5):72-74
组织开展海防管控联演联训,是着眼应对国家海上安全威胁、完成海防管控任务组织的联合行动训练,对提高军地联合管海控海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组织海防管控联演联训,涉及对象多元、组织协调复杂、联合融合困难,必须军地合力,认真解决"与谁联""怎么训""机制化""怎么保"等问题,有效提高联演联训的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战场上军人不仅要以武力对抗的形式展开较量,精神对抗也无时不在,因此,培养官兵的精神素养尤为重要。伟大的时代和强大的现代边海防,孕育了极具特色的边海防官兵精神素养。新时代边海防官兵精神素养是边海防官兵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组织边境管控和海上维权行动,促进边疆安全稳定和繁荣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积淀和传承的精神成果,  相似文献   

8.
王刚  杨霞 《国防》2016,(11):77-8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推动边海防全面发展,提出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周密组织边境管控和海上维权行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陆海统筹、坚持军民合力共建边海防,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坚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等重要思想,谱写了党的边海防战略思想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张光辉 《国防》2005,(5):62-63
海防民兵遂行海上侦察任务历来是我军侦察情报工作体系的分支,是辅助部队遂行侦察任务的有效形式。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中,我军曾多次使用民兵侦察船配合部队开展海上侦察任务。他们以出海捕鱼为掩护,深入敌严密控制的海域,摸到了敌在沿海的兵力、火力部署及港口、潮汐的部分情况,有力地支援了部队作战。在保卫新中国的海防安全中,海防民兵结合工作,同样获取了许多敌人活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海防问题是近代中国在西方挑战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通过鸦片战争自海上入侵,引起中国朝野上下开始注意沿海防务,提出种种海防建设的建议与构想。同光年间身膺沿海疆臣重任、积极倡导采用西法的丁日昌,在晚清纷纭的海防议论中,特别令  相似文献   

11.
张容胜  陈明辉 《国防》2014,(8):12-13
正新形势下,我国海防安全形势复杂而严峻。近年来,军委、总部对海上民兵建设越来越重视,军委习近平主席专门视察海南省琼海市潭门海上民兵连并作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海上民兵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海上民兵是我国海防武装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在海上维权斗争中敏感程度低、回旋余地大,是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组织动员海上民兵参与维权行动,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促进军事斗争准备落实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国强  陈伟  吴爱军 《国防》2004,(5):20-20
组织建设是民兵建设的基础工程。提高海防民兵建设质量,首先必须着眼未来可能发生的登陆作战中,海防民兵遂行输送登陆部队、海上侦察、海上封锁、佯动渗透、岸岛防卫、海上救护和  相似文献   

13.
吴齐 《国防》2003,(8):45-4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项事业的发展机遇与困难并存。新时期海防建设必须针对新情况和新特点,牢牢把握机遇,营造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沿海经济繁荣昌盛,确保海防安全稳定。为此,必须强化“五个意识”。 一、强化政治意识.充分认清加强新时期海防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海防建设既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海防前线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安全屏障,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略前沿,它在整个国家安全和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做好新形势下的海防工作,加强海防  相似文献   

14.
马俊鹏  袁志强 《国防》2010,(8):25-26
边海防一线地区是国家的战略前沿、安全屏障,保持其安全稳定,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边海防地区国防动员建设,是提高边海防地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是国家层面边海防安全战略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国家边海防建设的总牵引.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必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目标,遵循国家周边外交基本方针,与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廖刚斌  王牌  熊睿 《国防》2014,(8):14-15
正海上民兵分队是配合支援保障海防斗争和海军作战的重要力量,是推进后备力量建设转型发展的重点。加强海上民兵分队组建工作已成为适应新形势下海上军事斗争需要、深化海上动员力量建设的重要环节。结合近期工作调研,我们感到,当前海上民兵分队建设存在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7.
肖石桥 《国防》2008,(9):66-68
边海防地区是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屏障,边海防地区的安全稳定是国家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新形势下,要着眼筑牢我边海防地区坚固长城,大力加强边海防地  相似文献   

18.
赵志刚 《环球军事》2013,(20):12-14
海军武器装备是海上力量的重要组成,是衡量一个国家海防强弱的硬指标。近年来,我周边海上安全形势错综复杂,特别是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不断激化,海军武器装备不可避免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寇振云  冯时 《国防》2016,(5):41-42
海上民兵是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参加海上维权斗争、支援保障海上作战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海洋海防安全形势异常复杂、充满变数.必须坚持人民战争思想指导、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搞好潜力调查、优化组织结构、强化训练演练、完善保障体系,努力提高海上民兵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各阶级,各政治集团及其军事思想家对于海防海军建设和作战的理性认识。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军事走向近代化的进程,而且在很多方面记录了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对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军事近代化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深刻了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价值。 一 中国海防思想最早产生于明代抗倭战争中。明末至清中叶,由于倭患的平息和统治者实行禁海政策,中国海防逐渐废弛,海防思想也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频繁进行海上入侵,中国海防危机日益深重,传统的海防思想已不能适应海防斗争的新情况。在抗御西方国家海上入侵的斗争中,中国近代海防思想随之产生并逐步发展,从一开始,它就具有抗御外侮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