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光汉 《国防》2005,(2):50-51
预备役部队常驻分队,是以预备役人员和预备役常驻人员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的常驻营区的建制分队,主要担负训练示范、技术保障、反恐维稳、抢险救灾、以劳养武、营院管理等任务,是预备役部队平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应急机动力量。近年来,我们针对预备役部队“亦军亦民”的特点,着眼“战场”与“市场”需要,按照“军事化管理、企业化运作、社会化保障”的思路组建了一支预备役部队常驻分队,较为有效地解决了预备役部队现役军人少、训练骨干不足的困难和矛盾。现结合我们的实践,就预备役部队常驻分队的“建设、训练、管理、使用、保障”…  相似文献   

2.
张长胜  张成 《国防》2004,(12):46-46
当前,虽然各级十分重视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人员难集中、集中后难管理、训练质量难提高”等问题。要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预备役部队的训练质量,必须积极探索预备役部队训练的新路子。一、科学编组,灵活施训预备役人员寓兵于民、高度分散,要有效地把预备役人员的训练落到实处,必须实行科学编组、灵活施训。一是师团联训。预备役师成立集训队,各团按专业分类进行训练编组,依托训练基地进行封闭式训练。采取这种组训方式,农村的预备役人员训练可安排在农闲季节,企事业单位的预备役人员训练可…  相似文献   

3.
预备役部队编成内的地方预任干部,平时是组织部队教育训练的骨干力量,战时是各级指挥人员,因而必须针对他们的特点加强管理。 一、针对预任干部编配的特殊性,加强依法管理。 预备役部队的预任干部建立在地方行政组织中,具有亦兵亦民的特殊性,因而只有依法加强管理,才能强化他们履行职责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4.
外国后备军     
美国预备役人员的生活待遇 按规定,美国预备役人员参加现役、预备役训练,服现役的一类预备役部队官兵,以及取得退休资格的预备役人员、享受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提供的各种权利和利益。按照1989年版《美国法典》第10编及美国防部1991年版《预备役部队年鉴》中的有关规定,美预备役人员享受的福利待遇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津贴。训练津贴为预备役人员参加军事训练的基本补助,分周未训练津贴和年度现役训练(2周)津贴两类。周未训练津贴又分为每月参加1次和每月参加4次训练两种标准。役龄长、参训次数多的,津贴标准就高、从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级预备役人员的训练津贴均相当于其民事岗位上日薪的一倍左右。按1991年颁布的标准,役龄为10年的预备役少校军官,每月参加1次周末训练可领取100.97美元训练津贴;每月参加4次周末训练可领取403.88美元津贴。预备役人员参加年  相似文献   

5.
邓四海 《国防》2006,(10):60-60
近年来,广东省河源军分区以提高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人员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为目标,把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人员作为后备力量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预编预备役人员平时管理办法和战时动员路子,建立了个人电子信息档案,每人都有照片、联系电话、专业代码、出生年月等基本数据;拟定了去向、训练、点验等方案.统一了训练教器材、服装以及各类表(册、卡)标准。  相似文献   

6.
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内容如何设置?我认为,应根据预备役部队的特点,增强训练的针对性。一、根据人员高度分散的特点,搞好快速收拢集结训练。预备役部队的显著特点,是人员高度分散。战时预备役部队要形成战斗力,首要的问题是把高度分散的人员迅速收拢集结起来。预备役部队的快速集结训练,并不一定专门去搞,而且那样做人力、物力、财  相似文献   

7.
吉林某预备役坦克团着眼实战需要,针对预备役部队特点,充分利用总部配发的模拟训练器材对预备役人员进行坦克驾驶、射击、通信、战术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们积极培训教员,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训练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方法,随后通过组织几期集中训练逐步摸索训练路子。运用模拟器材进行训练,既缩短了训练周期,减少了训练资金投入,又保证了训练质量,使部队的战斗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烟台警备区着眼提高民兵、预备役人员遂行任务的能力,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练兵活动。近年来,他们积极利用作战部队前来驻训的有利时机,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搞好后勤保障的同时,协同作战部队进行实战背景下的实兵演练,探索出了一条民兵与作战部队协同训练的新路子,提高了民兵战斗力。  相似文献   

9.
外国后备军     
美国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 美国预备役部队和人员平时的教育训练由各军种相关机构分别组织实施。参训对象为各军种第一类预备役部队中除非现役国民警卫队员外的其他所有人员,二、三类预备役人员平时不要求参加强制性军事训练,但可志愿参训。按美军有关规定,陆军一类预备役部队和人员的年度平时训练时间为38~39天。其中21天为年度现役训练,通常以营为单位按既定作战计划的要求,配属给战时要增援的现役部队,与其一道参加野战训练、诸军兵种联合演习及到海上参加盟军联合演习。17~18天为非现役训练时间,分成34~36次周未集训,每次4小时,包括预备役  相似文献   

10.
杨登银  沈永生 《国防》2007,(2):39-39
预备役部队网络化训练是深化科技练兵、提高部队打赢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组织预备役部队网络化训练,能将参训人员置身于仿真的战场环境,从而有效提高训练效益.当前,搞好预备役部队网络化训练必须重点把握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预备役人员按照专业对口、便于动员的原则,采取预编到现役部队、编入预备役部队、编入民兵组织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储备.国家根据国防动员的需要,建立预备役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区.国家为预备役人员训练、储备提供条件和保障.预备役人员应当依法参加训练."  相似文献   

12.
李振民 《国防》2004,(12):43-44
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任预编人员为基础组建的,专业分类多、官兵素质参差不齐。要提高预备役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必须着眼预备役部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抓好训练落实。具体说,应尽快实现“四个转变”:一、在训练对象上,要由偏重于现役人员向注重预任预编人员转变。目前,预备役部队的主体是预任预编人员,现役人员所占的比例仅为百分之几,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预任预编人员的素质如何,决定着预备役部队整体战斗力水平的高低。以往由于受人员难集中、经费难保障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出现抓现役人员训练较多的“…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升预备役部队训练质量,促使战斗力快速生成和提高?吉林某预备役炮兵师着眼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结合预备役部队实际,着力解决人员难召集、经费难筹措、时间难保障等制约预备役部队训练的难题,探索出一条精训之路,连续3年在参加军区组织的比武竞赛中取得名次。  相似文献   

14.
王立佳  柳明辉 《国防》2012,(12):63-63
近日,辽宁省军区在教导大队组织了全省预备役部队基础训练比武竞赛活动,共19个参赛单位480人参加。比武竞赛注重基础训练,坚持普训普考,在全省预备役部队完成了1万余人共10个训练日的基础训练和考核的基础上,全面检验11个大纲规定基础训练的质量,推动部队按纲施训落实。比武竞赛立足全员参训,利用干部管理、预备役部队实力管理系统逐一核对人员,区分现役、预备役军官和预备役士兵三类人员,采取推荐、必考和计算机随机抽点的方式确定参赛人员,最终确定的人数涵盖了司、政、后、装的各类人员,达到了人人参训、人人备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陈志伟 《国防》2012,(6):34-35
当前,预备役部队既面临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现实要求,又存在制约训练质量提升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体制特点限制.由于预备役部队的性质是寓军于民,作为主体力量的预备役官兵“聚则为兵,散则为民”,而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明显,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三年一遍的训练周期,使预备役人员处于“训练批流失一批”的状态,训练始终在低层次徘徊.  相似文献   

16.
任节 《中国民兵》2010,(8):15-15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 在外出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成为民兵预备役部队的主力,这些新一代民兵预备役人员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大,他们从农村涌进城市,往往没有固定的生活地点,从而在政治教育、训练管理等方面造成很大的难度,制约了民兵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战争既是装备与装备、系统与系统的对抗.也是装备技术保障能力的较量和对抗。因此,必须抓住高技术条件下装备保障能力建设这个重点,强化装备保障训练,确保训练成果转化为战斗力和保障力。一、预备役部队装备保障训练的现状近年来,预备役部队装备保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受人员编成、训练机制等影响,预备役部队装备保障训练还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装备战斗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上级对预备役部队“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形成战斗力”的要求,四川预师一团从整组、管理、训练入手狠抓部队战斗力生成。日前,他们成功进行了建制营的快速动员集结、机动演练,增强了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达川某预师炮兵团针对预备役部队难于集中的特点,对预任官兵进行形式多样的政治教育,收到了明显成效。部队官兵思想稳定,爱军习武热情高涨,保持了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一是利用整组、训练进行集中教育。整组和训练是预备役部队年度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部队预任官兵相对集中的时机,活动规模大,人员到点率高,他们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集中上大课、搞演讲、进行知识竞赛,搞好集中教  相似文献   

20.
预备役部队自组建以来,营连部所在地都存在着与人武部资源共事难的问题。其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整组资源难共享。每年预备役部队整组之时,也是所在地人武部进行民兵点验的时候,因双方缺乏沟通,在时间、人员、训练等方谢撞车,造成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二是管理资源难共享。有预备役部队的县(市),符合条件的青年,既被预备役部队编为预备役军人,又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