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工程代表制造企业新世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流,目前正在国内造船企业中着力推广应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位居国内同行前列,成功开发应用的“沪东造船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相似文献   

2.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骨干企业,公司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现有员工7000余名。公司设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拥有一支由2000余名各类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产品研发、设计、管理队伍;同时,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近年来,公司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以发展先进造船生产力为第一要务,以“绿色造船、数字造船、科技造船、高效造船、标准化造船、文化造船”等一系列理念为发展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是沪东中华重组的第一年…  相似文献   

3.
军工资讯     
日前,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建造的首艘5688TEU集装箱船“新赤湾”号出坞。 5688TEU集装箱船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在原先成功建造的一批5668TEU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转民》2014,(6):6-7
5月9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建造的1万TEU集装箱船首制船“中海之秋”号交付,并于次日投入运营。该船是中船集团迄今交付的最大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5.
资讯     
《国防科技工业》2006,(7):60-63
我国第二艘LNG船下水6月12日,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所属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承造的147210m3液化天然气(LNG)船顺利下水。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自行建造的第二艘同类型船舶,计划于2008年年初完工。沪东中华造船公司在建造L NG船的过程中大力推进精度造船,追求无余量造船。这条船的船坞周期仅为5个月,比该公司建造的首制船缩短近一个月。目前,该公司建造的第一艘LNG船已进入码头作业阶段,进展顺利,将于明年10月交付使用;第三艘船已于今年3月下旬开工建造。(小舟)国内最大L NG接收站启用5月26日,由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所属华兴建…  相似文献   

6.
<正>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骨干船企,被誉为中国海军"导弹护卫舰和登陆舰的摇篮",是我国船舶行业中唯一获"中国工业大奖"企业。沪东中华的历史,是我国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是我国船舶工业"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成长史,是我国海洋装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壮大史,也是我国军工央企"造舰强军,造船兴国"的奋斗史。  相似文献   

7.
2008年4月3日,我国第一艘自行建造的14.7万立方米薄膜型LNG船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顺利交付船东,中国人终于成功摘取了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中国乃至世界造船史就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此刻,距离该船在沪东中华开工的2004年12月15日,已足足过去了40多个月;而距离沪东中华最早开始进行LNG船研究的1997年,则已长达十余个春秋。  相似文献   

8.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同属中船集团公司的原沪东造船厂和原中华造船厂采用新设合并的方式重组而成的一个新的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采用这种方式重组的优点是:重组受原体制、原机构、原方式、原习惯的约束限制少,便于以创新的思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改革在内部提供了一片新天地。通过资产重组,沪东中华建立起一个具有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成为向世界一流企业发展的大型企业。国防科技工业成就巡礼——体制改革篇2…  相似文献   

9.
4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先后参观考察了船舶工业集团所属江南和沪东中华两家造船企业。他同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亲切交谈,同企业领导进行座谈,充  相似文献   

10.
基层短讯     
《国防科技工业》2004,(9):62-63
沪东中华承造我国第一批LNG船 8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由6家公司组成的广东LNG项目船舶投资方与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两艘船舶建造合同和1艘选择船建造协议。随后,船舶投资方与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签署了租船合同。此举不仅将填补我国船厂未曾建造过LNG船的空白,而且将带动我国船舶建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12月27日,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提名奖企业和项目名单正式发布。中国船舶集团共有2家成员单位、4个项目在本次评选中获奖。他们分别是工业大奖项目:江南造船"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项目;工业大奖表彰奖企业:七一六所、外高桥造船;工业大奖表彰奖项目:沪东中华23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项目;工业大奖提名奖项目: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工业》2004,(7):32-32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五年以来,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转变经营机制,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一是以船型开发为重点,加快产品创新,消化吸收了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核心技术,中标国内首个LNG项目,实现了中国造船史上又一个零的突破。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被国际造船界誉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集中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中船集团先后投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1月4日,被列为国家发改委重大建设项目的中国船舶长兴造船基地二期工程开工仪式在上海长兴岛举行。这是推动我国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标志工程,也标志着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整体搬迁项目全面启动。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原则。沪东中华新厂区选址位于上海长兴岛南岸沿线,面积为214.6公顷,总投资180亿元,  相似文献   

14.
体制和机制是企业经济运行中的核心,是企业发展前进的基石。当前,世界经济和造船业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有的企业沉沦淘汰,有的彷徨止步,有的逆流勇进。在这其中,企业领导机制和市场经营机制的应变能力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因素。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证明:建立和推进“团结、协调、制衡”的领导体制和民主、科学的经营决策及经济运行机制,善于把握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并同企业的自身实际相结合,就能把握机遇,赢得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外部市场严酷考验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始终保持清醒的战略定位和底线思维,全力保障航海主业平稳有序运行。据统计,全年实现民船海工交船198艘/座、1708.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5%,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沪东中华、江南造船共完工交付4艘全球最大2.3万吨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外高桥造船建造的全球首艘具有自航能力的世界独创Fast4Ward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大船集团建造的8.5万立方米液化乙烷双燃料运输船、  相似文献   

16.
一艘艘新型船的下水.一张张新订单的签约,我国造船企业的造船能力越来越强.造船的吨位越来越大。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都在努力争创世界一流造船集团.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猛.近十年来稳居世界第三位.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船舶行业的上升趋势.鼓舞着我国的造船人。  相似文献   

17.
自1999年7月成立以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集团公司)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在这5年的艰苦创业中,中船集团公司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出了“五三一”战略目标。即在2005年、2010年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三强”,既而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从而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经过不断努力,集团公司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已经形成以船为主、多元经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发展格局,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前夕,国防科工委组织了包括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在内的近十家媒体,实地采访了沪东中华、外高桥、江南、中远川崎、大连造船重工、大连新船重工六家重点造船企业。这些企业的改革发展,是我国船舶工业振兴的一个缩影。本刊记者将这些企业改革发展、自主创新的经验报道出来,供广大军工企事业单位参考借鉴。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增长速度居于世界各国之冠。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中国船舶工业正积极探索,开拓拼搏,自主创新,向世界先进造船行列挺进。——编者  相似文献   

19.
改革是一面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改革是一张风帆,扬起远航的征程。20世纪90年代,在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指引下,祖国大地改革的扑面春风回肠荡气。今天,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时,回眸沪东造船集团走过的改革发展之路,尤其是“九五”取得辉煌成果的时候,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总量的提高;改革推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发展;改革激发了职工观念的转变,使集团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不无理由地说,改革是指引沪东大发展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沪东大跨越的一张风帆。  相似文献   

20.
在飞翔中识别雄鹰,在奔驰间检验骏马,在疆场上呼唤勇士,在拼搏里考验英雄。沪东中华在已经开工建造LNG船中,再一次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全新造船理念、全新管理技术、全新设计能力和全新建造水平的先行者、实践者……我们,唯有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