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7年7月7日,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掀起全民族抗战70周年。本刊开辟《勿忘历史警示》专栏,将陆续刊发侵华日军在我区制造的12宗惨案,旨在全区民兵预备役人员中昭示“落后就要挨打,强盛才有尊严”的深刻道理,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勿忘国耻,强我国防”。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当今的时代特征?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增强国防意识,必须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对当代世界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几千年来,人类历经战争忧患。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夺去1亿多人的生命,毁灭财富无数。这历史性的惨祸,永远也难从人们记忆中消失。地球创造了人类,人类在地球上创造了各种美好的事物。人类的良知永远不会泯灭。历史发展到今天,争取世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 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我国正处在和平建设时期,将近30年无战事。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一些人逐渐觉得战争已经远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意识开始淡化。许多人不关心国防.只追求物质利益.这种国防意识的缺失无疑是让人担忧的。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的强大,自然离不开经济的强盛,但国防作为国家的脊柱.同样不可弱化。拿破仑说过: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的。以瑞士为例,这个永久性中立国虽然已经160多年没有战事.却始终在做着战争准备。这个国家有着十分完善的地下掩体,里面有水和食物.一旦开战,可随时供人使用。瑞士的常驻军队只有3500人,但战时却可动员35万预备役军人参战,其中还不包括专业技术兵种。一位瑞士的外交官曾自豪地说:“瑞士人踏出左脚是公民.迈出右脚就是军人!”如此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国防动员制度,使这个中立小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安然无恙。 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失去忧患意识的国家是危险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安危存亡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国防建设不仅仅是军队和政府的事情.更是全民的责任,国防意识更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此时正值民兵整组之际.希望我们民兵能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切实加强自己的国防观念.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认真搞好训练,真正做到平时能工,战时能攻。让我们自豪地说:“我们渴望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的时候,重温历史,总结教训,可以使我们获得不少有益的启示。一、抵御外敌入侵,夺取战争胜利,必须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国防意识。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国防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团结全民族,同仇敌忾抵御外敌侵略的精神支柱。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5.
国防至关国家存亡兴衰,不可不视若生命。国防的强弱,首先在于精神上的防线,在于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和警惕性,在于存乎一心的国防意识。普遍的规律是,当战争恶魔降临时,人们的国防意识极强;当久居和平环境时,人们的国防意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趋淡化。因此,在当前的相对和平环境中,在改革开放的情况下,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们商品意识的同时,必须增强人们的国防意识,才能确保  相似文献   

6.
国家崛起总是伴随着国防觉醒,观念革命往往领先于技术革新,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记。自上世纪末海湾战争以来,我们的战争记忆就屡次被刷新。进入新时代,战争形态加速演进,国防动员系统在战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此引发了国防观念的革命性重塑。庚子之春,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发于一域、战在全局。  相似文献   

7.
经济条件是战争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探讨国防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力求寻求最佳途径,产生出最佳的国防经济效益。但,国防经济战略发展模式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技术水平、社会制度、战略思想以及民族文化传统、自然条件等密切相关的。因此,必须根据国情来确定。所以,中国的国防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只能根据中国的国情来确定,决不能机械地套用外国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军现行  相似文献   

8.
军事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同社会历史进程 ,特别是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和国防实践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军事科学的发展水平 ,主要表现在各个时期军事理论著述的科学价值上 ,集中体现在战争和国防指导等实践活动的成效上。军事科学的发展是历史的、具体的 ,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军事科学 ,揭示并反映当时条件下战争和国防活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增强国防经济潜力是和平时期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国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在国防经济潜力研究中遇到一些理论上的难题,提出来同大家商讨. 一、国防经济潜力的内涵问题战争是敌我双方军力、经济力、政治组织力强弱优劣的比较。经济力是军力、政治组织力的物质基础,决定战争胜负,除了战争的正义性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是否具备  相似文献   

10.
李乾元 《国防》2006,(9):24-26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升国防实力,为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使命,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一、要深化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既是打赢战争的重要保障,也是遏制战争、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初战往往就是决战,交战双方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拼的是综合国力。谁拥有充分的动员准备,谁就能够快速转化战争潜力,争取更多的战场优势,握有更多的战争胜算。特别是在我武器装备总体处于…  相似文献   

11.
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在我国首次推出全面系统探求和论证国家防务大计的理论专著——《大国防论》将于今年9月与大家见面。本书共分15章,对国家与国防、中国历史上的国防思想、国防力量、国防政治、国防经济、国防科技、国防文化、国防体育、国防法制、国防精神、国防发展战略、人民军队、后备力量、战争动员、战争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较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探索与论述。其中,《大国防观》是对本书基本内容的综述,也是对旧的狭隘国防  相似文献   

12.
国防动员工作是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涉及战略全局,关系国家安危的一件大事。平时做好国防动员工作,不仅对战争爆发有遏制作用,对进行战争有制胜作用,而且对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也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做好国防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国防之所以不可无,不可弱,是基于战争的阴影至今还在人类社会中幽灵一般地飘忽游荡。谈国防意识,必然要联系到战争。因为,对国防的认识,首先涉及对战争的理解。战争观直接决定人们的国防观。  相似文献   

14.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为祖国的和平与繁荣建立了不朽功勋的热血女性! ——作者题记 自从“战争”降临到我们这个人类繁衍生息的星球上,女性就以其伟大的力量,在战争与和平、军队与国防的历史轨迹上烙下了深邃而又耀眼的痕迹。在香港回归祖国、党的十五大召开、人民解放军喜迎70华诞的1997年,伫立于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和平子午线”上,放眼爱国热浪、国防热浪波涛奔涌的神州大  相似文献   

15.
健全的国防观念是一种精神力量,能体现全国军民守土卫国的爱国意识,代表着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灌注到军事上会转化为战斗力。它是遏制敌人战争行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历史表明,国防观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现代化国防必须要有现代国防观念。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国防现代化就无法实现,而如果丧失了国防精神,国防现代化的建设就会失去内在的动力。英国是一个标榜“个人主义”和“思想自由”的资本主又国家,但它对关系到国家利益的爱国精神的教育是从不放松的。每年的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  相似文献   

16.
一、国防经济动员的特点1.经济动员成为重要的战略问题。新时期的国防经济动员是一个对战争全局有决定意义的战略问题。这是因为,国家不可能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进行全额物资储备,一旦发生战争,国家只能通过国防经济动员来满足战争的巨额物资需要。能否通过国防经济动员为现代战争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援,不仅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而且成为关系国家存亡和民族兴衰的大问题。2.技术动员成为经济动员的重要内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虽然没有改变战争在一定意义上是人力、物力、财力竞赛的规律,但是高技术在现代战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想基础。因此,切实抓好国防教育,增强全党、全军、全民的国防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中东和平进程艰难,伊拉克战争后果严重。我们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应该时刻牢记忘战必危的古训.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保卫我们国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国防教育法》颁布一年多了,9月15日又是第二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本刊为此推出一期专页,意在为普及国防知识,深化国防教育尽一份责任。《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为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有国才有家,关爱国防就是关爱我们的家园,作为大家庭的一员,我们不应是旁观者。 国防大业不是“节日工程”,我驻南使馆被炸的悲剧和南海上空我战机被撞的事实说明,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也不是“应景工程”,只有我们万众一心,在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筑就起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才能真正做到有备无患,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9.
观看《南京!南京!》最让我难解的是当时南京政府军队装备的都是优良武器,为什么数百万军民却不抵抗!为什么10多个日军能从教堂成千上万的女士中带走100名慰安妇!?这告诉我们一个历史事实,花钱能买来战争所需的先进装备,但买不来国民的国防素质,战争不相信弱国的眼泪。通过电影折射和反思我们国防后备  相似文献   

20.
钢铁与国防     
民兵战友和青年明友们都希望了解国防。可要了解国防,不能不了解钢铁。因为钢铁与国防,实在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钢铁与战争有不解之缘人类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的历史表明:钢铁,乃至整个冶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战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战争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战争、近代战争和现代战争。古代战争即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包括石兵器、铜兵器和铁兵器各个时期,经历了数千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