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陪送蒋介石回南京,未几即被交付军法审判。蒋介石指定李烈钧为审判长,朱培德、鹿钟麟为审判官。1936年12月31日开庭审判。《李烈钧自传原稿》记载了当时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报刊文摘     
蒋介石为何不杀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将军被蒋介石杀害了,而同被蒋恨之入骨的张学良却幸存下来,这是何原因呢?徐铸成在《旧阅杂忆续篇》一书中写道:张少帅当年送蒋介石回南京后,想不到来了个“军事会审”,被投入陆军监狱。在无可奈何中,想起口袋里藏有蒋介石在西安时写给他的接受六项条件的笔  相似文献   

3.
胡琏到南京的第二天晚上,蒋介石邀请华中“剿总”副司令宋希濂、参谋次长林蔚、胡琏等共进晚餐。餐后,蒋介石又邀大家在黄浦路宫邸看电影《文天祥》。 “……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  相似文献   

4.
《兵团建设》2010,(2):42-42
1948年春夏,蒋介石政权内外交困,摇摇欲坠。面对严峻的形势.国民党党内怨蒋批蒋的声浪日盛一日,为此,蒋介石召集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及各省、市的负责人,在南京召开了一次高层党政检讨会。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第74师,是蒋介石的“御林军”,是国民党军队5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打内战的主要资本。该师曾受过美国军事顾问团的特种训练,全部美式装备,号称国民党王牌军队中的“王牌军”。1946年8月,该师作为进犯华东解放区的主力调出南京后,屡次为蒋介石所传令“嘉奖”,神气十足、骄傲无比。该师自吹:“有74师,就有国民党。”  相似文献   

6.
高峰 《军事史林》2010,(11):35-37
1949年,由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一手操控的国民党政权,经历了由南京而广州、而重庆、而成都,再至台北的四次迁移。人民革命的暴风骤雨,使蒋介石尝尽了“冬天饮寒水,雪夜渡断桥”的苦涩滋味。  相似文献   

7.
在旧中国,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也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和相互争夺,使得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始终不能形成一个真正统一的全国政权。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中央政权以后,割据各地的国民党地方实力派,表面上均已归属国民党中央,他们的军队列入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的统一编制,各地行政权名义上亦隶属南京政府,其头面人物还是国民党中央委员或国民政府的什么长、主任等等。然而、在政治、军事、财政、组织人事等实质性问题上,南京国民党政府都无法进行干预,地方实力派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独立性。 蒋介石在1930年击败了阎锡山、冯玉祥等的武装挑战后,其统治中央的局面基本上已不可动摇,当务之急是实质的而非形式的统一全国,这就必须控制、削弱、瓦解、消灭各地方  相似文献   

8.
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相继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主力已被歼灭。解放军势如破竹,直逼长江,就要迅速渡江解放江南大地,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已成定局,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已是风雨飘摇中芨芨可危的破船,但蒋介石反动当局企图利用长江天堑作垂死挣扎。为了保存残余力量,48年6月25日,蒋介石召集何应钦、顾祝同、汤恩伯等布置和确立了长江防线为前沿,以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地区为核心的作战方针。因此,在玩弄和平阴谋的同时加紧建立陆海空长江主体防线。命令林遵将军率领的国民党第二舰队由海上防务调进长江,以掩护国民党的陆军作战,第二舰队二十五艘艇上的一千二百余名官兵在中国共产党正确政策的感召下,由舰队司令林遵将军率领下,毅然在南京附近的笆斗山江面上起义。被毛泽东称赞为“在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相似文献   

9.
芦沟桥事变,全国抗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疯狂进攻,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热情,迫使蒋介石在抗战初期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抗战行动。1937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最高国防会议,要求各省军政当局调集地方部队,开赴抗日前线。蒋介石召见云南省主席龙云,要他尽地方人力物力,以应事机,并要求出兵20万抗日,龙云答应先编一个军出发。在云南原来地  相似文献   

10.
初涉政坛的蒋介石首先经历了两件大事:暗杀陶成章与陈其美被刺。而暗杀陶成章更是首开民国时期用暗杀手段对付政敌的卑劣先例。蒋介石从此之后便经常把暗杀作为对付政敌与政客的有效手段。自他掌握国民党统治政权后,各类政治暗杀事件可谓层出不穷,而且无不与他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如邓演达案、杨杏佛案、史量才案、李公朴与闻一多案等等。然而让蒋介石始料不及的是,  相似文献   

11.
国共《双十协定》墨迹未干,一场内战便已迫在眉睫,面对血腥的挑战,毛泽东仍本着和平民主团结的民族大义,力求通过谈判和调解的方式,解决国共之间的争端。蒋介石却视此忍让为软弱,步步紧逼,把战火烧遍整个解放区。毛泽东这才针锋相对,领导中共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围剿”、“清剿”,进而将之引进到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12.
江滩平原隆隆的炮声,伴随人们走进了1918年12月。虎踞龙蟠的石头城南京,几日连续阴郁的天色,令人感到格外沉重和压抑。总统府官邸,身着兰布长袍的蒋介石,心情比室外灰暗的天空还要压抑。战局的发展,完全出乎他所料.内战才打了两年多,他的军队已损失360多万。他被迫由全面进攻转入全面防御。到1948年下半年,他又极不  相似文献   

13.
此文介绍的主要是抗战时期第二战区兵站总监部的组织沿革,也兼述后方勤务部第二办事处的组织概况。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对日全面抗战开始。7月底,蒋介石召集各地军事长官在南京开会,前炮兵司令周秒(字子梁)于是月29日,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于同月81日,应召由太原驰赴南京,参与会议。会上讨论长期、全面抗战及军事后勤工作等问题。蒋介石以后方勤务关系重大,指定俞飞鹏为后方勤务部部长(该部于8月10日成立,后又以卢佐、端木杰为副部长),于各战区设兵站总监部,另以重要地方设办事处,以“办理兵站收关一切事宜”(…  相似文献   

14.
剑华 《环球军事》2013,(6):62-63
蒋介石800万军队兵败台湾后,时刻做着光复大陆的美梦,一有机会便对新中国领导人等进行暗杀破坏活动。196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柬埔寨,台湾当局得悉后策划了谋杀刘少奇的惊天大案,但中国安全部门、柬埔寨政府与爱国华侨鼎力合作,及时粉碎了台湾国民党特务的谋杀计划。 台特密谋刺杀刘少奇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没有见到胡琏前,恨不得将积蓄已久的怨气全部倾泻到他的身上。但当胡琏戴着青纱来到面前时,念他是孝子,蒋介石不但没有迁怒于他,反而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坐下,亲切安慰了他一通。最后才问胡琏有什么办法能便12兵团转于有利的态势。 胡琏想了片刻,说:“学生认为,  相似文献   

16.
每天清晨六时,台湾介寿路准时响起“中华民国国歌”,青天白日满天红的旗帜徐徐升起。 那里是“总统府”的所在地。路名为“介寿路”,是纪念蒋介石六十诞辰时取的。“总统府”原本是东南军政长官公署,也改称“介寿馆”,蒋介石在1950年3月1日复任“总统”时,便在介寿馆三楼办公。一日,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忽然  相似文献   

17.
陆旸 《军事历史研究》2009,(Z1):121-125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与蒋介石围绕重庆谈判展开了一场舆论战与情报战。毛泽东识破了蒋介石妄图将拒绝和谐、破坏和平的责任推给中共的阴谋,与蒋介石斗智斗勇,牢牢掌握情报与舆论主动权,获得了重庆谈判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8.
北伐战争序幕揭开后,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授权蒋介石组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总司令部裁撤。1928年2月,蒋介石复出后,为发动旨在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二次北伐”,蒋介石第二次组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1929年春,总司令部裁  相似文献   

19.
军舰的舷号     
1949年4月23日,毛泽东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攻占了蒋介石政权的首都南京。就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同一天,在江苏泰州白马庙这个小村落的一座小楼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诞生了。它的第一任司令员是后来担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都见过周恩来总理于1946年在南京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时的照片。照片上英姿勃勃的周恩来用手指着军事地图,义正词严地揭露蒋介石破坏和谈、扩大内战的罪行。这张军事地图的主要绘制者,就是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