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随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资料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当时分别活跃在川滇黔和滇黔桂地区、坚持游击战的两支红军游击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两支游击队的性质、任务,和以往人们熟悉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完全相同,但因为最后没有改编成新四军而在通常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中被忽略和遗漏。回顾和研究这些红军游击队的历史,可以说是近年研究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的新成果、新收获,也是对以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的重要补充和丰富。  相似文献   

2.
庹平 《军事历史》2004,(4):23-29
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上海、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这时,国民党军最高指挥机构也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并指挥其在华北敌后的军队打游击战。总的来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的游击战相比较,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其规模和成绩都不大。本文拟就以下五个方面对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作一探讨,略陈管见。一、国民党军“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是国民党…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尤其是他制定的游击战争的一系列基本作战方针、原则,体现了人民游击战争的基本规律,被作为一种独特的军事战略受到世界所重视。日本的久住忠南在《战争、战略、日本》一书中指出:“毛泽东论述的最精辟的是游击战,他所论述的游击战,比以往任何战略书籍都丰富,他那富有的想象力,是举世罕见的。在二十世纪出现的各种战略著作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毛泽东的游击战理论。”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对游击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实践中经历了战术、战役层面运用到战略层面部署的演变过程。抗战初期的军事行动中,国民党注重的是游击战的战术价值,通过小规模正规部队的游击行动配合阵地战;随着战场环境的改变和对战争实践的总结,徐州、武汉会战期间,国民党从战役层面部署和实施了游击作战;武汉会战后,国民党认识到游击战的战略价值,并在战略层面实施了游击战。但由于国民党对抗日战争总体战略和游击战价值认识的偏差,以及其他诸因素影响,其游击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东北抗联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抗日游击战的策略、方针、作战原则、方式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对其丰富的斗争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为新时期军事斗争提供了历史的鉴戒。  相似文献   

6.
姚健  许杰  王翼 《国防》2004,(6):15-18
游击战是我军三大作战形式之一,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革命战争中,游击战一直是民兵和地方部队的基本作战形式。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改变了战争面貌,同时也使游击战这种传统作战形式面临巨大挑战。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游击战的生命力如何,怎样才能使这种传统作战样式重放异彩?值得深思。在此,谈谈我们的几点粗浅认识。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战场,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但游击战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战法,必须树立对这一传统作战形式的信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新军事革命浪潮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7.
游击战在过去革命战争中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在高技术条件下,游击战还灵不灵,还能不能运用游击战对付高技术装备之敌,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军事理论问题。本文仅此谈几点看法。 纵观六十年代后的几场局部战争,游击战非但没有消失,而且还显示了其独具特色的风采。由于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是“非线式” 的整体作战,这就为游击战提供了应有的天地。现代游击作战,不仅具有  相似文献   

8.
游击战作为一种战争样式,在未来战争中不仅是需要的,而且应该是有效的.未来的游击战.如果说同以往的游击战有什么不同的话,主要是:未来的游击战将是在现代高技术兵器条件下进行的现代游击战.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越南战场,八十年代的阿富汗战场的游击战,虽然有些现代意味。但是,同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游击战争景况相比,恐怕只能说是幼童  相似文献   

9.
<正>抗战时期中共的游击战战略,是一个辩证思维下的系统工程。游击战、根据地、正规军构成中共持久抗战互为作用的"三驾马车",所有这些,又和总体战的思路息息相关,持久抵抗的链条在多种要素的相互咬合中形成、运转。无论从哪方面看,中共的持久大战略都具有相当的超前性,之所以如此,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共产革命理念中必然包含的群众路线发挥着基  相似文献   

10.
人民海军创建之初,根据基础薄弱、敌强我弱的实际,以积极防御战略思想为指导,将毛泽东游击战思想成功运用于海上作战,发展形成海上破袭游击战作战指导思想;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十六字原则”等游击战精髓,指导人民海军取得海上游击战胜利;充分发挥岛岸群众伟大力量,丰富和发展了海上人民战争思想.  相似文献   

11.
最近进行的美英等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交战双方在战略战术上也提供了一些可资研究和借鉴的东西。比如,战争表明,游击战在现代战争中仍有用武之地。进攻一方派特种部队深入对方腹地进行出其不意的袭击,甚至成功地从对方医院把被俘的女兵抢走;防御一方通过伏击战袭扰对方交通运输线,开展“同归于尽”式袭击和冷枪冷炮狙击活动,等等。这说明,游击战仍不失为现代战争中的一种作战样式。山西某预备役师团长李远征的文章,就高技术战争中敌后游击战的价值做了探讨,作为“民兵怎样适应高技术战争”问题讨论的一家之言。这次伊拉克战争,双方都展开了激烈的心理战。铁岭军分区黄文兴的文章,就城市民兵反心理战做了探讨。本期还同时编发了两篇关于民兵训练的研讨稿件,欢迎读者继续踊跃为《学术园地》赐稿。  相似文献   

12.
文锋 《军事史林》2013,(8):34-41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在坚持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也曾派出大量部队实施敌后游击战,而且规模一度达到近百万人之众,气势不可谓不大,然而最终却黯然收场。这段历史,许多读者是不清楚的。笔者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对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兴衰,做一个简略的叙述,若有疏漏与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香港抗战的中流砥柱,自日军进攻香港伊始,就进入香港并随后组建港九大队,通过开展"省港大营救"、城市近郊游击战、反"扫荡"斗争、海上游击战,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坚持斗争直到抗战胜利,在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中国共产党领导香港抗战历史被"虚无化"产生恶劣影响,需正视中国共产党领导香港抗战的历史作用,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4.
埃内斯托·格瓦拉的名字随着1959年古巴革民的成功传遍了拉美和全世界。这位被西方称作游击战理论专家的英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时至今日,他所著的《游击战》一书,在拉美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游击战曾经是我们的拿手好戏。麻雀战、破袭战、地道战、地雷战……在战争舞台上大显神威。战法虽然是五花八门,但都体现着一个基本的战术思想,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这一基本思想,对于民兵的致富也有现实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八路军华北抗战初期的“运动游击战”问题,素以与中共中央拟制定的“山地游击战争”方针不一致,而被史学界认为是“错误的”。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客观的、合理的解决,而成为中共党史、军史上一桩遗留至今的公案。这桩公案所涉及的人员主要是当年的八路军领导人朱德、彭德怀和住弼时三人,而这三人中又以前方军事工作和作战部署多由其行之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为其最主要责任者。自1945年的华北工作座谈会起到1959年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乃至“文革”中在彭德怀的所谓“错误”中,“运动游击战”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后期到底有没有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军事战略转变?衡量这一转变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它又是从何时开始到何时完成的?对于这些问题,近来不少党史军史工作者看法不尽一致。笔者根据现在手头掌握的资料认为,抗日战争后期实行军事战略转变是抗战形势发展的必然;衡量这一转变的基本标准是变游击队为正规军,变游击战为正规战;实现这一转变有一个过程,它发端于抗战后期,完成于解放战争过渡阶段,前后近三年之久。在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现战略性转变的今天,重新来探讨这些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本文  相似文献   

18.
人民海军海上破袭游击战思想,是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指导人民海军海上作战的具体运用,是人民海军作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人民海军海上破袭游击战思想,对深化研究人民海军建设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蛙人游击战     
蛙人游击战,是最近出现在波斯湾的一种新型游击战法。去年7月,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派出近10艘军舰,在海湾为科威特油轮护航。伊朗对此采取报复行动。他们一边部署地对地、地对空、岸对舰导弹,一边利用数以千计的摩托快艇和上万名蛙人,同美舰展开海上游击战。去年伊军组织的一次大规模海军演习,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蛙人海上作战。这些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全面阐述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贡献:歼灭了大量日军,延缓了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进程;动摇了日伪的殖民统治,打乱了日本企图把东北建成扩大侵略战争的后方基地的如意算盘;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开展大规模游击战,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经验;对阻止日军“北进”计划,支持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起了积极作用;抗日联军协同苏军进军东北,密切配合,为打败关东军作出了重要贡献;和朝鲜共产主义者联合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对战后东方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促进了全民族的总抗战;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促进东北全境迅速解放创造了条件;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培育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