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渡赤水战役中的通信保障席杰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进行的一次著名战役,这次战役,从1935年1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地区开始,至5月上旬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4个月。出于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明指挥,使中央红军在紧急关头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2.
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重要一战劳山战役詹大南1935年10月进行的劳山战役,是著名的直罗镇战役的前奏,是红十五军团献给即将胜利结束长征的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的见面礼。它是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第3次“围剿”的重要战役之一,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  相似文献   

3.
1935年5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会理地区,经过讨论决定继续北上,越过大渡河,夺取西昌,实现到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战略目标. 当时,北上渡过大渡河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路,即从沪沽东面翻越小相岭,经越西县城到大树堡,由此渡过大渡河;另一条是崎岖难走的羊肠小道,即从沪沽北面到冕宁县城,然后通过拖乌彝族聚居区,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中的遵义大捷王成志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被毛泽东视为是“得意之笔”,而遵义大捷正是四渡赤水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在遵义及其附近地区所取得的一次大胜利,也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大胜利。此役,中央红军在5...  相似文献   

5.
1935年5月下旬,中央红军兵临大渡河畔。在前有大渡河天险、后有国民党军追兵的危急时刻,红1军团第2师第4团临危受命,担任左纵队先锋,两天两夜长途奔袭160公里,以强攻手段飞夺泸定桥,占领泸定城,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的道路,成为红军长征中的经典战例之一。特别是由22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迎面射来的弹雨,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向东岸冲去,穿越守军在东桥头燃起的火墙后,胜利占领大桥,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6.
直罗镇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红15军团结协作,于1935年11月在陕西省鄺县(今富县)直罗镇地区对国民党军的一次歼灭战.此役消灭东北军1个师又1个团,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的第一个大战役,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苏区的"围剿",扭转了形势,对整个战略全局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高度评价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纪念红军强渡大渡河五十周年的前夕,我们来到安顺场采访了当年帮助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老船工。安顺场是四川省石棉县一个小乡镇,座落在两山夹峙、水势湍急的大渡河畔。五十年前的今天,中央红军历尽艰辛长征到达此地。那时北有四川军阀刘文辉、刘湘、杨森的部队,依凭大渡河天险堵截去路,南有薛岳的国民党中央军紧跟追击。蒋介石扬言要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妄图一举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  相似文献   

8.
王树增 《国防》2016,(8):71-77
1935年5月20日,中央红军先遣队到达泸沽城。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认为,如果川军死守横在大路上的富林,中央红军要从大树堡渡口渡过大渡河将十分困难,因此建议中革军委改变行军路线,选择小路从安顺场方向渡过大渡河。关于必经彝区的问题,刘伯承说:彝族分黑彝和白彝,黑彝是纯粹的彝族血统,是彝族的上层;白彝是彝汉混血,属彝族的下层。他们之间有矛盾,主要起因是彝人对汉人的猜疑和敌对,这是国民党当局长期奉行民族歧视政策的后果。但是,只要红军工作得当,是有可能通过的。  相似文献   

9.
经历战争年代的战火洗礼,能够流传至今的文物是非常少见的,而跨越千山万水、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保存下来的报纸更是凤毛麟角.在军事博物馆《土地革命战争馆》中,陈列着一份1935年5月3日(原报日期有误)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政治部出版的第186期《战士》报.这份长征途中编辑出版的珍贵报纸,在“用我们铁的红军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勇猛精神,扫平一切当前敌人!”的大字标题下,刊登了《大渡河沿岸胜利的总结》和《“牲”部(即红1团)强渡大渡河的十七个英雄》.  相似文献   

10.
1935年5月初,红四方面军在嘉陵江战役之后,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经过土门战役,至5月中旬,扼住了西进岷江流域的通道。5月下旬,虹四方面第30、第9军各一部由岷江西进小金川地区,迎接中央红军。  相似文献   

11.
遵义战役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以来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红军官兵不畏艰险,取桐梓、占娄山关、再夺遵义城,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作战指挥艺术和红军英勇善战的战斗作风。对这场战役的研究,相关成果已有很多,但对为何发起遵义战役、为何多次更换作战对象、娄山关战斗部署为何出现分歧、遵义战役何时结束、遵义战役如何评价等几个具体问题仍有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12.
后备军信息     
《情系兵民》在山东开机 国内第一部描写基层武装部长情注国防事迹的8集电视连续剧《情系兵民》,5月17日在山东青州开机。 (贾来友 贾化波) 红军文物运抵大渡河畔  相似文献   

13.
红军突破湘江战役,是长征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历史“印痕”,它因惨烈、悲壮和辉煌而格外令人刻骨铭心.血战湘江,和后来的西路军蒙难、皖南事变,并称为我军历史上三大悲剧. 湘江战役是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底,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为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在湘桂边境的湘江两岸与国民党军展开的一场空前激烈而又残酷的战斗.当时,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后,一路西进.此时,蒋介石调动40万兵力,分五路布成前堵后追、左右侧击的态势,企望在湘江东岸聚歼红军.一场空前惨烈的血战不可避免地到来了,进退维谷中的红军,走到了生死存亡的一刻!这是长征途中最危险的时刻.  相似文献   

14.
1933年初,中央苏区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不久,就在当时的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专门开辟了。突击队”、。铁棍”、。警钟。等专栏,与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作斗争。还有一个栏目干脆叫。可耻的黑板”,负责曝光反面典型,批评各种错误现象,组织讨论,明辨是非,在苏区政府和中央红军中影响很大。《红色中华》第168期一共有10个版,其中有7个版涉及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27日至8月10日,军事科学院长征路线考察工作组在副院长葛东升中将带领下,从大渡河开始,沿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经天全、丹巴、小金、红原、马尔康、松潘、若而盖、迭部、岷县、漳县、会宁、隆德、庆阳等市县,直抵吴起。途中对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活动区域也进行了考  相似文献   

16.
甘肃陇南宕昌县的哈达铺,是自古商贸较为发达的历史名镇.在红军长征史上,因红军三个方面军都经过并在这里开展了重要活动,又被誉为"红色哈达铺".哈达铺是红军长征最终落脚陕北重要决策的起始地:党中央在这里决定了到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正确方向;红二方面军在这里制定了《成徽两康战役计划》;红四方面军将这里作为实施《岷洮西固战役计划》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些重大战略部署,为长征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哈达铺整编,增强了部队的灵活性和战斗力,从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为中央红军最终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有力保证.作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补给地,哈达铺人民为红军长征做出了卓越贡献.党的民族政策在哈达铺的制定和实施,团结了各族人民,丰富了党的民族理论.凡此种种,彰显了哈达铺在红军长征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简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研究中心 1990年度优秀科研成果目录一、优秀专著①彭坚:《中国工业的平战结合与军民结合》,兵器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②孙柏林:《军人工资》,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③周中朝、苏海燕:《国防技术经济学概论》,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④曹智英:《军事经济学概论》,海军出版社1989年版。二、优秀论文(含译文)①王其琨、刘化绵、刘业础、李霖、庞志飞:《通货膨胀对军队的影响及对策》, 1989年10月由国务院经济开发中心上报党中央、国务院。  相似文献   

18.
湘江战役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以来最险恶的一仗,也是中央红军整个长征中损失最惨重的一仗。这是"左"倾军事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总结反思其中的经验教训,从中获得深刻的时代启迪,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晓天在《平津战役初期打密云一战不应肯定》一文中,与《历史·在北平拐弯》一书作者商榷,认为1948年12月上旬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攻克密云固然是打了一个胜仗,但它也确实影响了平津战役的全局,即过早地惊动了敌人,暴露了东北野战军秘密人  相似文献   

20.
1.《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军事经济》[苏联]沃兹涅先斯基·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著,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译校,战士出版社1982年10月北京第1版。沃兹涅先斯基为联共(布)政治局委员,伟大的卫国战争年代,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负责武器与弹药的生产。《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军事经济》(1947年莫斯科版)是一部专题学术著作,他在书中总结了战时(1941—1945)的苏联国民经济转入军事经济体制和在战争期间发展军事经济的经验教训,对国民经济的改组与平衡,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如何保证军队的需要,对战时的国家预算、信贷、货币问题,对劳动组织、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