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一、培养听说能力的重要性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言语交际能力,即听、说、写的能力,这是英语教学的本质特征.在外语数学中,人们始终提倡“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共同发展”的十二字方针.这是因为,第一,听、说是言语交际活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也是最活跃的一种形式,是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发展智力情感的重要途径.在人类认识活动和人类交际活动中,听、说言语交际活动占有极大的比重,据美国外语教  相似文献   

2.
文摘大观     
国字的演变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邑,国也”。邑就是国。“国”字的出现,大约在周灭商之后,因为甲骨文中找不到“国”字。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后来,人们有了“国”的观念,但仍然没有我们所写的“国”字,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了“域”字。“或”字的“口”指的是一个有栅栏围着的重要地方,从早期的“或”字来看,“口”的四方都有一横,这一横很可能是“止”字的简化,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而“或…  相似文献   

3.
《政工学刊》2006,(6):63-63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邑,国也”。邑就是国。“国”字的出现。大约在周灭商之后。因为甲骨文中找不到“国”字。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后来。人们有了“国”的观念。但仍然没有我们所写的“国”字,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了“域”字。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在相当程度上促成了言语交际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发展,使得多种不同特色的言语交际观逐渐形成。其中儒、道、墨三家尤其具有代表性。 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的道家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言语交际的,他们主张“行不言之教”,反对无谓的辩论,否定对言语美的追求,而把“大辩若讷”视为言语交际的最高境界。 墨家学派在言语交际观上则恰好与道家相反,他们特别强调言语交际的功利性和实用价值,认为符合逻辑的朴实的言语是最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先人造“跑”字,从“足”旁取义,以“包”字为音。谁知后人们与时俱进,既从“足”旁理解和实践“跑”之内涵,也从“包”字来领略和深化“跑”之意蕴。今举数例,由此证实一下“包”字与“跑”字在内涵上的深刻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军衔衔军旅     
“军衔”,《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区别军人等级的称号”。“衔”,接也。资料显示,在我国的汉代以前,“衔”字只有一个“马嚼子”的意思。魏、晋以后,衔字才出现表示官吏阶位的“头衔”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汉语里没有军衔这个词语。清朝末年从西方引进军衔制度以后,也没有译作军衔,而是  相似文献   

7.
<正>语言是人类交际的主要工具.作为语言最小单位的词首先是用来为物体作标记的,主要表示它与我们这个世界之间的意义关系.一般当我们谈及一个词的意思的时候,我们知道它所指的是它的概念意义(denotation).概念意义是指词的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也就是我们最初在词典词目里找到的意思.例如,有一种鱼叫作胡瓜鱼(smelt),它词典上的定义是:“a small sivery food fish.”你或许会说这是该词最基本、最重要或者甚至是唯一的意义.的确,可以看到词典上的定义是用一些相对应的词语来表示的,而要想表示另一些词义的特征变得越来越难了.请看一下“窗”(window)一词意指什么?换句话说这个词通常描述的基本特性是什么?A."an opening esp in the wall of a building,for admission of light and air that is usu fitted with a frame con-taining glass and cqpable of being opened and shut".  相似文献   

8.
<正>英语大纲是一个英语教学的交际化大纲,基本点是素质教育,核心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使得英语课成了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研究资料证明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口语交际形式占75%,大大超过书面的交际形式.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时期英语教学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学生运用外语能力的提高.学生普遍感到英语课难,桔燥乏味.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聋哑症”及其影响所造成书面交际能力的减弱就是极有力的证明.重视学生听力和口语,加强交际化课堂教学,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是培养新时期外语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模糊有模糊语言与模糊言语之分.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基本特性,它主要表现为概念的内涵所指称的外延界限难以明确确定的词语,如大小、高低、美丑、软硬等等.在人们社会交际活动中,模糊语言往往不为人觉察,无需也不可能做到精确化,但并不影响人们思想感情的交流和沟通.由于题旨情境的需要和制约,交际活动有时需要精确的语言,有时需要模糊语言.例如“一双美丽的大眼晴,辫子粗又长”,要精确地说出大、粗、长的尺寸反倒可笑了.模糊语言则是在语言运用中人们可以明显觉察到的那些没有具体明确含义的语育现象,即言语过程中话语语义所指的不明确.模糊言语是具体语言环境的产物,并不一定是由词语和句子本身语义的不确定所致.在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模糊言语往往影响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因而,除了特定的交际题旨情境的需要,模糊言语是应当力避的.  相似文献   

10.
异形词“引申”与“引伸”在训诂学里表示词义扩展的用法形成于清代 ,至今并行于世。古今字“申”与“伸”是“引申”与“引伸”并用的前提条件。导致“引申”取代“引伸”的三方面原因是 :汉字的表义性 ;汉字简化的发展趋势 ;古今字强化区别度的共性特征。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据此 ,统一规范二者 ,既切实可行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尚武好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从古人造字,就可见一斑。汉字作为形音的统一体,带有极强的表意性。譬如“国”字和“戍”字,繁体的“国”字内有“戈”,表示立国须有武装,军队是国家的支柱。“戍”字从人从戈,意为握紧武器保卫疆土,武装力量是国家安定不受侵犯的保证。“我”字从手从戈,操戈在手,不忘自卫。“躬”字从身从弓,弓置身旁,不忘武备。“武”字  相似文献   

12.
有的人认为,“在人武系统干,压力不大,工作轻松,比在作战部队舒服多了。”也有的人认为,“人武部的干部每年也就是征兵的那段时间忙点,平时闲得没什么事……”。 然而,当你深入到军分区的工作中去,当你和人武部的同志“亲密接触”一番,耳闻目睹的却截然不是那么回事,恰恰相反,我们却时常听到他们说:“难!”“忙!”“忧!” 这每一个字里都交织着矛盾和困难,这每一个字里又汇聚着人武系统干部的努力和艰辛。为此,济南军区政治部的李居清、吴四清、徐强同志通过专题调查有关人武干部,试图为排解“难、忙、忧”“把脉问诊”,期望能引起大家更多的关生。正如某军分区一位主要领导所说:“我们不怕当前武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可怕的是不敢正视和面对这些问题与矛盾。”我们期待并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一些人武干部的“难、忙、忧”,将会逐步地远离我们。  相似文献   

13.
怕就是害怕、惧怕。怕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活动,所以“怕”字以竖心为偏旁。“怕”字右边为“白”,也许发明“怕”字的先人明示:人类心中最惧怕的是“白”。  相似文献   

14.
绿色幽默     
山本五十六课堂上,一位老师在给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姓氏习惯。她说:“如果有个日本名字里有‘太郎’两个字,那他一定是长子;如果他名字里有‘次郎’二字,那他一定是次子……下面,谁能说出一个有这种名字的日本人?”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回答:“山本五十六!”  相似文献   

15.
“军”,《说文解字》解释为包围之义,由“车”、由“勹”会意。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称:“(军)字从车、从勹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时代在进步,军队和军事在发展,“军”字的“勹”也衍变为“冖”。现今的“军”字仍可看作是一个会意字。我们也可以在“军”字上会意出现代军队的相关形态,解析出现代军事的重要特性。其一,从“军”中之“车”会意出现代军队的快速反应特性。“兵贵神速”在军事行动中,步行自然没有乘车快。在相同道路、相等距离的条件下,两条腿肯定赛不过汽车轮子。古人看到了“车”对军队快速行动的极端重要作用,所以“军”字的主体是一个“车”字。军队用“车”自然是为了人与武器的快速反应,由此  相似文献   

16.
“大乔”本名乔建华。是1998年底从山西入的伍。脸庞漆黑,身体非常的瘦但又异常的高。5号3型的冬装也勉强裹在身上。往队列里一站,比战友们高出一头。来到部队第二天,“大乔”二字便取代了原名。“大乔”在新兵连便创造了许多传奇。由于在家没吃过苦,新兵连训练一“提速”,“大乔”瘦弱的身板吃不消了。在一个阳光温暖的中午。“大乔”悄悄溜到了一个早已看好的芦苇丛旁,找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角落,美美地躺下了。“大乔”这一觉睡得真是香啊!训练场上的口令番号没有吵醒他;全连官兵焦急呼喊他的声音没有吵醒他;甚至连两只大蚂蚁在他脸上爬来爬去,“大乔”也任由它们转悠。后来,温暖的太阳落山了,冷风吹来,“大乔”猛地一激灵,骨碌一下坐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千年兵营,千年会餐。兵营会餐,一场场血性的聚会或告别,不知不觉演化成今天连队里周期固定的“节日加菜”或“伙食调剂”。仪式不再,但我们仍能从会餐桌旁战士们的脸上读出那些属于会餐的原初魅力和历史痕迹。无疑,会餐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快乐,是有趣,是许多年以后我们回忆“我们的连队”不断涌现出的一个绕不过去的符号。惟其如此,对于可爱的会餐,我们除了热爱还有挑剔。面对当下会餐的菜单面孔、程序面孔乃至连长指导员们节日祝酒辞面孔,我们认为,作出一些思考、提醒或批评也许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仅仅只需要一个美好的回忆符号,我们还需要一次次形式活泼,富于激情、快乐和创意的会餐进行时。  相似文献   

18.
千年兵营,千年会餐。兵营会餐,一场场血性的聚会或告别,不知不觉演化成今天连队里周期固定的“节日加菜”或“伙食调剂”。仪式不再,但我们仍能从会餐桌旁战士们的脸上读出那些属于会餐的原初魅力和历史痕迹。无疑,会餐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快乐,是有趣,是许多年以后我们回忆“我们的连队”不断涌现出的一个绕不过去的符号。惟其如此,对于可爱的会餐,我们除了热爱还有挑剔。面对当下会餐的菜单面孔、程序面孔乃至连长指导员们节日祝酒辞面孔,我们认为,作出一些思考、提醒或批评也许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仅仅只需要一个美好的回忆符号,我们还需要一次次形式活泼,富于激情、快乐和创意的会餐进行时。  相似文献   

19.
该本对《孙子兵法》中“形”字的用法作了详尽的统计与研讨,归纳出了“形”在作名词时所表示的五种意义和作动词时所表示的二种意义,进而得出“形”字无论是作动词或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或现象均具有外显性、可变性两个特点.从而对“形”字的意义做出解释:“形”是指军事活动中的一切外在表现形式.既包括军事活动的主体——军队,如兵力的部署、军队的行动及作战形式等,也包括与军事活动有关的凡能通过观察而获取的各种有形的事物,如地形、工事等.  相似文献   

20.
千年兵营,千年会餐。兵营会餐,一场场血性的聚会或告别,不知不觉演化成今天连队里周期固定的“节日加菜”或“伙食调剂”。仪式不再,但我们仍能从会餐桌旁战士们的脸上读出那些属于会餐的原初魅力和历史痕迹。无疑,会餐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快乐,是有趣,是许多年以后我们回忆“我们的连队”不断涌现出的一个绕不过去的符号。惟其如此,对于可爱的会餐,我们除了热爱还有挑剔。面对当下会餐的菜单面孔、程序面孔乃至连长指导员们节日祝酒辞面孔,我们认为,作出一些思考、提醒或批评也许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仅仅只需要一个美好的回忆符号,我们还需要一次次形式活泼,富于激情、快乐和创意的会餐进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