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潜艇执行任务时,有可能与敌人编队、水面反潜兵力,海上反潜巡逻机、岸基或舰基反潜直升机遭遇。上述这些兵力都配备了高性能的侦察和探测设备及相应的反潜武器。作战编队为了防御潜艇的攻击,通常都携带与编队探测能力相适应的远程反潜鱼雷。然而,对潜艇威胁最大的  相似文献   

2.
反潜战如果仅从战术的角度来考虑,其过程就是探测、识别、定位、攻击,即最终要落实到对潜艇的攻击上。要攻击就要有武器。由于潜艇是在水下这一特殊的环境中活动,使得并非所有的武器都可以用来攻击潜艇。目前能够用来攻击水下潜艇的武器主要有4种,即深水炸弹、反潜鱼雷、反潜导弹和反潜水雷。  相似文献   

3.
德国 SUT 线导反舰/反潜鱼雷SUT 线导鱼雷是德国在1975年为出口而研制的反舰/反潜两用鱼雷,集“海蛇”、“海豹”和 SST4鱼雷之部件,可从水面舰、潜艇、固定或活动岸防设施中发射。SUT 鱼雷装有声自导头,在主/被动工作时探测距离远。线导终止后,SUT 鱼雷可作为高度智能自导鱼雷作战使用。SUT 鱼  相似文献   

4.
在浅海区影响反潜作战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环境噪声。这种环境噪声由多种因素产生,包括海面、海底反射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等,而且在浅海区由于有大量的船只航行,这些船只的机械设备和螺旋桨将产生宽带强噪声。浅海区的恶劣环境对于今天高性能的轻型反潜鱼雷对潜攻击产生严重影响,使命中概率大为降低。多年来,人们在发展反潜鱼雷的同时一直在寻找其他反潜方法以补充反潜鱼雷的不足。其中  相似文献   

5.
咨询园地     
<<读者刘洋发电子邮件询问反潜直升机是怎样发现并攻击潜艇的?反潜直升机一般装备有探测潜艇的专用设备,如磁异常探测仪、红外探测仪以及吊放声呐等。发现潜艇后可用机上携带的反潜鱼雷或深水炸弹进行攻击,而直升机相对潜艇来说机动性好,所以现在很多舰艇上装备直升机用于反潜。  相似文献   

6.
咨询园地     
读者敖俊生询问反潜鱼雷与反舰鱼雷的区别。反潜鱼雷与反舰鱼雷的攻击目标不同,其作战环境也不同。反舰鱼雷一般用于攻击驱逐舰、护卫舰级以上的舰船,其作战区域距离海面较近,环境比较复杂;而反潜鱼雷  相似文献   

7.
高速航空反潜鱼雷该系列鱼雷是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喷雷,由固定翼飞机和反潜直升机携带,用于攻击高速航行的潜艇,也称高速反潜导弹。AP-1型高速航空反潜鱼雷该雷主要用于航空反潜飞机图-142和伊尔-38攻击高速航行的潜艇。自导系统为主、被动声自导,自导作用距离在搜索工作制为700米,在攻击工作制为500米。动力系统为固体燃料的喷气发动机。AP-2型航空反潜鱼雷该型鱼雷为出口型,由反潜飞机图-142M、伊尔-38和反潜直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反潜反鱼雷火控设备攻击水下来袭目标的作战特点,将电子海图技术应用其中。重点研究了基于电子海图背景的反潜反鱼雷作战态势显示以及辅助指挥决策、快速目标定位、快速目标指示等关键技术,用输入设备提取电子海图信息实现了快速目标定位及快速目标指示功能。研究表明:借助电子海图技术的应用可为反潜武器火控设备有效攻击目标起到积极地作用,对于提升反潜反鱼雷火控设备的作战能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咨询园地     
Q四川读者杨俊问苏联80年代前都有哪些反潜鱼雷服役?性能如何? 这一时期苏联装备的反潜鱼雷有两类,一类是由潜艇、水面舰艇携带的重型鱼雷,且主要是电动鱼雷;另一类是由飞机投放的空投鱼雷,主要是轻型鱼雷。  相似文献   

10.
体目标条件下反潜鱼雷命中目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潜鱼雷末弹道精确仿真要求,提出将反潜鱼雷与其攻击目标同时作为体目标的方法.通过确定3个基本坐标系,建立了反潜鱼雷与其攻击对象相应的三维体目标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基本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矩阵.通过分析反潜鱼雷末弹道特性,推导了命中目标的判断过程与实现流程,同时定义了相关命中目标要素.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真...  相似文献   

11.
线导鱼雷     
鱼雷武器已度过了百岁寿诞,百年前的鱼雷尽管外貌与今天相似,但到二次大战结束前,一直是体型较大、浅水反舰的兵器。今日鱼雷已发展成具有反潜与反舰两种用途,大型与小型(英、美称重型与轻型,日本称长鱼雷与短鱼雷)两种尺度的新品种。各国的小型鱼雷主要用于反潜(独联体与瑞典小型鱼雷口径为400毫米,除反潜外,还可装在潜艇艉管自卫反舰,其它各国通行的324毫米口径的小雷均只用于反潜,一般(除瑞典 TP 42及TP 43系列外)不装线导,只用主被动声自导;大型新式鱼雷全是线导加主被动声自导。基本上都是反舰又反潜的两用鱼雷(瑞典的 TP 61系列各型与德国的“海豹”及 SST 4只反舰;“海蛇”只反潜,它们不是两用鱼雷)。大型反潜、反舰两用鱼雷通常装备在潜艇上,少数也可装在驱逐舰与护卫舰的艉部二层甲板上向后发射,瑞典的鱼雷快艇则向前发射。本文着重分析介绍大型线导鱼雷,不包括小型鱼雷。所谓大型,各国通用口径为533毫米,法国有的用550毫米。独联体已有直径650毫米鱼雷,美国 SSN 21“海狼”级核潜艇的发射管口径为762毫米。这种特大口径者不妨称之为巨型鱼雷,它们虽代表大型鱼雷发展的新动向,但不是线导鱼雷,故不在本文介绍之内。  相似文献   

12.
反潜导弹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潜导弹,亦称火箭助飞鱼雷,是一种中远程反潜武器,通常由火箭飞行器和声自导鱼雷组成。导弹由水面舰艇或潜艇发射后,经火箭空中助飞,其战斗部——轻型反潜自导鱼雷被送至预定目标上空后投射入水,入水后按照预定程序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反潜导弹兼备鱼雷和导弹的优点,具有航程远、航速高、水下接近目标和水中爆炸实施攻击的特点。水面舰艇通常  相似文献   

13.
咨询园地     
读者自尔问反潜鱼雷是怎样找到潜艇的?现代反潜鱼雷多采用声自导装置,通过搜索来发现(找到)目标潜艇的。这里仅以双平面被动声自导鱼雷为例来说明。当鱼雷发射时,自动接通其自导系统的电源。鱼雷入水后,方向  相似文献   

14.
线导鱼雷     
英国线导鱼雷英国开发大型线导鱼雷按年限而论,仅次于美国,1959年开始研制。1974年 Mk 24—0型反潜鱼雷开始服役;1980年反潜反舰两用鱼雷 Mk 24—1研制成功,1986年英国自用的标准鱼雷 Mk24—2型开始研制。1977~1979年开始执行第二代大型鱼雷“旗  相似文献   

15.
美国MK46鱼雷     
一、研制背景MK46鱼雷是美国继 MK43和 MK44鱼雷之后的第三代小型反潜鱼雷。1950年开始研制的MK43鱼雷,于1951年服役,它是美国第一代小型反潜鱼雷,也是鱼雷史上第一型最小的鱼雷,为小型鱼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因技术性能较低,如航速15节,与常规潜艇速度相当,难以打击潜艇。为此,1952年美国开  相似文献   

16.
谢立 《现代舰船》2012,(6):18-21
反潜作战是确保海上交通线安全乃至力量投送的先决条件。陆基固定翼反潜飞机的出现,再次清晰地表明,中国海军正在走向远洋。反潜机如何反潜?茫茫大海上,要找到一艘潜入海中的潜艇是非常困难的。对潜艇的打击程序可细分为探测一识别一精确定位-发起进攻。所谓探测是指将可能的目标定位在某个区域内,然后对其进行识别,也就是确定发现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17.
反潜巡逻机的作战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说,海上反潜如同“大海捞针”。这话虽然有点夸张,却道出了反潜的艰难与复杂。实战和训练证明,反潜巡逻机是各种反潜兵器中的佼佼者。它的反潜作战主要包括搜索探测、识别定位和跟踪攻击等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18.
军用航空器对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的作战分别称为航空反舰战和航空反潜战。航空反潜战是利用携带反潜探测设备和反潜武器的军用航空器 (即反潜飞机),对水下潜艇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定位,并对其实施攻击的作战行动。与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反潜作战相比,反潜飞机实施航空反潜的主要优点是:反潜飞机速度快、航程远、载弹量大、机动灵活;反潜作战覆盖海域宽广、搜潜和反潜效率高;不易被水下潜艇发现和攻击,可对其实施快速击顶攻击。  相似文献   

19.
火箭助飞鱼雷具有反应快、射程远、命中概率高等特点,对于提高水面舰艇部队反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作战海域气象环境因素对反潜作战的影响巨大,能否充分利用海洋环境条件,关系到搜潜器材能否及时、有效地发现潜艇目标,以及使用攻潜武器对目标实施准确打击。针对火箭助飞鱼雷攻潜实际过程,建立其入水点的散布误差模型和入水位置解算模型,并仿真分析作战海域的风环境因素对火箭助飞鱼雷入水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观测—定位—决策”组成了航空反潜作战的一个战术周期。高效率的反潜作战除了加速决策过程,缩短决策周期之外,还体现在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中。其中,最佳入水点的选择就是一个重要的决策问题。本文在充分考虑空投鱼雷反潜特点基础上,分两种情况从理论上探讨了反潜鱼雷最佳入水位置和投雷入水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