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史林》2004,(5):63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军队以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推翻萨达姆政权.最尖端的精确制导炸弹不仅给战争方式,而且给美国的同盟战略带来了变化. 伊拉克战争以精确制导炸弹对萨达姆总统一家人的藏身之处进行定点轰炸揭幕.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资料,在出现高科技战争这个新词的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大约22.7万枚炸弹,其中精确制导炸弹约1.7万枚,占7.5%.  相似文献   

2.
除掉萨达姆困难重重 海湾战争以来,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让山姆大叔连一天省心的日子都过不了,一向崇尚“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美国人再也忍受不了这种生活了,美国国会及大多数民众都要求总统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干掉萨达姆,结束与伊拉克旷日持久、耗费巨大的对抗。 1998年初,就在美国和伊拉克之间再次剑拔驽张之时,美国新闻媒体搞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4/5的美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开战以来,美军就把伊拉克的高级领导层锁定为最主要的军事打击目标。这个高级领导层的成员共有7人。他们是总统萨达姆、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副总统易卜拉欣、副总统兼副总理拉马丹、副总理阿齐兹、原国防部长马吉德。当然,总统萨达姆是首先要打击的目标。那么,面对美国的军事打击,萨达姆会藏在什么地方呢? 萨达姆在伊拉克当政已经近30年。据报道,多年来,萨达姆的手下在伊拉克全境给萨达姆修建了78个住处。这些住处分布在以  相似文献   

4.
当美国总统布什向萨达姆发出最后通牒时,伊拉克出乎美国意料地立刻作出回应:萨达姆不会流亡国外,美国必将以失败告终;当战争的硝烟弥漫巴格达上空时,在海湾战争中伤了元气、军事实力与美军相差悬殊的伊军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样不堪一击,无论空战还是地面战均叫美英尝到了厉害。  相似文献   

5.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萨达姆的秘密战争孤鹤推翻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或迫使其屈从于美国的意志,是海湾战争及其后美国政府对伊政策的重目标。为达此目标,美国使尽浑身解数,外交孤立、经济制裁、武器核查、设置“安全区”和“禁飞区”,以及进行直接的武力打击。与此同时,美...  相似文献   

6.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对伊全国电视讲话中表示:一旦美国对伊拉克下手,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伊拉克人民。那么,萨达姆到底有没有资本向美国叫板呢? 伊拉克武装力量是萨达姆军事政权依靠的3大支柱之一。另外两大支柱是中央集权政权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1990年海湾战争开始的时候,萨达姆出动了大约100万人,其中65万人为后备力量。今天,根据西方权威军事评估机构的资料显示:伊拉克目前拥有常规武装力量42.9万人,编为陆海空3个军种。另有准军事部队5万人,其中包括安全  相似文献   

7.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频频袭击以色列,以色列的官员们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现在,美国总统布什再度发出了“解放巴格达”的号令,“倒萨”战争迫在眉睫。那么,以色列采取了哪些措施,防备伊拉克可能的偷袭呢?  相似文献   

8.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4,(17):24-25
2014年8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授权对“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进行空中打击,美军随即开始空袭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附近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阵地。这次军事行动,被一些军事评论家称为继1991年海湾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第三次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美国借口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断然对这个主权国家发动了战争。为配合美军方的行动,微软公司开启其操作系统中预留的后门,发出指令,全面封死伊拉克联网的基于微软操作系统平台的指挥控制系统和导弹发射系统,导致伊拉克的导弹无法发射,实时化指挥控制无法达成。战争的结果是美国以对伊拉克的绝对优势大获全胜,伊拉克政权跨台,总统萨达姆沦为美军阶下囚,美国掌握了对伊拉克的全部控制权。作为纯“民营化”企业的微软公司在伊拉克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功能,立即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军事性质”的表现引导各国企…  相似文献   

10.
10年前,美国发动海湾战争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灭掉萨达姆;10年后萨达姆活得好好的。到1月16日,海湾战争整整爆发10周年。在这个特殊日子来临之际,不知道美国人作何感想。西方国家耗费了数十亿美元执行禁飞令,咬住经济制裁不松口,向伊拉克反对派拨出巨款,希望借刀杀人。然而,效果如何呢?萨达姆仍在台上,而且比以前更加强大,连西方媒体都不得不叹服:萨达姆真乃最伟大的生存者!像他面临如此巨大的压力而不倒的世界领导人有几个?!萨达姆究竟有何妙计,把西方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1.
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是在“两条战线”上同步进行的。一条战线是刀光剑影的战场,另一条战线是不间断的战争动员。这场海湾战争,对战争动员体制有何昭示? 海湾战争兵员动员的特点,一是快速。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之后,美国总统布什在命令本土和从西欧抽调大批兵力的同时,加紧了快速兵员动员的步骤。先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1月8日,一直以强硬态度抵制联合国武器核查的伊拉克突然宣布接受联合国1441号决议,准许核查人员进入伊拉克执行武器核查。伊拉克的这种态度使其暂时避免了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武力打击,但是却没有实质上消除战争威胁。自从2002年10月10日和11日美国参众两院以压倒多数票相继通过授权美国总统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并迫使伊拉克履行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决议后,舆论普遍认为,该决议的通过,等于给布什总统一张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空白支票”,使得美英朝着军事打击伊拉克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伊拉克的突然接受核查,明显是萨达姆最终屈服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武力威胁。导致萨达姆屈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其武装力量在近10年的制裁中的严重衰败,尤其是伊拉克防空系统的严最衰败。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但美国和伊邻国叙利亚围绕这场战争出现的摩擦与争执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迅速升级。包括布什总统在内的美国军政要人轮番上阵,齐声指责有中东“幼狮”之称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所领导的政府支持萨达姆政权,为萨达姆及其追随者提供庇护。美军方甚至还  相似文献   

14.
7月8日,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其间,美国总统布什再次强调了美国政府对伊拉克的态度,“我们(美军)将在伊拉克搜捕萨达姆”“萨达姆政权一旦推翻,世界将更加安全”“为达到目的,我们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进入9月份,布什总统针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发言态度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巴格达之行曾让世界看到和平解决核查危机的一线希望的话,那么美国总统克林顿及国会对安南与伊拉克所达成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安-伊协议)的反应,则让人们在欣慰之中又夹带着一丝不安:核查危机会演变为第二次海湾战争吗?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伊之间  相似文献   

16.
随着阿富汗反恐怖战争的结束和菲律宾反恐怖行动的开始,近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及军方开始把“反恐”的大旗指向其他国家,尤其是与之有深仇大恨的伊拉克。特别是2月初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将伊拉克说成是主要的“邪恶轴心”成员后,“第二次沙漠风暴”的阴影已经开始“黑云压城”了。 长期以来,布什一直对萨达姆政权充满敌意,这已不是什么秘密。老布什10年前的一场海湾战争没有将萨达姆推翻下台,今天儿子上了台,媒体猜测,伊拉克此番面对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对伊战争的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世人担心,一旦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战争必将空前残酷,会直接封杀整个经地中海、苏伊土运河和红海的世界海运战略航线,直接影响邻近伊拉克的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完全打乱世界经济的正常运作,后果异常严重。战时包括石油在内的战略物资的海运航线如何调整?如何趋利避害,将战争对全球化经济的危害减到最低限度?人们不得不将目光再次投向南大洋。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凡是碰到战争,美国总统布什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航空母舰在哪里?”而英国首相布莱尔的第一个反应则是:“我们的海军陆战队在哪里?”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到处都可以看到佩戴绿色贝雷帽和“哥曼德”臂章的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那么他们到底是怎样训练的呢?2002年7月,我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期间,到英国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员训练中心体验了“哥曼德”训练。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战争战事犹酣,联军进攻处处受阻,伊军反击不断得手,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萨达姆在此次战争中充分吸取了上次海湾战争的教训,运用了一套行之较为有效的战法。一、分散配置,要点守备,阵前出击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萨达姆排兵布阵的最大失误是将几十万大军排成一字长蛇阵摆在边境线上,完全暴露在毫无遮挡的大漠阵地上,任由美军狂轰猛炸。这—次,伊拉克汲取教训,不再与美军的装甲铁流在沙漠旷野打阵地战,而是“分散配置,要点守备,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伊拉克这个所谓威胁世界和平的“邪恶轴心”国,积极制定旨在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倒萨”计划,企图用军事手段除掉这个中东地区的心腹之患。美国总统布什8月19日再次重申,推翻萨达姆、改换伊拉克政权是美国的政策。美国副总统切尼26日发表讲话说,美国在“倒萨”计划上耽误不起,应当“尽早”实施这一计划。与此同时,美国五角大楼也在秘密调兵遣将,“倒萨”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 与美国的紧张忙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盟作为美国在欧洲最重要的盟友却对布什政府的“倒萨”计划并不热心。欧盟对美国的这一计划态度冷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