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模块nRF905的智能封锁雷无线通讯方法,给出了智能封锁雷通讯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系统程序流程图.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及抗干扰性,采用了高性能单片机AT89S52作为控制部件,实现了nRF905模块之间的跳频通讯.制作了原理样机,并且进行了系统抗干扰性、收发速率、有效通讯距离等室内外相关实验,通过...  相似文献   

2.
针对未来防空作战中有效反制智能集群样式威胁的问题,从探测识别、火力拦截、指挥控制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智能集群对防空作战的影响,从探测识别、软硬毁伤等方面对国外反集群装备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反制智能集群的相关策略展开了思考.分析结果可为反智能集群作战体系能力架构设计与装备技术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前蓝军建设逼真度不高、对抗性不强、训练样式难以满足体系作战要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蓝军作战行为模型构建技术.首先,本研究基于当前国内外蓝军建设实际,分析了军队智能蓝军模型建设需求;其次,聚焦蓝军合成兵种营,根据智能蓝军建模规律提出智能蓝军模型技术框架,分析了智能蓝军作战行为建模的真实性和对抗性要求,围绕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智能雷为研究对象,在建立智能雷扫描运动模型和命中毁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MEFP智能雷攻击坦克的毁伤效能.通过建立攻击过程的蒙特卡洛模型,编制了智能雷攻击坦克目标的计算机仿真软件,计算了MEFP智能雷发射不同数目的EFP对坦克目标的毁伤概率.结果表明:MEFP智能雷攻击坦克目标的毁伤效能较高,可应用于对付大规模坦克装甲车辆的进攻和武装直升飞机的攻击.  相似文献   

5.
水雷自诞生200年以来,其突出的作战效能在历次海战中得到充分的证明。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传感器、信号处理元器件和水雷引信系统的不断改进,水雷已经从早期比较原始的爆炸物变为一种高技术装备。机动雷、荚壳雷、灵巧沉底雷等的出现,使水雷的威胁急剧增加,同时也促使人们研究新型反水  相似文献   

6.
紧贴联合作战各层级、各领域、各场景作战任务智能化规划系统需求,设计作战任务智能规划系统技术框架,分析任务智能规划系统功能流程,探究任务数据化、任务智能设计、任务价值排序、任务智能分配、任务效果评估,以及任务可视化等任务智能规划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手段、主要模型和关键算法,为作战任务智能规划系统设计、研制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作战领域启发知识,综合传统建模技术和智能体优点,首先按照分层结构化组合思想建立了装甲兵兵力智能体模型,并基于层次任务网的决策规划机制和基于军事命令控制结构构建了多智能体模型,然后采用VRMS平台开发了装甲兵作战多智能体应用验证演示系统,最后结合实例探索了多智能体系统在模拟训练、作战实验、辅助决策等领域的仿真应用,其研究有效地提高了装甲兵作战行为仿真的智能性、自主性和逼真性。  相似文献   

8.
灰色层次评估法在智能雷战斗部总体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武器装备效能评估诸方法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引入灰色层次评估法对反直升机智能雷战斗部总体效能进行评估。建立了具有层次结构的评价体系 ,主要用于在设计阶段对反直升机智能雷战斗部总体效能进行评估。在确定样本矩阵方面 ,提出了用性能指标的效用函数值取代由评估者评分的方法 ,使得样本矩阵更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 ,结果表明该方法受评估者的主观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张琦  冷相文  李博 《国防科技》2020,41(5):52-58
利用海底小目标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辅助探猎雷作战,可以摆脱传统探猎雷作战行动中的盲目性,优化反水雷作战流程,有效提高反水雷作战效率。如何科学构建数据库功能,合理设计数据存储、查询和调用的方式方法,以充分发挥各类探测数据的潜在作用,对辅助反水雷战术指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海底小目标对探猎雷作战的影响,提出目标位置比对、声纳图像比对、探测态势比对和数据统计分析是海底小目标数据库所应具备的主要功能,结合探猎雷过程中的典型作战环节,阐述了各项功能的基本运用方法和实现手段,指出数据的“量”“质”以及采集规范和维护管理制度,均是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前提,并对建设数据库所应具备的保障条件进行了 说明。  相似文献   

10.
智能雷是新概念弹药,是能够自主探测、识别、定位和主动攻击多种目标的智能化武器系统和作战平台。介绍了智能雷的产生背景,作用原理,并根据用途分类介绍智能雷的典型产品和发展情况,分析了智能雷传感器、战斗部、快速布设、智能雷场等关键技术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与功能,归纳智能可穿戴技术在作战指挥、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安全管理和后勤装备保障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在新材料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等新技术影响下军用智能可穿戴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直升机悬停投雷命中概率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投雷阵位对直升机悬停投雷命中该率的影响,根据直升机悬停投雷过程,建立投雷参数求解模型、鱼雷水下弹道模型和潜艇机动模型,仿真不同阵位下直升机悬停投雷的命中概率。仿真结果表明投雷阵位对鱼雷命中概率有较大影响,直升机投雷存在一最优投雷区域。仿真结论对空投鱼雷作战使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建模应当遵循的基本理念.在总体上将"面向体系仿真的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建模"视为一个"概念设计—模型建立—分析应用"的完整过程,而非一个孤立的建模仿真活动.为此,提出了涵盖"体系设计—模型训练—想定生成—探索仿真—结果分析"5个基础阶段的建模总体框架,以及包含支撑层、运行层、分析层和应用层在内的能够支撑该框架使用的系统体系架构.该建模总体框架,有助于解决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建模中作战概念不清晰、应用场景不明确的问题,同时可以将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实体建模技术集成到建模框架当中,以充分反映智能无人机实体及其集群的自学习、自成长特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指控系统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的智能指控系统基本模型主要由技术基础层、态势认知层、期望意图层和指挥决策层组成,该模型具有系统复杂性、信息实时性、功能分布性、指控同步性和执行协同性等基本特征,整个系统的运行基本包括:态势评估、信念形成、规则确定、推理判断、意愿产生、承诺达成和任务执行等环节.在研究智能指控系统的基础上,运用Netlogo多智能体仿真平台,对智能指控系统防空作战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运行结果表明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指控系统对防空作战效果提升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Agent舰空导弹协同反导作战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舰艇编队中多个舰空导弹系统协同反导作战系统是一个异构、分布、开放和松散耦合的复杂分布式人工智能控制系统,而多智能体(Multi-Agent)原理与技术是研究复杂分布式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的有效方法.从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需求和多智能体结构特点分析入手,提出了舰艇编队协同反导防御作战"两层三网"的体系结构,阐明了系统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战场上作战实体的自主感知与决策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感知与决策框架,主要包括态势数据预处理、态势感知、行动优化和知识库4个模块,并通过单智能体无人机突防实验验证其应用效果,为解决作战实体的自主感知与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网络化作战思想中海量信息与人脑处理信息局限性的矛盾,分析了计算机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在网络化作战中可应用的层面,在网络化作战指挥控制节点构建了基于Agent的智能决策系统,在此基础上定性说明智能辅助系统对网络化武器群作战效能的贡献,对网络化作战的指控节点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弹药家族中,有一种在杀伤机理上与传统弹药有很大区别的弹药,这就是特种弹药。特种弹药虽然不像传统弹药那样为人们所熟悉,但它却能执行多种特殊作战任务,尤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弹药技术与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当代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特种弹药在结构、性能和战术使用方面都有了新的内容,使之具有传统弹药所不能具备的功能。目前已经研制成功或正在研制的特种弹药品种己有数十个品种。一、供作战行动使用的弹药摧毁弹是一种用于海上作战的新型弹药,它爆炸后产生的强大的电磁波,能摧毁敌舰上的雷达、通信设备、武器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为全面地概述了美陆军特种作战部队在近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及训练演习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特种作战部队在未来21世纪所面临的改革与挑战,系统地论述了特种作战部队在作战行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特种作战部队士兵在特种作战行动中所应具备的军事、技术技能及其各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面向无人化陆战的智能指挥控制系统开展研究,并分析其智能化运用方式.从作战样式、作战任务、装备编配4个方面对未来无人化陆战的特征进行分析.从情报数据挖掘、态势融合共享、指挥自主决策等方面,分析了指挥控制系统智能化发展能力需求,建立智能指挥控制系统能力型谱.最后,构建了包含基础层和决策层的智能指挥控制系统架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遵循OODA的智能指挥控制系统模型,并以作战活动视图对智能指挥控制系统的作战活动过程进行描述.通过对智能指挥控制系统能力需求、系统架构以及智能化运用方式的分析研究,可为指挥控制系统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智能指挥控制系统在未来陆战场的合理应用指明了方向与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