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朝鲜是一个靠自立更生发展的国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影响,朝鲜本来就薄弱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朝鲜独立后,开始研制军事装备,但毕竟技术有限,只能建造一些中、小吨位的舰艇。如今,朝鲜海军吨位较大的作战舰艇只有3级护卫舰:3艘“沙里院”级是60年代设计、建造的产品;4艘“纳金”级(又称“罗津”级)是70年代产品;1艘“索后”级护卫舰在80年代建造。目前,“沙里院”级已退役,“索后”级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设计不成功,只剩“纳金”级作为海军主力作战舰艇。  相似文献   

2.
60年代初期,荷兰海军设计建造了“海豚”级潜艇,该级潜艇的耐压壳结构很独特,为“品”字形。以后,在“海豚”级的基础上设计建造了水滴型潜艇“旗鱼”级。70年代中期,因考虑到“海豚”级潜艇到80年代中期就该有20年以上的艇龄了,故提出设计一型新艇,以便取代“海豚”级。新艇的设计是在“旗鱼”级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人把它称为“旗鱼”级  相似文献   

3.
直升机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特有的舰型,在世界上迄今为止也是独一无二的。日本于上个世纪70年代早期建成服役的2艘“榛名”级驱逐舰开启了直升机驱逐舰的先河,80年代初建成服役的2艘“白根”级(“榛名”级的改进型)驱逐舰则更进一步,使直升机驱逐舰这一舰型趋于完善。在90年代中期“金刚”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服役之前,“榛名”级及“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两者排水量差别不大)是日本排水量最大的作战舰艇。时至今日,由于其独树一帜的舰型,“榛名”级及“白根”级驱逐舰在日本海上自卫队庞大的水面舰队中仍然十分醒目。  相似文献   

4.
美国“伯克”级(DDG-51)导弹驱逐舰的建造计划始于70年代中期,是为替代90年代将退役的“孔兹”级和“亚当斯”级导弹驱逐舰而实施的。该级舰武备有 MK 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两组(首尾各一组),可发射“标准”舰对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5.
“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是原苏联于70年代末研制建造的,并且时至今日,仍在继续建造。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原苏联建造了几级常规动力潜艇,如 W 级、R 级、F 级和 T 级,但这些艇的艇形都为常规形,较为落后。“基洛”级的研制和建造,不但用以替代 W 级和 F 级,而且为俄  相似文献   

6.
从1910年试图将陆上飞机搬上军舰开始算起,美国海军已有近一个世纪的航母发展历史,从航母成为美国海军的骨干力量算起也有70多年的历史,现在美国是世界上惟一保有现代超级航母的海军大国。二战结束后,美国共发展了常规动力和核动力2型共5级航母,即“中途岛”级、“福莱斯特”级、“小鹰”级、“企业”级和“尼米兹”级。现正在发展未来航母——CVN 21(原称CVNX)。冷战后,美国为什么没像俄罗斯那样减少航母数量反而如此热衷发展航  相似文献   

7.
英国从二战时期到战后十分重视对护卫舰的发展。英国在60年代设计建造了一批“利安德”级护卫舰,用以替代40、50年代的旧舰,并不断对该级舰进行改进,最后发现该级舰不适于当时对护卫舰作战的需求。于是英国政府于60年代末期决定建造一级更先进的新型护卫舰,替代老舰,并接替“利安德”级作为主力护卫舰。新一级舰命名为“女将”级,型号为21型,共建造6艘,首舰于1969年动工,最  相似文献   

8.
早在本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核动力攻击潜艇的研制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美国已先后研制出11种级别的核潜艇,鼎盛时期核潜艇的数量高达127艘,成为全球海上核潜艇力量中的“超级大国”。目前,美海军仅有“洛杉矶”级、“鲟鱼”级、“富兰克林”级和“海狼”级四代79艘核动力攻击潜艇,而“洛杉矶”级又是其中的主力,共54艘,占核潜艇总数的68%。  相似文献   

9.
航母历来被美国人视为称霸天下的“看家法宝”。90年代以来的局部战争中,美国总是派遣多艘航母坐镇战区,取得了极好的作战效果和震慑效应。然而,美国现役航母的主力“尼米兹”级是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作战能力量仍然很强,但已达到设计极限、发展潜力不大,在快速部署、持续作战和遂行网络中心战等方面的能力已不能适应21世纪的作战需要。为巩固和增强海上优势、适应新世纪的作战需求,美海军从90年代起即开始制定计划,发展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航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武力对抗祖国大陆,台湾地区于60年代末开始筹划发展导弹艇。曾在 70年代初借用韩国图纸生产了多用途导弹艇。后来,又借助美国的技术支持生产“龙江”级导弹艇,但这种导弹艇没有批量生产和部署,只服役了2艘。1977 年,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仿照以色列“德沃拉”级导弹艇,自行研制“海  相似文献   

11.
日本“筑后”级导弹护卫舰是日本于60年代末建造的一级护卫舰。日本当时十分重视反潜作战,因此那个阶段建造的护卫舰,都是以反潜和保护本国运输船队为主要任务。“筑后”级是以60年代初建造的“最上”级反潜护卫舰为基础研制的,并且成为日本自60年代至今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级护卫舰。“筑后”级护卫舰共建造了11艘,首舰“筑后”号舷号为 DE 215,于1968年12月9日动工建造,1970年1月13日下水,1970年7月31日服役。其  相似文献   

12.
在F 124型“萨克森”级防空型导弹护卫舰建成服役之际,德国海军F 125型新一代多用途导弹护卫舰项目已经全面启动。根据规划,德国海军将建造8艘(也可能是4艘)F 125型护卫舰,从2010年起陆续服役,用以取代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服役的8艘F 122型“不莱梅”级导弹护卫舰。F 125型护卫舰不是之前德国海军护卫舰,如“不莱梅”级、F 123型“勃兰登堡”级、“萨克森”级的改进发展型号或后续型号,而是一种全新设计的用以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1月,在新加坡举办的“2003亚洲海上防务展”上,美国诺斯洛普格鲁曼集团造船公司(前身是英格斯造船公司)前次公开了售台8艘常规动力潜艇计划,并在会场上展示了英格斯造船公司上世纪50年代为美海军所造的“长颌须鱼”级常规潜艇(Barbel class)的最新改良型——即售台潜艇模型。该模型是以“长颌须鱼”级常规潜艇设计蓝图为基础,经过重新设计并改造,  相似文献   

14.
韩国海军装备以往都是接收美国退役舰艇,至今韩国所有驱逐舰仍为美舰。自70年代末,韩国开始重点投资发展造船业,现国内造船工业已跃居世界造船量第二,并自己设计建造了几级护卫舰,其中“蔚山”级是国产首批护卫舰。有关“蔚山”级的建造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15.
法国在50、60年代建造了大批的驱逐舰。随着新型武器装备上舰,军舰造价越来越昂贵。到70年代,法国驱逐舰的建造数量开始下降,70年代初建造了3艘“图尔维尔”级反潜驱逐舰。在制定新造舰计划时,法国军方认为“图尔维尔”级吨位偏大,造价高,提出建造小型的“乔治·莱格”级反潜护卫舰(法国国内称法),满载排水量由“图尔维尔”级的5950吨降至4490吨,使单舰造价降低,最终“乔治·莱格”级共造了7艘。各舰的建造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6.
不论是前苏联时期还是今天的俄罗斯,海上力量一向建立在潜艇部队、确切地说是核潜艇部队之上。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海军试图扭转90年代以来的颓势,明显加大了改进、新建和研制各型潜艇的力度,以期继续保持其潜艇大国的地位。“维克托”Ⅲ“维克托”Ⅲ级攻击型核潜艇(Victor Ⅲ,671RTM型)由俄罗斯孔雀石联合体(即老牌的孔雀石潜艇设计局,其前身为列宁格勒143船舶设计局)在原“维克托”Ⅱ级核潜艇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也是“维克托”级的最后一种改良型艇,前苏联将其归为第三代攻击核潜艇,而西方则将其划为第二代。截止2001年年初,该级艇共有16艘在役。鉴于“维克托”Ⅲ级较大的改进潜力,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已分批开始现代化改装,  相似文献   

17.
“金刚” 抗导弹饱和攻击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钢”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于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实现“海上防空”和“海上歼敌”的战略构想,仿照美国“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自行设计建造的。“金刚”级驱逐舰最大的特点是装备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宙斯盾”武器系  相似文献   

18.
湘夷 《宁夏科技》2001,(5):38-41
目前,在众多的驱逐舰中,各项性能较为优良者,当属美国的“伯克”、日本的“金刚”和俄罗斯的“现代”级。由于各自在建造年代与作战对象上的不同,其战斗性能又各有专长。不过,“金刚”级基本是“伯克”级的克隆,其性能大同小异。在此,我们将“现代”级与“金刚”级作一比较,且看二者短长。  相似文献   

19.
2004年3月到访青岛的法国海军“比罗司令官”号是“德斯蒂安·多尔韦”级导弹护卫舰的第15艘,1981年3月开始建造,1982年5月下水,1983年3月服役。“德斯蒂安·多尔韦”级导弹护卫舰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持续建造,最后共建成17艘,是二战后法国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级护卫舰。该级舰的主要使命是近海反潜和护航巡逻,再有就是派往法属岛屿作为军事实力的存在。该级舰  相似文献   

20.
当“可畏”级的5艘和“不屈”号相继服役之后,法国便拥有了一支水下战略核威慑力量。但是, “可畏”级建造于20世纪70年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就将逐渐进入退役时期,为了保证法国继续拥有独立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后续力量,法国海军于1981年决定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建造6艘“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以便在21世纪初期全部取代“可畏”级和“不屈”号。作为法国海军的新一代战略核潜艇的“胜利”级,从1981年的夏季开始研制。首先以“可畏”级为基础,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并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