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2年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朝鲜从而爆发朝鲜核危机以来,世界的目光开始聚集到朝鲜半岛。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核危机局势达到顶点。伊拉克战争使布什无暇同时顾及朝鲜问题,但在战争胜利后,布什又重新开始着手解决朝鲜问题。目前,在处理朝鲜核危机上,美国一方面通过外交斡旋、经济封锁的途径来迫使朝鲜妥协,另一方面也一再声称并没有放弃使用军事手段以强制达到其目的。事实上,在朝鲜战争后至今的  相似文献   

2.
国际●2日,日本政府采取租借方式从日本国民手中获得对钓鱼岛的管理权。中国外交部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3日,美国拒绝朝鲜方面最新提出的关于双方签署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建议。8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社论称,美国的对朝政策正在逐步增加在朝鲜半岛爆发核战争的危险。10日,朝鲜重申任何制裁朝鲜的决定都将被视为对朝宣战。10日晚上,国家主席江泽民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江泽民指出,不赞成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1日,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决定生效。●4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呼吁制止以色列在耶路撒冷附近修建"柏林墙"。●5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发生两起自杀性爆  相似文献   

3.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举世震惊。惊愕之余,人们更想知道:航天飞机在最后时刻究竟发生了什么?突如其来的灾难会对眼下的伊拉克危机产生政治影响吗?美国的航天业是否会因此一蹶不振?人类征服太空的脚步是否会因此放缓?航天飞机爆炸的真相何日大白天下?两架航天飞机爆炸惊人相似是巧合还是有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4.
英国首相布莱尔近来在国际舞台上相当活跃,他不仅忙于与美国总统布什共商“倒萨”大计,而且不时替布什四处游说寻求国际社会支持。9月5日美英战机对伊拉克防空基地进行了空袭。空袭是在布莱尔首相与美国总统举行关于战争的首脑会晤两天前发动的。9月10日,布莱尔对伊拉克下了最后通牒:他和美国总统布什将通过联合国解决伊拉克拒绝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入境问题,如  相似文献   

5.
国际●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3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会议通过投票选举,确定上海为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地。●3日,联合国核查人员采取突然行动,进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位于首都巴格达市中心的一个官邸,检查了1小时30分钟后离开。28日,伊拉克向核查小组递交曾参与武器研制的科学家名单。●12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宣布,朝鲜解除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立即重新启动和建设电力生产所需的核设施。29日,朝鲜首次暗示将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7日,美国总统布什命令美军在阿拉斯加州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2005,(8):F002-F002
美国航空和航天局6月30日宣布,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再次发射升空,这将是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美国首次发射航天飞机。美国字航局曾发布命令,无限期停飞所有的航天飞机,原因是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所有四架航天飞机的燃料管上都发现了裂缝。  相似文献   

7.
数字Numbers 68亿美元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申请68亿美元,用于支持他即将宣布的对伊拉克新政策,包括向伊拉克增派2.15万名士兵和支援伊拉克重建。其中56亿美元用于增兵计划,12亿美元用于支援伊拉克重建项目。首批增派部队将在今后5天内进入伊拉克。按计划,伊拉克政府也将在2月份向巴格达增派3个旅的兵力,以配合美国的增兵行动。  相似文献   

8.
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爆炸,成为世界航天史上悲惨的一幕。之后这一年是美国航天界,特别是美航宇局(NASA)在失事的阴影下进行调查,反思教训,逐步调整并缓慢复苏、恢复元气的一年。尽管航天飞机恢复飞行可能在失事后两年——1988年实现,但失事对美国航天计划的影响将波及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一场豪赌     
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讲话,正式宣布对伊新政,重新调整军事战略,向伊拉克增兵2.15万。地球人一听都知道,其“醉翁”之意在于夺取对伊战争的真正胜利,最少也是力图争得某种“体面”的解决方式。布什在讲话中称,当前进行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决定全球反恐战争和我们国家安全方向的斗争”。他  相似文献   

10.
5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结束了对波兰的工作访问。在伊拉克战争后的首次欧洲之行中,布什把波兰作为第一站,既是为了对参加伊拉克战争及在伊重建中发挥作用的波兰予以肯定,同时美国也有意深化与波兰的特殊关系,希望通过波兰能带动一些中东欧国家向美国靠拢。而波兰则希望借助美国的“提携”,成为中东欧地区的龙头老大。 参与伊战后重建,令人刮目相看 斗转星移,今天的波兰令人刮目相看:伊拉克战争后,波兰在欧洲和北约中成为一颗闪亮的、令人垂涎的明星。这个欧洲撮尔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国际●1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在平壤宣布,朝鲜将重返六方会谈,但前提国内条件是朝鲜和美国在六方会谈框架内讨论解除金融制裁问题。●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在首都巴格达绿区再次开庭,对涉及“杜贾尔村案”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及其他7名被告做出判决。法  相似文献   

12.
1日江泽民陪同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参观上海浦东新区。2日中国和科特迪瓦建交20周年,江泽民与巴博总统互致电函庆祝。3日伊拉克将向联合国递交生化武器新报告。4日江泽民应约与德国总理施罗德通了电话。双方就伊拉克问题交换了意见。6日江泽民应约与法国总统希拉克通了电话。双方重点就当前伊拉克局势交换了看法。7日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西班牙王后索菲娅。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1日,布什宣布“在伊拉克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已结束”。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美军在伊拉克不仅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也寻不着萨达姆的踪迹,特别是沙漠气温越来越高,美国大兵在伊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对民俗了解少,不受百姓欢迎。美军刚进入伊拉克初期打着解放伊人民的旗号,曾受到当地群众夹道欢迎。但是现在美国的许诺没有兑现,伊境内缺水缺电、治安混  相似文献   

14.
克林顿自1993年上台执政以来,先后六次大动干戈地使用了多达500枚的“战斧”巡航导弹。1993年1月7日,美国以伊拉克在其南部地区部署导弹为由,向巴格达以南21千米处的一个核设施发射了4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6月27日,美国以伊拉克试图杀害前总统布什为由,向巴格达市内的情报局总部发射了24枚“战斧”巡航导弹;1995年9月10日,美国以迫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0月11日,美国参众两院终于以压倒多数的表决结果给予了布什必要时发动战争解除伊拉克武装的授权。表面看来,美国总统只有得到国会的授权才可能对伊拉克动武,但究竟美国总统和国会之间在战争的决定问题上谁起更加关键的作用呢?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美国战争决定权的实际归属。  相似文献   

16.
航天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关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月1日上午9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16天的太空科学试验任务后,返回途中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哥伦比亚”号是美国5架航天飞机中正式飞行的第一架,一共升空28次。“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使航天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航天界、甚至世界各国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对于事故原因说法不一、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7.
张瑜 《当代海军》2003,(4):39-39
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成功升入太空进入预定轨道。经过16天航行,完成预定任务,2月1日8时08分,休斯敦地面控制中心,向它发出了进入脱轨程序的指令;8时53分,出现不祥之兆,飞船左翼温度传感器失灵;8时59分,地面控制中心与飞船失去联络;9时06分,一声巨响,天空中布满了金属碎片;11时,肯尼迪航天中心降半旗;14时05分,美国布什总统发表演说:“‘哥伦比亚’号失事,没有幸存者。”这是继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美国又一次重大的航天空难事件。  相似文献   

18.
田心 《当代海军》2002,(11):39-42
布什9月13日在联大讲话时,向伊拉克开出五项可避免美国采取先发制人行动的要求.实际上这就像是“五条绳索”一样足可以治伊拉克萨达姆于死地.但更厉害的一手还在后边。就在美国总统加紧外交游说攻势,争取国际支持向伊拉克动武之际,美国的10多万大军正在源源不断地向中东战场。美国海军已经预定了一艘货船,将于本月把坦克和重型装甲车运送到海湾地区。这已经是一个月来第三次用商业货船装运武器装备了。  相似文献   

19.
《兵团建设》2006,(11):28-28,29
10月9日,朝鲜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当天,中国外交部就此发表声明说,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10月15日北京时间凌晨,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对朝鲜实行制裁的1718号决议,这是安理会对伊拉克实施制裁后,近年来通过的一项最严厉的制  相似文献   

20.
陈辉 《华北民兵》2013,(5):54-55
朝鲜宣布朝韩进入战争状态,而实质是朝美进入临战状态;美国重返亚太,目标明指朝鲜,而暗藏的剑锋是针对中国;伊拉克战争经过了10年岁月,但战争"后遗症"仍然困扰着伊拉克,使人民饱尝美国带来的"西方文明"的苦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