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县(市)军事志续修正在进行资料搜集工作,针对部分人武部对修志的任务不够明确,规划安排的修志进度滞后;有的搜集资料力度不大,计划搜集资料量很小;有的规划的志书容量太少,难以成志;有的领导重视不够,没有工作计划;修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不知如何搜集资料等实际情况,当前在搜集资料中应当注意把握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叶键 《军事历史》2014,(2):75-76
<正>《军事志》第二轮编修,经过十多年磨砺,不仅锻造了"严谨求实、甘于奉献"的"修志精神",也取得丰硕的理论、制度和实践成果。总结第二轮修志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围绕新时期人民军队强军目标,把第三轮续修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一、立足续修全局,着眼宏观掌控,搞好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是对第三轮续修进程做出的筹划,要着眼任务特点,突出全局性与同一性,把握好多样性与灵活性。(一)断限的整体性。断限是确定志书记述上下限所形成的时段,是修志的基本依据。全军第一轮修志上限不完全统一,下限大都在1985年。第二轮修志省军区为续修,上限为1986年,下限为2005年。军分区和人武部属重修,上限大都追溯至军事活动发端。全军规定第三轮续修上限为第二轮下限,下限为2025年。第二轮一些单位下限不是2005年,续修上限会有差异,以自然接续为好;个别省区与全国规  相似文献   

3.
地方志是全面记载某一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资料地情书,拥有一定的权威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具有"资政、教化、存史"三大功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1984年开始修志工作,到2000年,已出版1部《兵团志》,15部专业志,10部师局志,百余部团场志,十余部工厂志、部门志。还有一批志书正在编审和付印中。按照兵团史志编纂委员会的要求,到2002年,全兵团第一届修志工作结束。兵团第一届修志工作即将完成,但怎样"用志",使志书成为服务当代,能真正发挥地方志的大百科全书的作用,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一、发挥地方志的资政作用,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志书作为"辅政之书",历来与政权紧密相关,它的最大功能就在于资政,在于为各级党政工作和经济建设服务。因此,作为修志的部门,主要工作一方面要修好志;另一方面是用好志,要把地方志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传递给各级领导干部,让他们  相似文献   

4.
刘伟 《军事历史》2004,(5):46-48
重大事件是军事志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实地记述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确保战争"打得赢"和军队"不变质"的历史使命服务,为贯彻科技强军方针、走好质量建军之路,提供高质量的史料,是军事志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修志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正确认识重大事件在军事志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重大事件与军事志书其他篇章的关系,把握好编纂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与各位修志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5.
地方军事志的编写,通常是在收集、整理资料和拟定篇目结构之后,先汇集地方军事资料长编,再在此基础上撰写军事志稿。实践证明,这是保证军事志质量,加快修志进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修志是中华民  相似文献   

7.
<正>军事志是全军广大修志者秉承"国编史,郡修志,家续谱"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记述全国各行政区军事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地方志的"军事篇"。1997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正式成立。此后,各军区成立军事志指导小组,各省军区成立军事志领导小组。截至2014年底,全军完成两轮修志任务,共编纂各类军事志书6000余部、年鉴1000余部、大事记3000余册,形成了军事志、鉴、记为一体的系列成果,并编纂出版史料读物460余部,充分发挥了"资政、存史、育人"的功效。目前,《中国边海防  相似文献   

8.
《军事历史》杂志,开辟“地方军事志”专栏,顺应了修志形势的需要,对推动军事志编纂工作的开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对此,出席在南宁召开的广州军区第三次军事志工作研讨会的同志反映良好,议论热烈,同时对如何办好  相似文献   

9.
军队开展军事志工作30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简要回顾了军事志工作的发展历程,探索军事志事业发展规律,总结出五条修志经验,得到六个方面的有益启示,对新时代军事志工作科学发展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续修军事志,是在第一届军事志基础上的延伸,与上届修志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军事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续修工作的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为圆满完成续修军事志任务,应加强和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陕西省志·军事志》副主编侯景文同志,16年来,把修志工作当作一项崇高神圣的事业,不懈努力,默默奉献,笔耕不辍,呕心沥血,用满腔热情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生命谱写着人生最为壮丽的诗篇,为军事志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精神令人敬佩,他的事迹  相似文献   

12.
广州军区第三次军事志研讨会,于5月4日至10日在南宁召开。参加会议有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五省(区)军区分管军事志工作的领导和从事修志的同志共52人。会议围绕如何提高志书质量这个中心议题进行研讨,交流军事志编纂工作的成果和经验。会议认为,志书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必须始终把住质量关。为  相似文献   

13.
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的编修军事志人员,于1989年5月23-27日,在武汉召开军事志学术讨论会。会议围绕提高编修军事志的质量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他们发言中的经验之谈,精萃之论,摘拾如下,以与修志同行共飨。一、如何把握编修军事志重点的问题。广西军事志主编谭开先说:志书没有重点,便没有质量。突出重点,是衡量志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怎样突出编修军事志的重点,我们在  相似文献   

14.
1998年2月,全军首次召开了军事志编纂工作会议。经中央军委批准,军委办公厅下发了会议纪要,随后又颁发了《军事志编纂工作暂行规定》。《纪要》和《规定》都明确省级军区和军分区、人武部有编修军事志的任务。除省级军区编写省(市、自治区)通志军事志并单独出版外,对军分区、人武部如何编写军事志,大家思想上还不是很明确,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只想到编写地、县志中的军事篇(章),做一个修志配角。2000年11月,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在军事志续修座谈会上提出有条件的军分区要编写本地区军事志后,我们开始进行尝试,经过实践,摸索出编纂地县军事志的…  相似文献   

15.
林露 《军事历史》2004,(5):44-45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序列》中说:"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则更注重方志文体的研究,他在修志的实践中,除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志"的体例和志书纲目设置原则外,同时指出:"志体坏于标题不得史法"。因此,他要求:志书的标题要直书其事,简短、鲜明、准确、通俗,能揭示章、节所领括的内容,不用评论或形容词语,不宜字多冗长。据此,笔者认为,为保证志书不脱离史书文体,按照上述史学法度的要求,设置军事志的篇目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民兵”,是《县志·军事篇》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纂《县志·军事篇·民兵》如何贯彻修志的指导思想,如何历史地、本质地记述民兵,突出当代民兵的编纂重点问题,本文拟就此发一孔之见。一、民兵制的历史渊源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已使用“民兵”一词。《魏书》卷五十一载,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公元453年),淮阳玻豹子曾上表:“臣所领之众,本自不多,唯仰民兵,专恃防固”。北宋时,民兵(亦称乡兵)逐渐成为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隶属兵部。政府把农民中体智兼  相似文献   

17.
军事志是记述一个地区、一定地域军事斗争包括军事机构、历代驻军、地方武装、兵役制度及重大兵事活动和人物等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现状的专著,是地方志整个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志的地方属性决定了军事志必须具有地方特色。一、突出军事志的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志书是一种特殊的史书,是继往开来,服务当代,垂鉴后世,有独特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的“官修”国情书、地情书。编写军事志的意义,一是存史,二是资治,三是教化。以存史来说。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志书是中华民族世代奋斗、兴衰荣辱的史诗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志自发端以来,就以其“资治、教化、存史”的功能而伴随历史,代代相济,经久不衰。作为地方志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志,其社会效果就取决于斯。修志的目的在于用志,读志是用志的前提,缺乏可读性的军事志,其实用价值必然受到限制。因此,军事志要讲究文采,用以提高文化品位,增强可读性,增加吸引力,从而充分发挥军事志的社会功能。为此,我们在编纂《张家界市志·军事志》过程中,作了以下尝试。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军事志的文字表达,力求简洁明快,生动而准确。桑植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19.
编修军事志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光荣工作,是一项年轻的、富有开拓性的文化工程,更是一项呼唤历史责任与勇气的挑战性事业。军事志是“官书”、“政书”,是传之于世的一部“信史”,一定要经受得起历史和未来的检验;否则留憾当今、贻误后世。这无时无刻不在警示着修志者们:修志务必至真、至善、至美,务求出佳志、名志,因此,实施精品战略,确实是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唯一选择。有感于此,本文拟就编修军事志如何实施精品战略问题作一粗浅探讨。所谓实施精品战略,归根到底,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千方百计地全面保证军事志…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邑者以志为鉴。地方志是地情书,其"资政、教化、存史"功用,决定了地方志应该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应有所创造、有所创新地为当地的现实服务。1987年5月20日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时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致用"的原则,贯穿于修志始终地方志为现实服务的功能,贯穿于征集、编修及出版发行志书的全过程。征集资料、编辑集成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征集资料、编修的过程,也是地方志资政、教化的一部分。在开始广泛征集资料时,就开始宣传编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