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流人物     
1982年,服役8年的王中林退伍回到了家乡贵州省赤水市。他看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看到宝源乡场上村亟需改变的贫困面貌,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心头:自己身为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应带头贯彻党的富民政策,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作贡献。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员就是要为人民谋利益,让群众尽快富起来”。这是芮家村党支部书记杨国银常说的话。 1979年,在部队服役9年的杨国银回到了家乡云南省祥云县沙龙乡芮家村,下决心要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大干一番事业。回乡后,他放弃了招工的机会,当  相似文献   

3.
梅日文在城里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可家乡的贫困让他坐不住了。1990年,他毅然辞掉工作,回乡当了个民兵连长。 肖桥村地处城乡结合部,国道虽通,村组之间却只有羊肠小道。“国道修到家  相似文献   

4.
在北票市大三家乡,有一个被称为“智多星”的小伙子,他就是羊肠沟村民兵连长刘学生。为了发展农村商品生产,让乡亲们尽快摆脱贫困,他献计谋,传技术,深受群众欢迎。羊肠沟村原先十分贫困。1982年,刘学生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当了民兵连长。他自费到外地考察,搞起家庭种植、养殖,连续三年收入超万元。他富了后,购买了上千册科技书籍,订阅20多份报  相似文献   

5.
汽车兵方二虎退伍回到家乡,看到村民们过着的贫困生活,多年的部队熏陶使他心中不安,他决心带领村民致富。他集资办炼焦厂,在经历失败——再来——成功的模式后,乡亲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这部拍摄于1985年的电影《咱们的退伍兵》,作为农村题材三部曲之一,像片中的主人公方二虎一样收获颇丰,摘取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第九届电影百花奖最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雨过天晴的下午,我专程访问了号称梅花之乡的江苏省吴县柴巷村退伍战士周文明同志。他和我们握罢手后,就爽快地打开了话匣子:“1981年,我从部队回到家乡,看到衬里仍很贫穷,心里很难过,决心带领乡亲们走上富裕的道路。于  相似文献   

7.
全国学雷锋标兵、成都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朱伯儒少将,去年10月回到家乡广东省高州县镇江镇探亲。他到镇江中学看望师生。对母校新建的教学楼很满意,主动提出为该校捐款1500元购置图书。朱伯儒又与该镇的民兵、人武干部和群众一起座谈家乡近年来开展学雷锋活动情况。他强调指出,雷锋作为一个时代的楷模,其思想和品德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反映了一代新人的精神风貌,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辉,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龙山情     
作为一名军人,一个老兵,这次九龙山行,装进我眼底的是,春风已经吹进了大山,已经吹绿了大山。那些生活在边远、贫穷地区的男人、女人、老人、青年和孩子们,那些为了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努力耕耘,吃苦耐劳,不计报酬的干部和一心改变家乡面貌努力苦干的退伍军人  相似文献   

9.
大雨滂沱,天黑路滑。 快到家了,疲惫的身躯陡然轻松了许多。突然,一个大意,他连人带车滚进了臭水沟。妻子闻声赶来,抱着血肉模糊的丈夫,哽咽道:“你不要命,难道就不为我们娘几个考虑吗?” “我这趟没白跑,有线电视站有希望了。”他憨厚地对妻子笑了笑。 他再一次进医院缝了6针。 他就是江西省莲花县三板桥乡武装部部长陈庚实。 1984年,在绿色军营生活战斗了4个春秋的陈庚实,退伍回到养育他的莲花县三板桥乡三板桥村,家乡的贫困令他揪心,也促使他下决心改变村民贫穷面貌。在他的带领下,三板桥村先后办起了碾米厂、豆腐房、榨油厂  相似文献   

10.
1984年初,福建省明溪县汗仙乡人武部刚刚上任的部长黄鹤龄,看到乡里群众生活贫困,心里很不是滋味,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探索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办法。一次,他到村里调查时,一位民兵说:  相似文献   

11.
春节前夕,塞外山寨河北省怀安县左卫镇尖台寨村传来喜讯,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士瑞被张家口市评为"2008年度十大杰出青年",并被县人武部评为"优秀民兵干部标兵"。一时间,山寨一片欢腾,乡亲奔走相告。1996年,脱下军装的张士瑞退伍回到家乡。当他看到村里变化不大、贫穷依旧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一种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他主动请缨,担当起村民兵连长,  相似文献   

12.
年少的选择     
那是一个胆大妄为的选择,那是一个今日看来也还有些冒失的选择。1989年3月,我用一种体面的方式,告别了对我高考寄予厚望的老师和父母,“逃离”了贫困的家乡。  相似文献   

13.
1992年,单海龙由于家庭贫困被迫辍在家,与兄长学习瓦工手艺,倔强的他不满足现状,利用闲暇时间继续学习,寻找创业机会。1994年春天,他发现发展苗木花卉很有潜力,于是搞起小苗扦插。他到哈尔滨,吉林农大,省林科院等地学习苗木栽培繁育技术,又自筹资金买书籍,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高州县长坡镇石马村退伍老战士黄炳秀和他儿子、基干民兵黄均平,父子俩通力合作,发展商品生产,只几年功夫,就把一个非常贫困的5口之家变成了全村最大的富裕户。黄炳秀因为战火而使右眼失明成为三等甲级残废,他虽然已经是花甲之年,但看上去却是一位体格健壮、性格开朗的老人,讲起话来声音很宏亮。他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了他家的勤劳致富的经历和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情怀。他说——  相似文献   

15.
我真的不想当兵了,我想回到家乡去?电话那边,战士哽咽着,用生硬的普通话向我诉说着。三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了这样一个咨询电话。电话那头小战士普通话讲得很慢,很吃力,自我介绍是彝族人,家在四川偏远的山区,刚刚从新兵连分到连队。自我介绍完以后他  相似文献   

16.
在江西省余江县有一个因生产葛仙茗绿茶而闻名的小康示范村——葛家店村。富裕的村民逢人便说,我们村有一个能人改变了我们传统生产模式,使我们走上了致富路。这个能人就是去年被同中央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农业产业带头人”光荣称号的村民兵连连长黄梁山。 家中的贫困使黄梁山刚刚读完初中就不得不外出“捞世界”。1997年,已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10多年的黄梁山在当地已小有名气。而立之年的他在掘得第一桶金后开始思索:自己的日子算是好起来了,可乡亲们依然较为贫困,要是能带领他们一起致富,那该有多好!黄梁山想到了“茶”。家乡地处怀玉山系,生态资源丰富,海拔都在300米以上,山中常年有雾,空气湿度大,十分适宜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莲花县三板桥乡地处边远山区,20世纪80年代被国务院定为特困乡。该乡武装部部长陈庚实退伍回乡近20年,怀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他带领乡亲们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1984年底他退伍回到家乡三板桥村,看到家  相似文献   

18.
上个月父亲从家乡打电话来,说我二哥买了一艘渔船,成了船老板。我感到很惊讶。二哥是大伯父的次子,今年33岁,在一艘渔船上当大副已经3年了。他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驾着一艘属于自己的渔船出海捕鱼,走遍整个黄海和渤海,甚至开到东海的南边去。  相似文献   

19.
女民兵冯德珍放弃红火的服装生意,投资10多万元兴建生猪饲养场,在大足县宝山乡传为佳话。 现年26岁的冯德珍,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1988年去重庆做服装生意,经营有方,发了。去年6月,她看到家乡贫困面貌采得到改变,多数人还没有脱贫致富,萌发了以养猪为突破口,为家乡走出一条致富路的想法。她把打算告诉了乡、村、社干部,得到了大力支持。她请来技术人员选址、设计、施工,于去年10月中旬,建成了面积达450平方米的养猪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富源县大炭沟煤矿矿长牛家德是一位有名的省级“县优秀政协委员”,地区级“农民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为了使家乡早日摆脱贫困,牛家德以雷锋为榜样,带领民兵和群众艰苦奋斗,共同致富,谱写了一曲曲雷锋之歌。 艰苦创业 牛家德的家乡,在富源县后所乡境内的大黑山下。这里煤炭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群众守着“金山”没饭吃。1984年12月任民兵排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