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更好适应战时弹药需求的不确定性,必须做好对战时应急保障系统的管理工作,应急弹药储备库的选址问题就是应急保障系统的关键环节.首先依据战时弹药需求特点,从库存策略的角度出发,引入安全库存概念;其次,建立了以建设成本和运输总距离为目标函数的战时应急弹药储备库选址模型;最后,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系统动力学的相关概念、特点.分析了战时通用装备保障系统的体系结构.并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战时装甲装备保障子系统进行了简化模型仿真研究,验证了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通用装备保障建模的可行性;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战时通用装备保障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必将对通用装备保障系统的结构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战时弹药供应链在不同供应运作模式下的可靠性,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推式、拉式、推拉结合式3种弹药供应链运作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系统行为运行与仿真分析,对比不同运作模式下弹药供应链的可靠性,寻求有效提高战时弹药供应链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与供应运作模式选择策略.结果表明:推拉结合式弹药供应链应对战场需求变化的可靠性最高;提高弹药补给速度与目标库存水平也能有效提高弹药供应链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ARIS的战时修理业务流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RIS建模方法与工具,对战时装备修理业务流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以陆军某机步师某型装备为例,给出了战时修理业务的主流程模型以及各分支模型,通过仿真运行及结果分析,得出了制约该流程的瓶颈和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对象,为装备维修保障过程仿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方法。该方法对于开发战时维修保障效能仿真评估系统,实现维修保障系统的动态仿真和全要素评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航空装备战时维修保障能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评价航空装备战时维修保障能力,系统分析了战时约束条件下保障系统各要素的变化,确定了航空装备战时维修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Delphi法、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基础的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战时维修保障能力评价是可行的,对改进战时保障系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当前弹药物资储备布局规划的现状,对其涉及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弹药物资储备布局规划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析模型,将弹药物资布局规划求解问题描述为有约束条件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解决了各仓库弹药存储量难以预测的问题,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当前弹药物资储备布局规划的现状,对其涉及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弹药物资储备布局规划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析模型,将弹药物资布局规划求解问题描述为有约束条件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解决了各仓库弹药存储量难以预测的问题,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SD模型的弹药消耗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弹药消耗研究主要将重点放在微观层面对具体的弹药需求量的计算方法上,没有科学回答实际作战中弹药消耗的宏观规律和趋势。在上述计算思路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从总体上对战时双方兵力因素、武器因素以及各个作战阶段弹药消耗的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从宏观上得出了战时弹药消耗的本质规律,对战略、战役指挥员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握弹药消耗的本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战时弹药供应的概念和特征的分析,提出了战时弹药供应链系统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流程,建立了战时弹药供应链系统结构设计模型。以战时弹药供应过程为基础,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构建了战时弹药供应链的运行效能评价指标。然后,结合战时弹药供应的实际情况,对每个指标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  相似文献   

10.
从我军战术弹药供应保障现状研究入手,按照环境、组成、结构、运行与功能五要素对战术弹药供应保障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信息在系统内串行的处理和传递顺序是导致系统自主性和响应性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通过系统结构和运行改进使信息流动由串行变为串并行结合,从而提高供应保障系统的响应速度,并通过计算验证了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弹药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基于弹药供应链系统的组成进行分析,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二阶弹药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模型,并利用系统动力学专用软件Vensim对该模型进行数学建模与仿真实验,得到系统稳定、出现震荡及溢出现象时相关参数的取值范围。仿真结果表明:影响弹药供应链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是弹药库订货决策的参数,与外部需求无关。  相似文献   

12.
面向作战任务的弹药消耗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战时弹药供应存在断供以及盲供问题,从实战情况出发,按照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思想,在重点分析弹药消耗规律与补给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消耗规律的战时弹药预测模型.以红蓝双方对抗演习为背景,以影响弹药消耗与补给的各类因素为落脚点,通过数值计算与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为指挥员宏观层面上整体把握弹药消耗规律,快速制定弹药补给方案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未来战场对弹药需求动态、突发、受任务冲击影响大的特点,建立了动态冲击下弹药采购量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并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了弹药需求与生产缺口量对生产能力的冲击程度,为应对未来战争弹药需求提供科学决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战时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装备维修保障效能的定义、与维修保障能力的区别以及度量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构建原则,建立了战时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基于任务的动态指标,能够反映战时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可操作性强,可以为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仿真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工作是建立维修保障系统的战略决策和具体部署,它直接影响到维修保障系统保障效果和维修保障效能的好坏。文章在界定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相关概念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维修保障单元利用率与数量的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方法,并详细描述了维修保障系统结构设计流程和具体的设计步骤,为制订科学的装备保障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网络化弹药协同作战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网络化弹药协同作战的过程,提出了网络化弹药作战效能的评估方法及定义,并对影响作战效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作战方案在实战或仿真推演过程中反映战场态势等方面的特征,相应地提出了网络化弹药作战的效能指标:目标识别率、目标杀伤率、假目标攻击率、效费比,然后利用作战仿真法,验证了不同影响因素下协同作战和非协同作战的效能。仿真结果表明了网络化弹药协同作战具有较高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失供概率的弹药储备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弹药储备与失供问题是战时弹药供应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师规模的野战阵地防御战为例,运用弹药消耗模式仿真模型进行弹药储备量与失供概率关系定量分析,为合理确定弹药储备构成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8.
我军决策人员长期受到“弹药迷雾”的困扰,弹药保障中需求预计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彼此交错的复杂系统问题。本文基于系统理论,提出了一种融合解释结构模型(ISM)和系统动力学(SD)的弹药消耗预测修正方法。在联合作战背景下对炮兵群弹药消耗问题进行研究,使用解释结构模型研究弹药系统,对弹药保障需求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分析了影响弹药保障需求的因素,进而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可控制条件下的预测问题,从实验数据分析兵力比对弹药消耗的影响规律,得到有用的结论,并结合战例检验,证明了方法有效,修正了基于任务量公式计算方法的不足,提高了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综合分析了维修保障系统结构及备件供应流程,结合现行三级维修保障体系的现状,建立战场抢修流程模型,最后针对某一场景,应用ARENA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得出相应结论。模型具有一定可扩展性,可为确定战时所需备件的数量提供依据,对战时维修保障工作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空地弹药是打击地面目标的重要武器,科学预测其作战弹药消耗量十分重要.针对预测方法存在的目标函数构建不合理、约束条件设置不全面、时间要素缺乏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时序打击的空地弹药消耗预测模型.在火力分配方法的基础上,将作战过程分为多个阶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以目标集合阶段指标完成度、出动架次数、飞机损失数和弹药消耗量的最小值作为目标函数,设置弹药储备、可用架次、飞机最大损失等约束条件,计算最优飞机-弹药-目标分配方案.定义的多要素目标函数有效解决了目标价值难以确定和目标函数组成单一的问题,提出的目标修复、架次损失、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对弹药消耗影响的计算方法,使得预测模型更贴近作战实际.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可操作性强,符合空地弹药打击特点,可为作战计划、弹药保障计划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