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11,(7):39-39
近年来,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党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融入发展,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转战天山南北.探明了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地浸砂岩型铀矿田——伊犁铀矿田,实现了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首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2015,(4):58-61
六十年沧桑巨变春华秋实,一片丹心铁肩担道义:一甲子风雨兼程铸就辉煌,千秋青史妙手著文章。1955年4月2日,我国铀矿地质勘查的专门管理机构——地质部第三局(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前身)正式成立,60年来,我国核地质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求索征程。栉风沐雨:只为坚挺不屈的民族脊梁伴随着毛主席"我们国家现在已经知道有铀矿,进一步勘探一定会找出更多的铀矿来"的号召,三局成立后立即组建湖南三○九队和新疆五一九队两个铀矿勘查队伍,铀矿地质找矿工作悄然展开。1956年,党中央又通过抽调骨干、高校分配,加强铀矿  相似文献   

3.
我国铀矿地质找矿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第一艘双舷侧“好望角”型散货船顺利下水,我国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核心机点火一次成功,三门核电项目全面启动,中国一航举行新舟60飞机交付仪式暨支线飞机国际论坛,  相似文献   

4.
<正>50米,300米,1000米,到今年的3759米,这是全国50多家科研单位10年攻关的结果,这样一个深度,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具备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之一。敲开深海神秘之门上天、入地,深潜被喻为人类的3项极限探索。8月26日,我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创造了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03分的纪录。  相似文献   

5.
50米,300米.1000米,到今年的3759米,这是全国50多家科研单位10年攻关的结果,这样一个深度,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具备载入深潜技术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下简称"核地研院")成立于1959年3月,是一所以铀矿地质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现设有地质矿产、遥感技术应用、环境工程、分析测试、地热勘查、物化探、仪器开发和科技信息等8个研究所和4个民品开发公司、13个管理处室,并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中核集团重点实验室: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遥感与图像分析技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国际技术联合中心: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铀矿资源勘查技术和放射性废物技术联合中心;同时,建有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中心。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地质队伍是工业建设的尖兵,核工业的建设也不例外。上个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建立不久,中华大地,百业待兴,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做出了创建新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首任原子能工业部(当时为国务院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宋任穷上将担负了这一历史性重任。他号召铀矿地质队的职工,要以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挥地质工作“侦察兵”、“突击队”的作用,为加快原子能事业建设做出贡献。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回首峥嵘岁月,作为亲历那段历史的人我深知:几代铀矿地质工作者为加快我国核事业建设,在条件艰苦的深山戈壁,献出了创业者…  相似文献   

8.
深度学习正逐渐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对2022年深度学习热门领域的主要发展动向进行了综合评述。首先,介绍小数据小样本深度学习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其次,探讨量子计算与深度学习的融合路径;然后,概述强化学习对通用智能的推动作用;最后,盘点深度学习在多模态学习方向的进展。综述表明,面向小数据、小样本的深度学习技术正在引领深度学习向自监督方向不断迈进,深度学习与其他先进计算范式(例如量子计算等)深入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强化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通用智能,多模态深度学习技术已迎来关键性突破。  相似文献   

9.
当今军事领域问题的研究已步入了信息化主导的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智能辅助指挥员完成战场态势理解已遇到了瓶颈,亟需探索突破。认知智能中深度学习的提出可为该问题的突破提供契机。通常,指挥员进行战场态势理解是分层次的。其中的高级理解则需要深度学习来模拟。就此,展开了探索性研究。概述了战场态势评估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指挥员理解战场态势的思维模式,掌握了指挥员理解战场态势时的主要步骤,并结合深度学习运行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指挥员战场态势高级理解思维过程(以判断敌方对我方可能的主攻方向为例)模拟方法,该方法利用认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以CNN为例)对指挥员战场态势高级理解过程进行非线性拟合处理,从而达到探索性模拟的目的,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军民融合政策法规决定了融合的范围、层次和深度,关乎国家军民融合战略部署实施质量和效益,但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文章在政策法规建设成效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分析主要问题,并从制定法律、强化军地协同、突破重点、评价监督和组织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政策环境的建议。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军民融合式发展均作了重要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重大战略和重要思想论述的指引下,各方都在积极开展军民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总体来  相似文献   

11.
2014年3月18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简称核地研院)迎来了55周年华诞。55年来.几代核地研院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求实创新.取得了辉煌业绩,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核地研院已成为一所集铀矿地质、遥感技术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跨军地改革的重大任务,是一项国家战略.本文分析了实行军民深度融合的历史必然性,评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最新成就,并分析了今后军民融合发展的方向与原则.  相似文献   

13.
日前,我国第一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今天在青岛交付。"深潜号"是目前我国第一艘具备300米饱和潜水作业能力的深潜水母船,它的建造完工填补了我国大深度潜水作业支持船舶的空白,将大大提升我国应对大深度、大吨位应急打捞、大面积溢油及其它应急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50年代初,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毛主席毅然作出了发展核工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千军万马在湖南长沙和新疆乌鲁木齐秘密集结,分别组建成立了代号为"309"和"519"的地质勘察大队,分头奔赴祖国的天南地北寻找所需的铀矿资源。我作为这支特殊地质队伍中的首批成员,亲历了309队从创建到改制转型.铀矿从普查、详查、揭露、勘探、提炼到起爆和"一艇"启航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创造了“中国精度”;120吨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开辟了“中国高度”发展的缩影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刷新了“中国深度……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成就,是国防科技工业十年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杨波 《兵团建设》2010,(3):20-20
2010年1月以来,新疆北部出现了60年不遇的暴雪天气,暴雪时间长、雪量大、降温剧烈。北疆北部降雪日数就达11天至13天,北疆其余地区也达5天至11天。在连续4场暴雪天气后,新疆北部积雪深度普遍在50厘米以上,阿勒泰、富蕴等6个气象站测定的最大积雪深度均突破历史极值,其中阿勒泰地区达94厘米,山区在1米至2米之间。根据卫星遥感监测,当前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武器装备智能化发展的速度加快,传统武器装备的训练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现代战争的训练需求。在近十年中深度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在棋类以及电子竞技游戏中取得了极大突破,证明了人工智能方法在面对大搜索空间博弈问题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军事对抗问题中的形势预判和临机调整问题。基于此背景,依托海军舰艇对空方面作战,开展了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研究。首先通过并行场景建模技术以及空中威胁决策行为建模技术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之后通过单机突防场景的对抗迭代学习,得到收敛的突防策略。验证了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在空中威胁行为构建场景的可行性,为后续深入开展编队联合防空训练场景构建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主席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为现阶段加快推进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必须紧扣改革与发展主题,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军民融合正经历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转变的关键时刻,破解制度难题,塑造融合机制,搭建信息通道成为深度发展必须厘清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需要。以我国军民融合实践进展为基础,借鉴西方国家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经验,分析了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所面临的范围与层次、体系制度与任务、信息与机制等问题,提出了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任务清单和信息互动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军转民》2012,(7):4-4
2012年6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区成功进行7000米级海试的最后一次下潜试验,下潜最大深度达到7035米。“蛟龙”7000米海试达到了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工作深度,完成了下潜预定的坐底、水体取样、沉积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摄像、照相、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标志着我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标志着我国在由海洋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的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