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沈力 《军事史林》2007,(3):40-40
人民解放军五五军衔制期间(1955年至1965年),获得三枚一级勋章(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少将的姓名、人数这一专题,廖锋先生在其文章中提到,“苏进是同时获得三枚一级勋章的16位少将之一”;徐平先生在答读者间时说,“1955年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15名少将”是“韩东山、罗厚福、叶长庚、贺庆积、金如柏、汪乃责、张平凯、刘子奇、孙超群、谭友林、苏进、李信、常玉清、贺晋年、袁克服”。(均见《军事史林》2006年第11期)两位先生的叙述虽简短,但涉及内容广泛,譬如获三枚一级勋章的少将的人数(是15人还是16人)、获勋章的时间(是1955年还是1955年至1957年间)、获勋章的批次(是“同时”还是若干批次)、获勋章时的军衔状况(是少将还是非少将),等等。  相似文献   

2.
195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人民解放军实行了军衔制、薪金制和义务兵役制(史称“三大制度”),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并第一次在全军范围内大规模地给革命战争时期的有功之臣颁授勋章、奖章,  相似文献   

3.
A.带肩章白色长袖衬衣合身,袖口上的钮扣可换,带肩章。 65%涤纶/35%棉。可机洗。号码:360-510毫米(衣领):760-970毫米(衣袖)。另有:不带肩章衬衣。另可单独购买金色领带夹和软肩章。大高个号码亦有售。领带:黑色,4种样式,82.6毫米宽,1.4  相似文献   

4.
刘岩 《军事史林》2004,(4):42-4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有时候在一些场合发现,人民解放军有些军官肩章的下(外)端增加了一个"Y"字形的符号,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本文从回答这一问题说起,谈谈解放军的预备役军衔制度. 人民解放军于上世纪50-60年代和80年代起,两度实行军衔制度期间,除了人们熟悉的现役军衔外,还设有预备役军衔.上述下端缀有"Y"字形符号的肩章,就是预备役军官的军衔标志."Y"是汉语拼音预字的第一个字母,代表预备役的意思.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专用军衔肩章符号,50年代首次实行预备役军衔制时未曾制定,90年代再次实施预备役军衔制度时才正式制定佩带.那么,人民解放军的预备役军衔制度的情形如何呢?这里作一概要介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相似文献   

5.
沈力 《军事史林》2010,(1):11-17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以下简称五五军衔制),1038人被授予将官军衔,其中大将10人,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798人。1956年、1958年,又有2人被授予中将军衔:本文谈谈五五军衔制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6.
<正>时代楷模光耀复兴征程,至高荣誉彰显卓越功勋。29日上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七一勋章"是党内最高荣誉。勋章的获得者,是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共产党员,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百年征程英雄辈出29日上午的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气氛热烈庄重。巨幅红色背景板上,"七一勋章"图案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7.
时间:定格在公元1955年.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六个年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政通人和,百业兴盛.共和国历史上的许多"第一"已经应运而生.第一部"国家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出台.与此同时,新中国的军队建设也是蒸蒸日上,几个标志性的"第一"频频亮相,《中国人民解放军兵役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相继颁布,军衔制、义务兵役制、薪金制和勋章奖章制度等"四大制度"相继实施.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的军衔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9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相似文献   

9.
A.外套大衣半合身,双排扣,金色钮扣,后背束腰带,肩章,前斜口袋。全羊毛华达呢。全羊毛拉链法兰绒衬里。干洗。号码: 6~20S-R-L。另售:硬肩牌。只能量身订做。围巾:白色,饰有流苏, 全涤纶,机洗或手洗。  相似文献   

10.
君宝 《军事史林》2007,(12):14-14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军衔制对全军指战员来说是个新鲜事,因此《条例》一颁布,就在全军引起了强烈反响。想到肩上就要添“金”增“银”,大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1.
刘岩 《军事史林》2004,(12):23-30
人民解放军在建国以后,于1955年和1988年两度实行军衔制度.其中有些情况人们只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这里就读者常常提到的若干问题作一概述.为叙述方便起见,不妨称首次实行的军衔制为"55式"军衔制,第二次实行的军衔制为"88式"军衔制.  相似文献   

12.
我军颁发勋章、奖章、纪念章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勋章和奖章是红旗勋章和红星奖章。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设立了最高荣誉章——红旗勋章(又称苏维埃功勋奖章),以表彰在革命战争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红军指战员。  相似文献   

13.
1965年取消军衔制后,给人民解放军组织指挥、军官成长以及与外军交往等造成诸多不便。从提出恢复军衔制问题,历经调研论证、拟制方案、提交审议、颁布实施、授衔等多个环节,前后达10年之久。在解决设大校还是设准将、兼任军职的地方党委书记是否授衔、师以上干部能否一职三衔等问题后,新军衔制得以顺利实施。新军衔制的实施,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官兵献身国防事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激发了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4.
百多年前1906年3月(清光绪三十二年元月)一个寒冷、清冽的日子,在北京清朝练兵处的大院内,一群身着奇特服装的清军高官正在列队照相,随着意大利摄影师的操作,一幅历史照片映人我们的眼帘(见下图):十几名拖着大辫子的清军高官,头戴清朝官员的朝冠顶子、珠色璀璨、翎羽鲜明,身着刚刚换发的海蓝色呢制新式陆军军官大礼服,衣领上金蟒抱珠、张牙舞爪、腾云驾雾,领章、肩章、袖章、裤线上各色、各式的金线盘花、金辫耀眼夺目,胸前的7颗金色铜扣、腰间紫红色牛皮制礼服腰带上的金色铜制带扣带卡金光闪闪.  相似文献   

15.
1965年6月军衔制被废止后,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世界上没有实行军衔制的为数不多的军队之一.  相似文献   

16.
肩章的由来     
古代的侠客义士,为防冷兵器打击,用两块金属板保护双肩。肩章最初在法国军队中是戴在肩上作为区别军官和士兵的记号。俄国军队中肩章最初出现是1763年,戴在左肩上作为隶属于某一团队记号,同时又是用来绊住子弹袋背绳的装具。1854年,俄国军官的制服上出现了正规的肩章。此后,肩章在各国军队中便逐渐地实行起来,成了表明军衔高低和军兵种的符号标志。  相似文献   

17.
沙皇俄国的勋章制度起始于彼得大帝时期,到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虽然已有圣安德烈勋章、圣叶卡捷琳娜勋章、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等,但却没有一个纯粹为军功设立的勋章.1768年俄土战争爆发,为了鼓励将士杀敌立功,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战争第二年的11月26日设立了圣乔治勋章,该勋章的全称为伟大殉教者和所向无敌者圣乔治勋章,专门用于奖励军官的突出表现,是俄帝国的高级军事奖励.虽然圣乔治勋章低于圣安德烈勋章,但军人却更看重这枚勋章.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自大(中)专学生军训步入法制化、正规化轨道以来,每年军训中都发放了大批部队训练迷彩服和学员“红牌”肩章,军训结束后,学员“红牌”肩章基本未收缴。 笔者在某些大(中)专院校发现,军训结束后,仍有部分青年学生着迷彩服,佩戴“红牌”肩章在校园内外、街上闹市区等公共场所  相似文献   

19.
175、307、983,这一组数据代表什么?熟悉我军勋赏典故的读者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这是我国、我军在上世纪50年代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此三枚勋章以下简称“共和国一级勋章”)的人数。是的,这是在各种报刊上广泛转载的共和国一级勋章荣获者的数量。但其中的一些详细情况和相关资讯您可能未必知晓,笔者将在以下文字中为您记述“共和国一级勋章荣获者”的授勋情况,并就此求教于健在的共和国一级勋章荣获者和各位军制专家!  相似文献   

20.
徐大校信箱     
《军事史林》2007,(6):63-64
哈尔滨读者曹瑞光问:贵刊2006年第11期徐大校信箱登载的1955年首次授衔时,同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的15名少将名单。我查阅1986年《读者文摘》精华本第一卷第165页至168页上刊登的1955年授衔的元帅和将军名录上,苏进、孙超群、金如柏、汪乃贵、常玉清5人为中将军衔,罗厚福名单中没查到,其他9人是少将军衔,不知哪个杂志上登载有误,请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