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军委近日发出《关于评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的指示》,决定今年为全国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 中央军委的《指示》规定,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的范围限定在: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担任预备役军官职务的人员,以及经兵役机关登记。未编入预备役部队和未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的人员。 《指示》确定,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为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今年7月底以前完成军衔的授予工作。8月1日起,佩带军衔肩章、符号。第二批为其他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年底前完成军衔的授予工作,1997年1月1日起佩带军衔肩章、符号。其中,今年1月1日以后批准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人员,在公布其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的同时,改授预备役军官军衔,待预备役登记  相似文献   

2.
1996年4月,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的指示》,决定为全国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随后,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的工作全面铺开。预备役军官已于1996年8月1日和1997年元旦分两批正式佩戴军衔肩章、符号,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这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为我军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造就量足质优后备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都已明确规定,预备役军官实行军衔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具体规定了预备役军官的军衔等级设置、军衔类别、职务等级、军衔评授依据、军衔批准权限以及军衔的晋升、降级、取消、剥夺等制度。这些规定与对现役军官军衔的规定是基本一致的。评定和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对于进一步完善预备役制度具有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央军委根据《预备役军官法》做出了为全国预备役军官评定授予军衔的决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依法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一个里程碑。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任干部,已于今年8月1日起首批正式穿上制式服装,佩带军衔肩章、符号,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全国人  相似文献   

5.
1996年3月24日,中央军委作出了《关于评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的指示》。这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颁布之后,中央军委为进一步健全预备役军官制度、理顺预备役军官工作关系、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措施。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军委的指示,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圆满完成评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任  相似文献   

6.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预备役军官法》和中央军委作出的《关于评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的指示》,标志着我国军官预备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今后,作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预备役军官管理问题将被提到重要日程,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确立正确的管理原则。预备役军官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必须确立遵循正确的原则:一是依法管理的原则。《预备役军官法》对预备役军官的来源和选拔、职务和军衔、登记和征召、退役和法律责任等都  相似文献   

7.
刘岩 《军事史林》2006,(12):57-60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军官的军衔标志符号,由其沿用了近20年的三角型领章改为美式肩章;上将的军衔标志,由原来的特级、一级、二级上将一律佩带三颗领章星徽,改为依次佩带五颗、四颗、三颗美式肩章星徽;士兵的军衔标志符号,由原来的领章改为美式臂章.国民党军队的这次服饰制度改革,是否履行过立法手续,是否颁布过服装条例和军衔标志符号图案,至今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最近,人们在互联网上探讨国民党军官军衔标志符号,是何时由领章改为肩章的问题中,众说纷纭,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对国民党军队着装变化的现象描述,而没有对服制改革的法规引证.为此,笔者就本人所知对上述两个问题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8.
1月8日,周末。记者在山东某预备役后勤保障旅军官训练中心,见到了一幅热火潮天的训练景象:一群带"Y"肩章的预备役军官与现役军官在网上激战正酣。虽然这场对抗实力悬殊,但参训人员个个热情高涨,兴味索然。该旅旅长郭庆堂告诉记者:"预备役军官'周末训练'是我们紧贴部从实际探索的新办法。从半年的实践看,'周末训练'提高了预备役军官的参训率,有效解决了平时军事训练和企业正常生产、机关日常工作的矛盾,提升了预备役的军政素质,促进了预备役军官遂行作战任务能力的提高,推动了部队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9.
呼声与回声     
编辑同志:现役部队军官将实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这是令人欣慰的大事。我们想问一下,尚未移交地方的人武部干部是否也与编辑同志:最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第四条规定:“军官军衔按照军官的服役性质分为现役军官军衔和预备役军官军衔。”按照中共中央(1986)5号文件规定“人武部干部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请问县(市)人武部干部是否应授预备役  相似文献   

10.
为使预备役军官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形成制度,广东省广州市经济战线人武部在完成转业军官预备役登记统计工作之后,研究制定了四项制度: 一是齐抓共管制度。将预备役军官的管理工作纳入地方干部工作轨道,总体规划,分类管理,实行组织、人事、武装部门齐抓共管。确定武装部为主管部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一些影视镜头中,出现了脑后结辫、肩佩肩章的清军军官形象,有人看了感到滑稽,认为"不伦不类".其实,它反映了中国职官制度新旧交替的历史实际. 清末以前,中国的军队只有官衔,没有军衔,清朝显示官员等级的标志是缀在官服胸前和背后的方形织物"补子"."补子"的图案,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光绪年间引进西方的军衔制度后,军官的等级标志改为肩章,所以"辫子加肩章",构成了清朝末年新建陆军军官形象的一种特定外观.  相似文献   

12.
肩章的由来     
古代的侠客义士,为防冷兵器打击,用两块金属板保护双肩。肩章最初在法国军队中是戴在肩上作为区别军官和士兵的记号。俄国军队中肩章最初出现是1763年,戴在左肩上作为隶属于某一团队记号,同时又是用来绊住子弹袋背绳的装具。1854年,俄国军官的制服上出现了正规的肩章。此后,肩章在各国军队中便逐渐地实行起来,成了表明军衔高低和军兵种的符号标志。  相似文献   

13.
金华 《国防》2011,(4):43-44
预备役军官队伍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主体力量。"十二五"期间,要以贯彻落实新修《预备役军官法》为契机,着力优化编配结构、加大培训力度、细化制度措施,进一步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为预备役部队转型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4.
依法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是提高预备役军官质量,实现预备役部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自我国组建预备役部队、实行预备役军官制度以来,先后颁布了《预备役军官法》等十余部法律法规,对预备役军官的选拔配备、教育管理、考核奖惩等作了明确规定,为依法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实践中感到,由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管理模式等原因.在依法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倾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一场信息化条件下城市防空网上演练正在紧张进行,令人称奇的是,现场指挥员都是肩扛“Y”标志的预备役军官。这是河北省军区正在利用高炮模拟指挥系统组织师团职预备役军官进行城市防空袭作战的一个镜头。目前,全区90%的预备役指挥军官基本具备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军的预备役军官制度,随着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一是制度不完善,缺乏一整套完整的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法规,使这项工作基本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二是对预备役军官缺乏严格、正规的培训,除担任预任干部和人武干部的有点训练外,其他的预备役军官没什么活动,只是“花名册上的官”;三是预备役军官的结构不合理,普通军官数量偏多,而专业技术军官缺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军官预备役制度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军官预备役制度的回顾与思考刘岩军官预备役制度,是近代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内容。本世纪初,清政府从西方国家将其引进中国。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也都实施过,60年代被中止。回顾一下这段历史的发展情况,对搞好新时期中国军官预备役制度的建...  相似文献   

18.
刘亚非 《国防》2006,(2):43-44
依法治军,是新时期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预备役军官法》的颁布实施,使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对预备役部队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加快推进,健全和完善预备役军官法规体系显得愈加重要。下面,就如何健全和完善预备役军官法规制度谈几点认识。一、充分认识健全和完善预备役军官法规制度的重要性健全和完善预备役军官法规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  相似文献   

19.
现在,退伍战士服预备役的工作比较落实,而部队在确定军官转业时,不确定转业军官是否服预备役;地方的接收部门只管安排转业军官就业,也不过问服预备役这件事。形成落空的主要原因有;转业干部服预备役的制度没有确立;对转业军官服预备役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军官预备役的登记、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不重视,有法不依。  相似文献   

20.
预备役制度是我国军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备役军官是预备役力量的骨干,也是战时动员的重要对象。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预备役军官队伍工作从总体上说还很不成熟,除了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那部分外,可以说还处于初始状态。鉴此,当前的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应主要做好以下"三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