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视“右”为上,视“左”为下。唐代称贵族为“右族”,被贬降职的人,称为“左迁”。清代以前,凡朝官班次皆以文职居左,武职居右,故称武官为“右列”。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满族的故乡,自古就有崇军尚武的传统美德。近几年来,新宾满族自治县县长、县武委会主任王树成,把兴武强兵作为构建和谐满乡的重要内容,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国防建设,谱写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新篇章。该县先后被辽宁省评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来清代苗疆"屯防"问题研究经历了起始、发展和高潮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均产生了不少力作。专家学者们对清代苗疆"屯防"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治苗"政策、"苗防"问题、"屯政"问题等。对清代苗疆"屯防"问题研究还存在研究队伍不稳定、研究重点不突出、研究方法不新颖、研究数据不一致、对屯防文化不重视、文献资料未充分挖掘和利用等问题,专家学者们应采取相应措施,办求尽快产生有巨大影响的新作。  相似文献   

4.
吉林     
《兵团建设》2010,(4):46-46
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南接辽宁省,北抵黑龙江省,西靠内蒙古自治区,东南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为邻,东南与俄罗斯毗接。除了汉族以外,朝鲜族是吉林省的第二大民族。建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满族文化同汉族的中原文化相互融合造就了吉林独特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既包含满族先民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基础,也有后来汉族人的生活习俗,是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5.
民族风情     
满族,原称满洲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有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  相似文献   

6.
于炳文  杨萍 《军事史林》2014,(12):54-56
传统京剧剧目中,有一出《八大锤》,说的是南宋初年,岳飞抗击金兵,麾下四名手使双锤的骁将,在朱仙镇(今河南开封附近)大战金兵,破金龙绞尾阵的故事.剧目改编自清代钱彩的通俗小说《说岳全传》.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慕名来到了大连市金州区七顶山满族自治乡梅家村。早就听说这里有位热心国防教育、真诚助人为乐的隗玉兰大妈,此次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隗大妈家是该村的“国防教育中心户”,走进这充满生机的农家小院,杨绿柳青,桃李花香,两间半起脊瓦房,规整利落。院门水刷石砌成,门楣横匾镶嵌着“庭院国防教育讲坛”8个大字。  相似文献   

8.
当兵11年,为部队修理大小电器1万多台次,节约经费100多万元,在各种媒体发表论文40余篇,请看—— 定好位才能有作为 “当兵在农场,成才不用想。”1994年初,来自辽宁省凤城市的满族战士于成伟,被分配到沈阳军区某师偏远的农场(后改称“农副业基地”)时,官兵中流行着这么一句话。 本打算来部队“跳龙门”的于成伟,没想到当了兵后还是“务农”,心情非常郁闷。时值农闲,为了打发时间,他每天都主动到几公里外为连队拉水,也因此天天  相似文献   

9.
烟波浩淼的台湾海峡是我国著名的“鱼仓”。这个庞大的鱼仓里生长着一种体态硕大的“翻车鱼”。翻车鱼,台湾俗称“干贝鱼”、“鹦哥鱼”(头部颇似鹦哥头)、“新妇啼”等。清代康熙年间,任台湾海防同知的孙元衡著的《赤嵌集》中写道:“泔鱼未学易牙方,软玉销为水碧浆,厨下却怜三日妇,  相似文献   

10.
异形词“引申”与“引伸”在训诂学里表示词义扩展的用法形成于清代 ,至今并行于世。古今字“申”与“伸”是“引申”与“引伸”并用的前提条件。导致“引申”取代“引伸”的三方面原因是 :汉字的表义性 ;汉字简化的发展趋势 ;古今字强化区别度的共性特征。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据此 ,统一规范二者 ,既切实可行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李盛仙 《华北民兵》2004,(12):60-60
戒毒诗 清代道光年间,苏州流传着一首《戒烟歌》:“劝我民,莫吸烟,五脏六腑部熬煎。甘之如饴真鸩毒,想一想,速死由己不由天。”简短的诗句把吸毒后的痛苦感觉表达出来,进一步指出鸦片是害人的“鸩毒”。  相似文献   

12.
清代曾在山东潍县做了七年县令的郑板桥,有不少遗墨存留人间;其中的“吃亏是福”就很为时下一些人所宝爱。 郑板桥的为人品格有多高,恐怕很难说得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这一封建末世的七品芝麻官,推崇的“吃亏是福”这一信条,虽有淡泊明志、洁身自好之意,但主要还是官海沉浮中封建官吏的一  相似文献   

13.
“交铳”考     
“交铳”一词,集中出现于明末清初与今天越南接壤的广西及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武装中,是一种来自于越南境内先进的热武器。文献中“交铳”在威力及性能等方面都明显优异于明中后期大量装备明朝军队仿制于西方和日本的“鸟铳”及“噜嘧铳”。但在之后的记载中,“交铳”一词却销声匿迹。而在清代政书与笔记资料中出现的“交枪”一词,其与“交铳”存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二者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14.
2月21日,辽宁省清源满族自治县苍石乡六家子村民兵连副连长谢虎,给本村身高仅80厘米的村民王太强送去1000元钱,让他买个毛驴车拉货,维持生活。至此,谢虎已先后接济五保户和困难户8000多元。村子里的孤寡老人称他为儿子,乡亲们说谢虎家是民兵“福利院”。 谢虎在村子里承包了个粮米加工点,对困难户和五保户一律不收费。村民许喜美家去年欠加工费60多元,年底老头又去世了,生活比较困难,谢虎告诉大娘欠的加工费不要了,别再为这点加工费着急上火了。许大娘说什么也不干,谢虎对她说,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您有困难我能看着不管吗。许大娘流下了感激的泪水。像这样的五保户、困难户村里共有13户,他  相似文献   

15.
清朝州官张聪贤曾撰写过一篇题为《官箴》的碑文:“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欺,公则民不敢谩,公生明,廉生成。”由此不难看出,廉洁比权势的威严更令徇私舞弊者害怕,更使平民百姓所折服。但是对于共产党人、党的干部来说,廉洁奉公,这只是应具有的品格之一,而不是全部,更不是至高无上,廉而无威,也是极其常见的。清代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这  相似文献   

16.
《兵团建设》2010,(12):36-37
清代八旗制度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实现了旗人社会的兵民合一。旗人的一切生活待遇,都在八旗制度下获得,住房也不例外。据顺治年间八旗"定甲八万"的说法:一品官给房20间,二品官给房15间,三品官给房12间,四品官给房10间,五品官给房7间,六品、七品官给房4间,八品官给房3间。  相似文献   

17.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满族人,庙号清太祖,生于1559年,卒于1626年,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氏,后金的建立者,清王朝的奠基人,曾受明朝册封,任建州卫都督企事、龙虎将军,是我国古代满族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被满族民众尊称为“罕王”。在我国东北地区至今尚流传着“罕王”治军打仗的许多趣闻。《清史稿》有纪。满族是女真族的后裔,是我国众多兄弟民族之一,长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明朝建立后,在女真族居住地区设立了大批卫所,主要分四大部,即建州部(今辽阳、沈阳东一带)、长白山部(今吉林省东部敦化一带)、扈伦部…  相似文献   

18.
后金的军事统帅努尔哈赤孔德骐努尔哈赤(1559~1626),满族,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满洲八旗军的创建者和统帅。努尔哈赤44年戎马征战,依靠女真民族(满族)的力量,并凭借他个人的雄才大略,统一了女真,攻占了明朝大半个辽东,为尔后清军入关建立清王朝...  相似文献   

19.
网户村,座落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县城西十多公里处,位于苏子河的北岸,与努尔哈赤起兵的赫图阿拉城相毗邻,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满族小山村。这里的满族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曾经是满清皇帝经常看戏休闲的地方。村里有570户满族人家,1300多人口。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物质生活丰富了,如何使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是网户村民兵连一直在思考的问题。1995年元旦,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赵文俊提出成立“满乡民兵艺术团”,得到了民兵的响应和村民的拥护,并得到了县、乡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称此举既活跃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又弘  相似文献   

20.
梭梭是著名的抗风固沙植物,被誉为沙漠中的“英雄树”。清代著名诗人纪晓岚的“梭梭滩上望亭亭,铁干铜柯一片青”佳句,赞美了梭梭点绿荒滩、傲斗风沙的形象。 新疆甘家湖白梭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白梭梭林,面积有82万亩,位于中哈边境的精河县北部、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头堡阿拉山口风区出口处。保护区内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