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8月以来,美军已经向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武装发动160多次空袭。然而,由于“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境内也有据点,仅在伊拉克空袭难以击败这一极端组织。因此,美国打算扩大空袭范围至叙利亚,还考虑出动无人机以支援伊拉克政府。通常.美国航母会携带30架以上的F/A-18E/F战斗机,美军在海湾拥有多个空军基地,可起飞打击伊拉克“伊斯兰国”武装分子。那么,美国这次干预伊拉克的空中主力会有哪些呢?打击伊拉克“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能力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反恐问题上,美国政府一直声称决不与恐怖分子谈判,也反对其他国家这样做。可是,近日美国一反常态地与伊拉克境内的反美武装进行了秘密谈判。美方此举最想知道的是,反美武装不停地制造袭击事件,究竟是为了什么? 谈判地点设在"绿区" 秘密谈判地点设在巴格达市中心戒备森严的"绿区"内一座大楼里。代表反美武装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美国一直像用餐刀切割香肠一样,用它自己的政治概念切割伊拉克战争的进程:把2003年的战争叫战争,而把今天发生在伊拉克的一些袭击事件称作恐怖主义。即使按照美国的逻辑,这种说法也很值得推敲:它怎么能把一根香肠中的一段叫香肠,而把同一根香肠中的另一段称作"肉片"呢?如果孤立地看,2003年的老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和萨达姆的战争,现在正在进行的战争则是美国和伊拉克反美武装力量间的战争,或称之为新伊拉克战争。而如果联系地看,那只是同一场战争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只是在第一阶段的老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赢得了胜利,而在眼下这场新伊拉克战争(第二阶段)中,美国虽然掌握着一般意义上的战争主动权,却没有赢得胜利,而是陷入到了它并不愿看到也不会承认的战略相持阶段。这就是美国政府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两周年后的现实。--题记  相似文献   

4.
近来,以凶狠残暴而声名狼藉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从伊拉克政府军手中缴获了52门M198155毫米榴弹炮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炮单炮价值50万美元,是美军冷战时期研制并装备的重型牵引榴弹炮,此前伊政府军曾购买了120门。武器装备的改善必将使“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战力大增,那么也将使美国只实施定向空袭和定点清除以及不派地面部队的策略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唐保东 《国防》2005,(7):76-76
据报道,从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已经结束”以来,美军已经有1700名士兵在伊拉克死亡,其中至少有1300人是死于伊拉克反美武装的袭击。这些数字充分表明,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反美武装采取的游击战等传统作战方式,使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众所周知,美军可谓是当今世界上武器装备最优良、军事技术最先进、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军队,也是当前信息化变革的“领头羊”和先行者。围绕全面推进军队转型的战略目标,美军不仅提出了以“非接触作战”为代表的一系列全新军事思想,而且还在海湾战争、科索沃…  相似文献   

6.
11月8日,伊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宣布,他已授权美国主导的驻伊多国部队对巴格达以西的费卢杰展开军事行动。刚刚连任美国总统的布什称,此次行动是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穆斯林逊尼派城市费卢杰一直被人们称为"抵抗之都",战后造成驻伊美军伤亡的袭击大部分发生在这里。今年3月31日,4名美国保安人员在费卢杰遭枪杀,随后他们的尸体被鞭打、肢解、焚烧,由此引发了美军4月份对费卢杰的大规模武装清剿,造成数百名平民死亡。美军认为在伊拉克制造多起爆炸、袭击和绑架事件的  相似文献   

7.
半月回放     
数字Numbers20万据报道,根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现有的16个情报机构当中,正式雇员总数已超过15万,若加上在国内外搜集情报的“线人”,美国拥有的情报人员估计有约20万人,超过世界上许多中等国家的军队总人数。单单是中情局,就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将近200个情报站。而在几个月前,内格罗蓬特的高级助手格雷厄姆透露,美国情报机构去年的预算高达440亿美元。3年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来临前夕,联合国秘书长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卡齐指出,3年来有70多名新闻工作者在伊拉克殉职。卡齐表示,即将就任的伊拉克新政府应当保护伊拉克的独立媒…  相似文献   

8.
2003年年初,为了证实对萨达姆的指控、说服国会对伊动武,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在听证会上出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录音带,上面录制有伊拉克军方和政府大量的秘密谈话内容。此举使公众得以见识美国强大的电子监听能力。有媒体报导称,美情报部门曾在伊拉克战争前截获了伊军大量的雷达和通信数据……这些都是信号情报在实战中的具体应用。虽然信号情报侦察高度保密,美国政府官员很少在公开场合谈及其细节问题,但获取信号情报始终是美国国家安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战争前,美国对该战争的战后设计存在严重失误,表现在对伊拉克战后形势估计错误,将战后重建与作战行动严重剥离,筹备战后工作起步晚、准备不足,战后计划没有连续性,没有建立战后工作协调机制,忽视伊拉克国情军情做出错误决定等。这些失误为伊拉克战后重建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0.
如果您是美国一家报社的编辑,当收到美国士兵从伊拉克战场寄来的信件时,肯定会兴奋不已,因为这类信件也最吸引读者的眼球。最近《奥林匹亚人》报社收到了两封内容一模一样的打印信件。令他们惊讶的是,信件上的签名却不是一个人! 签名不同,内容一样 正当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怀疑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正义性之际,美国驻伊拉克士兵突然纷纷给家乡写信,讲述了他们重建伊拉克所取得的成就。这些信被刊登在全国各大报纸上。美国公众从中体会到了这项重建任务给他们带来的酸甜苦辣,更多的人也因此理解了他们。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军没有立即撤离伊拉克,而是以伊拉克重建和维持国内秩序为幌子,一心想以武力占领伊拉克,然而,自从布什总统2003年5月1日宣布对伊拉克的“主要战事”结束以来,美军的伤亡不断。虽然目前已抓住了萨达姆,但是伊反美武装也时刻没有停止过袭击美军行动,结果是,美军损失惨重。一、伊拉克人民反占领的浪潮此起彼伏,迫使一些驻伊联军打退堂鼓,一心撤出伊拉克近日,保加利亚、挪威、泰国等国相继表示,要将驻伊拉克的军队撤出。美国以反恐为名拼凑起来的驻伊联军已现裂痕。事至今日,实乃必然。首先,伊拉克人民反占领的浪潮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2.
在经过近两年的"地毯式"搜寻后,美国派往伊拉克查找萨达姆政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伊拉克调查小组"已经在2004年底正式结束这项工作,空着手悄然撤回到美国。在《华盛顿邮报》1月12日捅出这一消息后,美国白宫随即也向外界正式承认,在伊拉克搜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行动已经停止,并未发现布什总统在发动伊战前所宣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美国白宫发言人斯科特·麦克莱伦还透露,调查小组负责人、首席武器检查官道尔夫将在今年2月向国会提交调查报告的最后版本。这一切无不表明,美国在伊拉克展开的声势浩大的搜寻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活动无果而终。而既然开战的证据未能找到,布什政府"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必将遭到严重抨击。  相似文献   

13.
在马里不断扩大战争公开了白宫和五角大楼之间对于伊斯兰武装分子集团造成威胁程度的分歧。这些鱼龙混杂的武装分子和“基地”组织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而这些威胁正严重地破坏着西非局势的平稳。尽管没有人表示这些武装分子集团已经对美国造成了紧迫的威胁。但是法国对马里的军事干预,以及发生在马里邻国阿尔及利亚针对国际天然气设施的恐怖袭击,引发了奥巴马政府对于这些武装分子集团是否已经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形成了足够的风险以至于要进行军事回应的激烈争辩。  相似文献   

14.
于洋 《环球军事》2012,(16):58-59
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外交部官员于尔根·穆罕默德·吉特勒被伊拉克情报机构成功策反后,开始源源不断地为伊拉克提供各种军事、政治情报。特别是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吉特勒出卖了大量有关美军在中东部署、西方如何评估伊拉克导弹力量的重要情报,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军事行动造成了重大损失。东窗事发后,吉特勒于1991年5月被法庭判处5年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布什1月20日的新任期就职仪式、伊拉克1月30日举行的历史性大选,都是举世瞩目的重大国际政治事件。人们对这两件大事的关注有一个明显的交会点,那就是新一届美国政府在伊拉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将如何实现从该国脱身的目标。说得更为具体一点,在伊拉克处境尴尬的美军士兵将会在何时、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从伊拉克撤离?  相似文献   

16.
40枚“战斧”打头阵 “斩首”震慑未达成 阿富汗战争中,美情报机构曾报怨,因无授权攻击而多次错失歼灭本·拉登的机会。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情报机构争得了攻击授权,却未达成目的。 巴格达时间5月20日5时30分左右,美军开始从游弋在红海和海湾的战舰和潜艇上向伊拉克发射了约4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并出动了F-117A隐形战斗机向巴格达发射了精确制导炸弹。由美国情报机构导演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字Numbers 68亿美元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申请68亿美元,用于支持他即将宣布的对伊拉克新政策,包括向伊拉克增派2.15万名士兵和支援伊拉克重建。其中56亿美元用于增兵计划,12亿美元用于支援伊拉克重建项目。首批增派部队将在今后5天内进入伊拉克。按计划,伊拉克政府也将在2月份向巴格达增派3个旅的兵力,以配合美国的增兵行动。  相似文献   

18.
李忱 《军事史林》2006,(11):58-59
"挑战者"主战坦克用来追小偷 英国"挑战者"主战坦克是英国的骄傲,在海湾战争中战果辉煌,在美、英等国对伊拉克军事打击行动中,又是英国地面部队的主力.在美军主力部队从科威特境内北上巴格达后,英军被留在南部地区"扫尾".英国人一边每天同一些零星出现的"萨达姆敢死队"成员交手,一边不情愿地担当"临时警察"的重任.在"美、英解放区"内大量武装分子乘战乱之机猖獗活动,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有些地区甚至面临局势失控的混乱局面.在巴士拉西部10多公里的村庄里,拖拉机被盗的伊拉克农民,向充当"临时警察"的英军装甲部队寻求紧急援助,英、美等国在伊境向来以"解放者"自居,盛情难却下,英国人只好开着自己那重达几十吨的崭新"挑战者"坦克去追赶那辆时速不到16公里的破烂拖拉机,最终将这个"宝贵财富"归还给了主人.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战局的发展出人意料。这段时间,人们总能听到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动向,复兴党武装、萨达姆敢死队、耶路撒冷军等名字。这些伊拉克民兵武装一度在南部作战。他们的抵抗一度曾阻碍了美  相似文献   

20.
自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以来,拥 有超强军力并控制了伊绝大多数城市 的美军并未安稳地坐享其成。时至今 日,伊内乱不断。反美武装萨德尔的 "迈赫迪军"、宗教极端组织"安萨尔逊 尼军"以及众多的反美组织和武装在 巴格达、提克里特、费卢杰、摩苏尔等 频繁袭击驻伊美军,使其死亡人数不 断攀升,目前已接近1400人,受伤总 人数已逾万。美国的所谓"和平"计划 久久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