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1947年3月,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中央机关和我军主力主动撤出延安。中央决定把中央和军委两大机关分成三个部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主持中央工作,继续留在陕北指挥作战;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进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负责中央委托的工作;叶剑英、杨尚昆等同志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进驻晋西北地区,统筹中央的后方工作。  相似文献   

2.
陶勇是我军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黄桥决战,他挥刀冲人敌群。粟裕赞道:“好一个拼命三郎!”单车闯马塘,他对保1旅的旅长说:“听说你要打我们,我这送上门来了!”望着吊桥前威风凛凛的陶勇,敌人惊呆了:“真有这种虎胆英雄!” 就是这员虎将,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亲手组建了新四军的海上武装——苏中军区海防团,并兼首任团长,靠着12只“黄花船”(清政府镇守长江时留下的旧炮艇)和舢舨在苏北沿海与日伪作战,打出了“土海军”的威风,1952年11月,又抖落从朝鲜战场带回的冰雪,接任了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从此,他叱咤东海,成了名冠中外的“东海一只虎”。  相似文献   

3.
黄俊 《军事历史》2013,(1):19-21
在长期的敌后革命斗争中,新四军十分重视敌军工作,不仅建立健全了敌军工作机构,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敌情研究,创新了对敌攻心宣传的方法、手段,而且注重筑牢反敌宣传的精神防线,积累了宝贵的敌军工作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以“充实人力”为中心环节,建立上下呼应、内外联动的敌军工作运行机制;将敌情研究列为敌军工作“三大任务之首”,确保宣传工作做到日伪军的“心坎”上;利用反战同盟进行宣传,开展“调查叛国罪犯”运动,开创敌军工作“进攻战”的新方法;注重“宣传的防御战”,强调加强政治建设,主动消除一切可能被敌利用的弱点.  相似文献   

4.
金秋时节,笔者前往重庆江津市采访了赫赫有名的传奇式英雄——志愿军一级英雄谭秉云。 70多岁的谭老坐在轮椅上向笔者讲述了那一段令他骄傲和自豪的战斗经历。 1951年5月,第五次战役胜利结束后,敌军趁我军后撤之际,出动大批机械化部队,企图截断我军后撤之路。情况万分危急,尚在北汉江以南的我军大部队,机关、后勤面临被“包饺子”的危险。 我7连奉命在麟蹄至自隐里公路旁的390高地上,阻击向北冒犯之敌。连里把扼守公路反击敌人坦克的任务交  相似文献   

5.
新颁《政治工作条例》与时俱进地赋予新时期政治工作一项新内容:“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组织开展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做好瓦解敌军工作,防范敌人策反破坏。”《条例》第二章第十四条第二十项“政治工作研究”中还专门要求“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素有儒将之称的叶剑英元帅可谓一颗耀眼的智多星。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些重要职务同他的名字紧密相联。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为人民解放军参谋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心血。一、立足战争实际,致力于人民军队参谋部的建设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叶剑英一向把参谋部的工作视为保证军队胜利的枢纽工作。他认为:司令部是军队组织至关重要的部门,是军队的领率机关和指挥中心。军队的管理教育、军事训练和作战指挥等都需要司令部来具体的组织与实施,一切军事计划只有通过司令机关才能实现。因此,他在几十年的参谋长生涯中,总是敏锐地关注战争的特点、进程和需求,及时落实和调整参谋部的组织机构与业务制度,从而使参谋部能够充分发挥“领率”与“指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原突围中的李先念曾焕雄提起47年前的中原突围,人们自然想起一位功勋卓著、名扬四海的名字──李先念。当时,他面对敌军重重围困,毅然勇敢地接受挑战,指挥中原军区部队进行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使敌人妄图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的阴谋化为泡影。审时度势,...  相似文献   

8.
“报告,敌军对我实施了化学战,部分车辆已被沾染!”  相似文献   

9.
近日,空降兵某部在鄂北山区以实装、实降、实投、实弹的方式进行了一次高技术条件下的实战演练。随着一阵飞机轰鸣声,朵朵伞花绽放空中,犹如一把把利剑刺向“敌军”。只见他们携带多种武器,操纵着特种降落伞,神奇地降落在“敌”后,驾驶伞兵突击车迅速接近“敌阵”,交替使用多种火器将“敌军”地下指挥所、通信枢纽和导弹阵地等重要目标一一摧毁。“歼灭”当面之“敌”后,爬山、渡河、越涧、攀岩,进行野战生存,伺机“掏心”、“挖眼”,打“敌”要害等训练。近年来,空降兵部队紧紧围绕“打得赢”这一使命,  相似文献   

10.
仲华 《军事史林》2014,(6):29-34
孟良崮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史上极富影响力的一场血战。这一战,从时间上说,发生于我军打破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和展开局部战略反攻的关键阶段;从形式上说,结合了大规模的运动战与阵地战,华东野战军第一次从正面摆开阵势同强敌交锋;从效果来说,我军全歼号称国民党“御林军”、“模范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开创了在敌人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人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粉碎了敌人计划,扭转了华东战局,积极推进了解放战争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1969年3月19日,某通信团三营七连有线排战士滕连军在一次架设通信线路时,发现部队通往上级的一条通信线路被敌军炮火炸断。情急之下,他立即套上脚扣爬上电杆,用自己的身体做导线,接通了线路。尽管强烈的电流使他双臂不断地颤动,但他仍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为战斗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战斗结束后,沈阳军区司令部机关委员会决定,  相似文献   

12.
第五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下简称我军)一起,于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在“38线”附近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下简称敌军)进行的一次反击战役。这次战役,经过对西线之敌进攻、对东线之敌进攻和我军向北转移三个阶段,连续奋战50天,粉碎了敌人将战线推至  相似文献   

13.
美陆军根据自己以往的战争经验教训,提出了主动、灵敏、纵深、协调四项基本原则来作为“空地一体战”的具体指导原则,成为部队在战场上必须遵循的准则。 1 主动。所谓主动就是指以自己的行动规定或改变战斗的条件。这一原则的基本精神包括;一是要始终夺取和保持主动权,即在进行一切作战行动时要有进攻精神,力求主动地将其意志强加于敌人,迫使敌军按照我方作战的节奏行动,同时,  相似文献   

14.
管利众  毛伟 《政工学刊》2010,(10):64-65
信息作战的实质是以信息能为主要作用手段,争夺制信息权,通过最终攻击敌军认识与信念,瓦解其军心士气,迫使其放弃对抗意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战效果。士气总是在自己的欢呼声中提升,在敌人的欢呼声中衰退。信息作战双方的士气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场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现代化战争。我军在这场国际性的现代化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成功地运用了瓦解敌军工作的原则。一、宽俘政策的一贯性宽待俘虏是我党的一贯政策,是瓦解敌军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吴佩环 《国防科技》2005,(10):40-42
据英国《防御系统日报》近日报道,美国陆军及一些国内安全部门已批准列装新型M107式远程狙击枪,该枪能够在2000米外“准确命中水杯那么大的目标”。专家认为,美国军方正以战略高度来看待狙击作战及装备的发展,希望形成这种有强大威慑力的“作战优势”。致命破坏在西方流行着“一击一杀”(O ne Shot O ne K ill)的谚语,形容狙击手的神勇和致命杀伤力。狙击手就像战场上的孤狼,他就像一块没有任何感情的石头,冷冷注视着战场,寻找目标,出其不意地把敌人头领干掉,使敌军陷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他们常给敌人制造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和压力,最终…  相似文献   

17.
血战对崮山     
1942年秋天,日军纠集万余人,对沂(水)北山区实施拉网合围“大扫荡”。我鲁中军区第2分区第1团团部带4个连队,先是隐蔽在卞山以北赶牛场、老猫窝一带,伺机向东穿越青(州)沂(水)公路跳出敌合围圈。10月29日子夜,获情报:敌军在青沂公路的沂水、高桥、沭水、马站已构成密集网线,向西涌来。南面敌人已进占大诸葛、松峰,向卞山挺进。西面敌人从葛庄、韩汪、东里店向东围来。北面是国民党顽固派第51军阵地。拂晓,发现顽固派军已悄悄撤走,阵地上竖起了“太阳旗”,我们已处于日军的合围圈中。天亮了,日军又从西面围住了我山东省党政领导人黎玉和山东…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与士气     
士气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作战的胜负。正如拿破仑说的那样:“一支军队的实力,四分之三是由士气构成的。”要使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保持部队的“常盈之气”。人类战争史表明:挫伤敌军士气,激励我军士气,音乐曾起过它的独特作用。在敌我力量抗衡的天平上,音乐对士气产生的作用有时也能增加超常的份量。以歌激气,在古今中外战史中不乏其例。据说,古代斯巴达人在被敌围困时向雅典求援,雅典只派一名瞎眼跛足的教师去教唱军歌,结果勇气倍增,转败为胜。用音乐去瓦解敌人的士气,进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例也是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9.
他叫李占西,河南省沁阳市王召乡马铺村人,今年72岁。1947年入伍,1948年火线入党,参加过淮海、渡江、西南剿匪等战役。在大西南剿匪的一次战斗中,他凭着机智和勇敢一人俘获敌军一个排,荣立二等功。 1950年,李占西胸前挂着“淮海”、“渡江”、“剿匪”等战役的数枚金光闪闪的功勋章、纪念章回到家乡。此时此刻,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怀着建设家乡的一腔热情,投入了新的生活,并很快被任命为马铺村村长。  相似文献   

20.
合围,是歼灭敌人重兵集团的有效作战样式之一。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在对敌总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通过一个一个的战役合围,圆满完成了就地歼灭敌人的战略任务。这几次合围作战,对不同情况的敌人采用不同的合围样式,在目标选择和兵力部署上,都有不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敌人密集割裂合围敌人徐州集团的兵力部署是点线相连,一处受击,多方支援,增援不成,收缩一团。毛泽东同志在审定粟裕等同志关于淮海战役计划的建议时,针对上述敌军态势,部署了战略包围,同时也精心设计了第一个战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