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军长征发生在中国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前夜。长征胜利将北上抗日的战略意图变为现实,加快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完成红军向抗日前线的战略集结,准备了开展华北敌后游击战争的基干力量;使陕甘苏区得以巩固和扩大,创造了红军直接对日作战稳固可靠的战略后方;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推动了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没有长征的胜利,就不会有尔后国内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1934年,中国红军先后离开原来的革命根据地,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踏上了漫长的万里征途。红军健儿以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冲破反动军队的重重围堵。过雪山,越险关,涉草地,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长征是永放光彩的壮烈史诗。今天,我们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就是要把当年红军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我们感到,学习长征精神,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发扬红军为了革命利益甘愿牺牲个人一切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扎扎实实把本职工作做好。尤其是在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转变之后,常备军  相似文献   

3.
论“长征精神”的形成张小军60年前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红军在极端险恶的条件下.进行战略大转移,长驱两万五千里.粉碎了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克服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最后到达抗日前线。红军长征中所形成的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关于红军长征中几次重大战役战斗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在长征途中红军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和顽强的抵抗,经历了大大小小百余场战役战斗,这些战役战斗为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长征中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中的热点和争议问题的梳理,较详细地介绍了近20年来关于这些战役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开展的军事经济工作,对帮助红军克服长征途中的军事经济困难,保障红军的给养和战争物资的补给,最后夺取长征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主要军事经济工作包括长征初期的“大搬家”式军事经济工作及其转变、取之于敌的军事经济工作和取之于民的军事经济工作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甘肃陇南宕昌县的哈达铺,是自古商贸较为发达的历史名镇.在红军长征史上,因红军三个方面军都经过并在这里开展了重要活动,又被誉为"红色哈达铺".哈达铺是红军长征最终落脚陕北重要决策的起始地:党中央在这里决定了到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正确方向;红二方面军在这里制定了《成徽两康战役计划》;红四方面军将这里作为实施《岷洮西固战役计划》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些重大战略部署,为长征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哈达铺整编,增强了部队的灵活性和战斗力,从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为中央红军最终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有力保证.作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补给地,哈达铺人民为红军长征做出了卓越贡献.党的民族政策在哈达铺的制定和实施,团结了各族人民,丰富了党的民族理论.凡此种种,彰显了哈达铺在红军长征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为了宣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全面展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弘扬红军在长征中所体现和形成的伟大精神,由姜廷玉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多视角下的长征》一书,近日与读者见面。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重点图书的《多视角下的长征》,在众多纪念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书中,体裁新颖,视角独到,它以独特的写法,从多个侧面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8.
红一方面军1936年春的东征,巩固和发展了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推动中共和红军"北上抗日"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征山西的决策,以打通抗日路线为至高目标,在其行动过程中独立自主地确定了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的策略转变,有力促进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在东征的直接作用下,中共与晋绥当局阎锡山建立了有固定活动区域和共同统一战线组织的密切合作关系,为全国抗战爆发后八路军3个师在山西全面展开和迅速壮大,以及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能够以山西为战略支点深入华北敌后开辟多个抗日根据地,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东征是中共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战略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军事文摘     
红军长征经过12个省以往关于红军长征的史料记载,一直认为红军长征只经过11个省。而最近几年发现的大量史料证明,红军长征曾经过青海,因而红  相似文献   

10.
朱德与长征     
张军贤 《国防》2006,(3):72-75
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为摆脱困境,北上抗日,各路红军先后离开根据地,举行了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红军指战员共同创造的英雄壮举。为缅怀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弘扬长征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更好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老一辈革命家与长征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红军的英雄主义,是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为我们民族留下一份具有新鲜成分的精神遗产。我的长征情结,一半来自长辈的教诲,一半来自书本知识。故乡灵台,因姜子牙封神的传说而更加神秘,在红军长征时期,红军主力部队又曾路过此地,从我懂事起,乡亲们给我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使红军-长征-军人的印象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扎根。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许多论著都称中央红军从中央苏区退却,实行大规模战略转移是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但对“逃跑主义”的涵义缺乏明确的阐释和界说,有的似称红军战略退却行动本身,有的则说成是事先未作准备即仓卒转移,还有的认为在退却过程中军事方针上犯了“逃跑主义”错误。近几年红军长征史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对中央红军长征前的决策准备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对中央红军战略退却  相似文献   

13.
杨涛 《政工学刊》2006,(11):6-8
长征中红军的政治作战,主要是红军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从政治、思想、精神、心理诸领域、诸层面展开对敌方军队攻击、对红军官兵激励以及对民众施加影响的一种作战样式,它既独立开展任务,也依托和配合武力打击进行。长征中红军所进行的政治作战行动,不仅大大减少了己方的伤亡,而且为从认知上彻底征服强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认真研究长征中红军的政治作战,对我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赢信息化战争中的政治作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长征中红军政治作战的实现途径。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长征是历史纪录的第一…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长征不仅创造了中外历史奇迹,而且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激励红军将士夺取长征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红军广大指战员在长征中忠诚于党、顾全大局、维护党和红军团结的政治基础;是激励红军广大指战员在长征中浴血奋战、一往无前、战胜敌人的巨大动力;是红军广大指战员在长征中不畏艰难,征服无数自然险阻和饥寒伤病磨难的重要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5.
长征是英勇的红军将士冲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征服万水千山奔赴抗日前线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指战员宣传抗日主张、动员广大民众拯救民族危亡的过程.毛泽东讲: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中,红军将"北上抗日""共赴国难"的思想一路宣传,一路动员,使之既成为红军长征的动员令,也成为红军指战员共同的奋斗目标.本文围绕长征与北上抗日的关系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钊 《军事历史》2012,(6):28-31
特种作战与运动战、游击战甚为相通.红军长征的胜利,得益于卓越地运用运动战以及带有运动战色彩的游击战.研究现代特种作战的战略运用,可借鉴红军长征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战略指导上重视特种作战的战略价值,在作战样式上提升特种作战的战略地位,在战役谋划上发挥特种作战的效能,在战术行动中运用特种作战的作战技能,在官兵士气上发挥特种作战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征从它为世人所知晓的那一天起,就使千千万万的人们对她产生出神奇般向往。多少年来,由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们自发组成的“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滚滚洪流,这是纪念红军长征的一种独特景观。今生春天,值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的前夕,我自己也汇入了这个洪流之中,在红军经过的地方留下了追寻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时代呼唤红军长征艰苦创业的精神陈明红军长征的胜利,是本世纪的重大事件。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其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体现得尤为突出。当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我们正面临着比红军长征更为艰巨和...  相似文献   

19.
长征,是一次远离根据地的战略大转移.在一年时间中,红军转战十余省,跨越万水千山,突破数十万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这主要得益于红军队伍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所发挥的神奇作用.这些“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是红军队伍中的无线电技术侦察力量.长征途中,他们不间断地侦听与破译国民党军队行动的密码,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正确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宏伟 《军事历史》2006,(10):20-28
康克清是红军中为数不多的真正指挥过打仗的女战士,是中央苏区赫赫有名的“红军女司令”。作为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仅有的三十名女红军之一,康克清在长征初期担任红军总部直属队指导员,紧紧相随在红军总司令朱德身边,三过草地,数跨雪山,历尽艰险,走完了长征的全过程,也见证了长征历史中的许多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