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全军07式预备役军服换装仪式4月26日在北京举行。参加换装仪式的预备役部队分成10个方队,集中展示了新换发的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07式预备役军装。驻京预备役部队的部分通信、卫勤、防空、防化、电子对抗、电磁频谱管理等装备也一同进行了展示,充分展现了预备役部队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军民融合思想取得的成果。副总参谋长孙建国参加换装仪式并讲话。他强调指出,为预备役官兵换发07式军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预备役部队正规化建设的重大  相似文献   

2.
2008年初,俄罗斯国防部完成了新军装的设计工作,日前俄军已开始更换新式军装.当初在下达设计命令时,要求设计人员除了要保障新军服适合现代作战要求外,还要恢复沙俄军服的风格.那么沙俄军服又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3.
还在85式军服批准装备部队的时候,人民解放军军服下一次的变革就已经显露征兆,1984年1月中央军委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入军服的改革。1985年85式军服全面下发部队时,一套全新的军服  相似文献   

4.
1955年10月1日,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建国庆典的日子,也是人民共和国海军军服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经国务院第18次会议批准,人民解放军继50式以后的一套全新的军服在这一年的国庆日正式推行。根据颁行的时间,这套军服被简称为55式军服。  相似文献   

5.
徐平  潘霏 《军事史林》2013,(6):44-48
1965年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消了自1955年实行的军衔制,同时,改革帽徽、领章和部分军服式样,取消(废止)部分军服品种。这次军服改革,后来被称为“65式军服”(当时的有关文件中并没有65式军服的叫法)。65式军服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将进驻香港,以“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崭新形象展现在香港和世界人民面前。而展现新风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驻香港部队将试穿新一代军服进驻香港。5月1日,驻香港部队率先在全军试穿新一代军服。继87式军服装备全军以来,我军军服已进入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单一服制向系列化发展的新时期这次在驻香港部队试穿的新一代军服的研制是面向21世纪的。设计目标2000年前后逐步装备全军。其研制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2000年全国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部队的服装也应有所提高;二是当前各国军队都在研制新一代服装,我军的服装应与世界军队服装接轨;三是为适应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我军应以崭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由于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部队进驻香港,中央军委决定“新一代服装首先在驻香港部队试穿”。目前在驻香港部队试穿的新一代服装,是全军新一代服装总体方案的一部分,是按照总体设计框架,考虑了香港的地理气候条件、社会环境和驻香港部队执行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军服是国家和军队形象的外在体现.是军人仪表和精神面貌的重要载体.是官兵作战、训练和生活的必需。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军队总得先有饭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有枪炮.无所用之。"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军队制式军服也从无到有.从单一制式到系列配套。军服是一面镜子.她反映着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反映着战争方式的发展演变,反映着社会科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65式军服,是指从1965年6月1日至1985年5月1日期间,陆海空三军的军常服,陆军草绿色,海军深灰色,空军上衣草绿、裤子藏蓝。尽管65式军服颜色不同,又有经过改良的71式、74式,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78式、80式,但在整整20年的时间里,始终延续着  相似文献   

9.
经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从2011年5月1日开始,编入全军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官兵,统一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近日,就07式预备役军服换发的有关问题,总参动员部部长牟明滨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请您谈一谈为什么要给预备役官兵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答: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纳入军队建制序列,授予军旗和番号,一旦需要,将根据国家法令转服现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军服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对预备役官兵穿着军服作出了明确规定。预备役部队自1983年组建以来,预备役官兵一直穿着与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军装是军人的制式服装,是军容风纪的重要内容。《条令》规定军服必须保持整洁、配套。但目前军装就存在不配套、质量差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陆军军官冬常服衣  相似文献   

11.
07式军服,是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换装,涉及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4个系列共644个品种,也是我军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军服改革。全军从2007年起陆续换发07式服装,为了使战友们正确使用、识别、保养新军服及各种标志服饰,希望这期《为您服务》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清末,随着武器装备和训练的近代化,清军军服也由旧式戎衣向西式制服转变。经过自强军、新建陆军军服的发展,1903年北洋常备军军服初步具备了近代西式军服的雏形,标志着中国军服由冷兵器时代向近代火器时代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清廷于1905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颁布了西式陆军军服制度。1905年新军服制的制定,是清末军事近代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和近代军事体制在中国确立的标志之一,对近代中国军事、社会发展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28日,中国国内各主要媒体纷纷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将要更换新军服,即07式军服的新闻。一天之后,在香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活动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换上新装的驻港人民解放军部队,新军服撩开了神秘的面纱,正式党场亮相。2006年下半年以来,网络、社会上各种关于人民解放军新军服的揣测,也终于有了答案。笔者长期从事海军史研究,海军服装史也在涉猎的范围,近期参与研究、复制中国近代海军服装的活动,对于海军服装的设计、制作,更增加了直接的感受。对于07式海军军服倍受好评的优点,本文不再作赘述,仅从一个海军服装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对07式海军军服中尚可加以优化的细节略作叙述,以希望这套来之不易的着装制度能够不断完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及时创制颁布军服法强化军服着装的规范性及严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服,亦称军装,是军人着用的专有服装.这种具有统一规定的样式、颜色、用料和穿着要求的,由标志服饰与制式衣帽共同构成的服装体系,对于满足军人在工作、训练、作战和礼仪等不同场合的需求,保持部队高昂的气势、整齐划一的作风,树立军人威武庄严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涂雄伟  吕文 《环球军事》2008,(21):56-57
入秋,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换发07式冬季服装,这是自去年“八一”开始全军分期分批换发新式服装的继续,从此我军开始告别已装备有20年之久的87式军服。相比旧式服装,新军服种类更齐全,现代感更强,更加美观、舒适,反映出解放军新时期良好的精神风貌,然而,军服毕竟是与战争分不开的,其功能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经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从5月1日开始,全军预备役官兵统一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据介绍,此次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的对象为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官兵。  相似文献   

17.
07式军服装备以来,老式军服收旧工作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应健全法规制度、明确职责划分、加强科技创新处理和增加经费标准。  相似文献   

18.
《国防》2011,(5):3-5
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为促进预备役部队正规化建设,激发预备役官兵的荣誉感、责任感,经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从5月1日开始,全军预备役官兵统一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据介绍,07式预备役军服包括常服、作训服、标志服饰,按照"反映预备役官兵个性和特色,体现与07式现役军服明显区别"的理念进行设计,款式、颜色、布料与现役军服相一致,主要区别体现在标志服饰上。标志服饰主要包括胸标、臂章、姓名牌和军官级别章等,其外形轮廓、面料材质、质量标准与现役的基本一致,通过一些象征意义的元素符号,体现预备役部队是解放军的组成部分,具有寓军于民、亦兵亦民的特点。为了帮助广大预备役官兵正确使用、识别、保养新军服及各种标志服饰,本刊邀您一同分享07式预备役军服的新看点。  相似文献   

19.
按照"反映预备役官兵个性和特色,体现与07式现役军服明显区别"的理念,07式预备役军服在款式、颜色、布料等方面与现役军服相一致,主要通过标志服饰来进行区别。这使得07式预备役军服既遵循国际通行惯例,又符合人民解放军传统。07式预备役军服在标志服饰上与现役军服主要有4个不同之处。区别一:标志服饰的样式不同。预备役军服的主要标志服饰包括胸标、臂章、姓名牌和军官级别章。胸  相似文献   

20.
王建民摄影 《军事史林》2007,(9):F0002-F0002
50式军服是我军换发的历史上第一套全军统一制式、统一标准的军服.这也是军队历史上第一次分级别.分军种、分用途装备的军服。它设置有夏服、冬服、大衣等,并首次出现大檐帽。官兵在夏服、冬服上衣左胸统一佩戴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的胸标:各式军帽均佩戴帽徽.式样为在镶有金黄色边的红五角星正中嵌金黄色“八一”字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