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晶 《军事史林》2023,(8):16-23
<正>火器时代以来,火炮对于攻击坚固据点和堡垒、清除障碍、压制对方火力方面有重要作用。正因如此,火炮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被誉为“战争之神”。近代中国火炮与炮兵发展史上,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扮演着不能忽视的角色。实际上,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既有“小米加步枪”,也有“坦克加大炮”,既有研究大多忽略了这一点。在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下,一般以“人民炮兵”代指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早在1949年,  相似文献   

2.
四野出身的炮1师,历次战斗威震敌胆 在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大规模进攻作战的需要,东北人民解放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了炮兵建设,在炮兵司令部下成立了炮兵纵队,统一指挥与管理所属炮兵部队.四野炮兵第1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前身是延安炮校,1948年组建为炮兵第1师.他们用在东北战场上缴获的美制新式火炮装备起来,加上我东北军民自制的各种火炮,装备既新又配套,主要是野炮和榴弹炮,口径大,射程远,弹药足,威力强.部队作战经验丰富,指挥灵活,作风过硬,技术精,打得准,弹不虚发,在辽沈、平津战役胜利中战功卓著.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结束后,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只剩下太原、大同、安阳、新乡四个孤立的城市和绥远的董其武部.中央军委决定调参加平津战役的第19、第20兵团和第四野战军炮兵第1师(欠炮兵第1团)西进参加解放太原战役,与前线原有部队会攻太原.  相似文献   

3.
王娴  李青清 《环球军事》2009,(12):10-13
炮兵,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重要作战力量,自1949年开国大典就登上了阅兵场。60年来,从最早的“万国牌”火炮,到大量的苏式装备,再到清一色的国产武器,一直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式火炮、导弹,炮兵武器装备本身的发展变化折射出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历次阅兵中都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炮兵装备。  相似文献   

4.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当时条件下的现代局部战争,面对高度现代化的强敌,我军集中使用了大量的炮兵参战。装备明显处于劣势的我军炮兵,在与强敌较量中,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而且摸索创造了一套颇具特色的作战方法,为我军炮兵现代作战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志愿军炮兵在入朝作战初期,不仅数量少,而且火炮大多是在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炮旧,型号多,射程近,威力小。在前三次战役中大都是骡马炮兵,没有高射火器掩护,受到敌机限制,白天行动困难,多在夜间开进。虽然完成了任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往往跟不紧、打不上,不能发挥更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5.
1945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东北炮兵司令部利用接收的投降日军4门88式75毫米高射炮,组建了我军第一个高射炮兵大队,人民解放军防空兵部队就此诞生。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我军防空兵利用缴获的武器逐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雄师战天津     
冷静 《军事历史》2006,(11):3-10
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天津攻坚战是非常威武精彩的一幕。在这场大战中,人民解放军的34万大军——步兵、炮兵、坦克兵和工兵密切协同,实施了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攻坚作战,仅短短29个小时就攻克了国民党军以13万重兵坚守的天津城,充分显示了人民解放军的强大作战能力。百战劲旅挥师入关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战役的辉煌胜利后,毛泽东及时命令东北野战军取消休整,立即南下入关作战,将关内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在华北就地歼灭,以免该部逃到长江以南,增加人民解放军日后渡江作战的困难。东北野战军遵照毛泽东和中央军…  相似文献   

7.
自从火炮问世以来,它便作为远射程、大规模的杀伤兵器运用于战场,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威力和特殊的作用。历史上一切有作为的军事家如拿破仑、克劳塞维茨、库图佐夫、朱可夫等,都把炮战作为克敌致胜的重要手段,熟练地应用在作战中。斯大林称誉“炮兵是战争之神”。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炮兵迅速发展。增程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常规火炮的射程;制导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射弹的命中精度;弹药的改进,增强了火炮的毁伤效能;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炮兵快速反应能力;装甲自行火炮的比重不断增大,使炮兵的生存能力和机动能力显著提高。炮兵仍然是高技术战争中的主角,炮战将大显神通。  相似文献   

8.
在已有计算火炮幅员及毁伤幅员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炮兵作战行动的特点,分阶段讨论了火炮幅员及毁伤幅员的计算方法,是对现有火炮幅员及毁伤幅员参考数据的完善,为提高射击效率评定的精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数据基础.同时根据所建模型,分析了不同航路角情况下火炮幅员及毁伤幅员的变化趋势与极值情况,为优化炮兵作战行动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卜杰 《国防科技》2004,(6):27-31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形势和战略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对付低强度的局部战争世界出现了快速反应部队,为应付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许多国家以轻型部队为基础又组建了快速部署部队。这些部队对火力支援武器有着特殊的要求:重量轻、机动性好、火力强。而各国竞相研制和发展的轻型火炮正具备这些特点。因此,炮兵轻型火炮跃升为这些部队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从长远发展看轻型火炮有其远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当前世界一些国家发展的炮兵轻型火炮展现给读者,从中可以看出,这些被称为“火炮小精灵”的轻型火炮在未来的战场上将大显身手。战功显赫…  相似文献   

10.
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军事需求分析为切入点,主要探讨了未来高技术信息化战争所带来的作战理论与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以及这些新的作战理论、方式对炮兵武器装备总体发展所带来的强烈需求与牵引.根据作者多年从事炮兵武器装备论证、研制的工作实践,提出了我军自行压制火炮实现信息化过程中应把握的技术发展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军政一致、军民一致的光荣传统 ,实现和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是江泽民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江泽民创造性地将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应用于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 ,形成了服从大局、协调发展 ,树立形象、走在前列 ,扶贫抢险、尽力而为 ,互让互谅、互相协商 ,区别处理、严于律己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军人价值观变革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的,是用改革开放的淬火锻造的.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新阶段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我军思想政治建设、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要积极适应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实践中扎实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发展党内民主"提升到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战略高度,并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有效方略。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讲话的这一精神,对于开创党内民主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部队青年官兵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嬗变。本文在充分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对青年官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进行有效教育引导的对策办法:端正思想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新形势下的青年官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促进青年官兵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手段方法,增强教育引导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5.
双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引领双拥工作的正确方向;紧贴中心任务,规范双拥工作的基本内容;发挥军地优势,增强双拥工作的生机活力;健全组织网络,保证双拥工作的有序运行;加强团结和谐,实现双拥工作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途径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和目的之一,在“05方案”的实施中,主管机关积极推动,学校制定各项措施保障落实,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和实践,在教学中科学解决学科体系、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等关系,加强教师培训,深入课堂教学研究,完善教学环节管理,积极探索课程建设的途径与实践,课程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从抗日大局出发 ,经过艰苦的努力 ,终于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在红军改编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既坚持原则的坚定性 ,又注意策略的灵活性 ,没有因为红军改编、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而削弱以致脱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从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的坚强领导 ,为坚持持久抗战 ,打败日本侵略者 ,夺取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断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充分认识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深刻内涵;全面领会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 ,提出了东西部均衡发展构想。这一构想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不断完善。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对邓小平东西部均衡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东西部均衡发展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明确指出,要把"党史、军史教育"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在2010年底召开的全军党史军史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必须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军队党史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