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由总参通信部有关业务部门组织的鉴定委员会,在济南对济南军区通信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办公室研制的地缆十五路无人机低三路开口装置进行鉴定。经专家评审,通过了技术鉴定。该装置运用在长途地缆通信线路上,可灵活方便地在任何十五路无人机中开口,既不影响原十二载波的通信(介入衰耗≤1 dB),又不改变十五路无人机的机线结构,不影响远供电源、组成无人站至机务站和无人站至无人站间的三路载波通信。该装置在军事  相似文献   

2.
压缩六十路线路设备谐波衰耗不合格的故障,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我们根据短路主波法的原理,制作了“六十路线路设备谐波衰耗主波短路器”,有效地提高了压缩故障的速度和准确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消防机房防雷建设与管理的依据、雷击事故的类型及造成的危害和两个重要术语.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消防机房防雷的几个着力点和消防机房防雷建设及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相控制的UDVR主电路结构,利用瞬时波形比较法,基于三角波比较的delta增量逆变技术,建立了UDVR的PSCAD/EMTDC仿真模型,解决了低压配电网线路遭受雷击、绝缘子闪络等引发的单相接地故障在线路重合闸期间引发的电压跌落问题,保证了敏感负荷在此期间的持续供电的电能质量.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建立正确,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已经被广泛用于代替人类执行各种任务。然而,随着应用的不断拓展,无人机通信链路的信息安全问题逐渐被暴露出来,成为无人机应用面临的重大挑战。首先,从数据层面对无人机“数据链路”的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机外数据链路、总线数据链路、载荷数据链路共同组成了无人机的“数据链路”;其次,针对三大链路所面临的通信安全、总线安全、载荷安全、智能安全问题以及代表性防护手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未来无人机“数据链路”信息安全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以适航飞行为核心的传统安全定义已不能满足现在和未来无人机系统的安全需求,需要重新定义无人机系统的安全内涵与外延,给出新的研究框架与技术体系,为无人机的信息安全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也为其他无人系统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免遭雷击损坏,本文从防雷工程理论出发,介绍一种较为实用的防雷系统设计方法,同时给出了避雷塔结构设计的理论公式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框图和相应的参考程序,并对该工程建造中的具体问题作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针对雷电的危害形式和途径,在分析了雷电入侵主要途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营区综合通信网预防雷击、进行防雷保护和减少雷电危害的机理,给出了营区综合通信网具体的防雷电措施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胡巍 《宁夏科技》1999,(3):40-40
一、雷电现象简述雷电是一种宏伟壮观的自然现象,雷电活动的强弱通常是由年平均雷暴日表示。就地区雷电活动规律来看,雷电活动是自北向南逐渐加强的。如果不能妥善做好防雷设计,采取有效的避雷措施,则可能出现雷电事故,从而对建筑物或设备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二、防雷装置的发展自1947年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以来,建筑物应用避雷针防雷已有250年的历史,杆状避雷针只是整个避雷系统接闪器的最初形式。本世纪初,为了防止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使用架空地线防雷,即避雷线。杆状接闪器的另一个发展是在建筑物的屋顶上架设相互联接…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入微波多路分配系统(MMDS)传输无人机信息,探讨了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初步解决了无人机信息的实时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明线载波设备维护中,经常发现当外线或实线振铃时,造成载波机导频中断和电路不通的现象,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现将故障分析及检修方法介绍如下,以供维修时参考。 (1)首先弄清同一线对中所开载波设备是全部中断还是部分中断,以便区分故障段落。若十二路机和三路机全部中断,应从十二路机的引入盘向外检查,不必考虑线路滤波器以内部分;若是十二路机中断,三路机正常,应考虑十二路机的线路高通滤波器;若十二路机正常,三路机中断,则应检查十二路机的线路低通滤波器和三路机的引入盘及线路高通滤波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人机在飞行时存在执行机构故障和外界干扰问题,建立了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和系统发生执行器故障时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将迭代学习观测器和鲁棒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容错控制方法.利用迭代故障观测器去观测无人机控制系统的状态并通过迭代实时跟踪执行器故障,给出了该观测器的收敛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自适应增益的趋近律,实现系统鲁棒自适应控制.进一步基于Lyapunov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设计的容错控制器的鲁棒稳定性.使用无人机控制系统对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周义 《国防科技》2003,(10):12-16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了空军的“捕食者”、“全球鹰”和海军陆战队的“龙眼”、“先锋”以及陆军的“猎犬”、“指针”、“影子200”等十几种不同用途的无人机。尽管投入无人机的数量有限,但确为美军提供了“广泛的作战能力”,一半以上的摧毁时间敏感目标的信息是由无人机提供的,任务完成率达76.6%美军共动用了16架RQ-1“捕食者”无人机,其中9架RQ-1A“捕食者”用于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7架携带“海尔法”反坦克导弹的RQ-1B“捕食者”主要担任对地攻击任务。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关于Dubins路径的研究未考虑速度约束的情况,根据Dubins路径的特点,提出了速度控制算法实现无人机对Dubins路径的有效跟踪。首先为无人机生成满足要求的Dubins路径,随后采用速度控制方法对无人机跟踪Dubins路径进行控制,并通过设置虚拟位姿点的方法,使无人机完成速度大小的调整,以期望速度大小到达任务点,实现了无人机在路程、速度约束条件下的运动控制。最后利用四旋翼无人机平台进行了飞行验证,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简便可行,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4.
我军、我国各部门使用着大量指挥专线,此类线路的特点是:(1)工作性质比较重要,而平时通信量较少,有了故障或隐患不易发现,一旦需要使用时如果不通,就会耽误大事。(2)线路组成不同,有的可能是一对电缆或一条被复线,有的要经过载波、数字话路、有线甚至无线信道,中间环节复杂,因此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全程巡测”的目的,是使重要线路的故障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障指挥通信不中断或少中断。现在惯用的方法是人工逐路振铃通话试线,这样比较费事,往往不够及时;若  相似文献   

15.
对无人机进行精确控制是有效发挥无人机功能作用的基础,无论是航线跟踪还是在任务区域内沿任务点执行任务,均可看作为无人机在时间与速度双重条件约束下到达指定位置的控制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在考虑无人机飞行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无人机的基本运动模型,包括匀速转弯模型、上升模型、下降模型、匀速直线模型和匀加减速模型;其次对无人机飞往不同目标点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求解分析,表明无人机的所有运动过程均可通过上述简单运动模型的交互叠加来实现;最后,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可有效解决无人机带有时间约束与速度约束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无人机的性能和作战效能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尤其是在海湾战争中,无人机的成功使用和出色表现,展示出了它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巨大使用价值和潜在的发展能力,无人机已成为各国军事专家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美国防务工业界和军事专家们预测,随着智能武器技术的发展,对新的有人驾驶飞机的需求将会减小,智能化的武器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无人机的发展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目前,研究无人机的国家有27个,基本型号已增加到200种以上,预计21世纪初,无人机的数量将达到23000架以上。无人机在这场世界范围的新的研制热潮中被推到了新的高度。可以预测,无人机将成为一支与现今航空兵相互依存、力量不断扩大的空中力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小波神经网络对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故障信号降噪和识别能力差以及网络收敛速度慢、训练精度不高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PSO)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无人机动力系统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运用软、硬阈值函数组合改进的新阈值函数和改进PSO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方式,克服重构信号不连续或严重失真的问题,优化了小波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使模型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分析和识别故障类型,具有较好的故障预测和诊断能力。本文中通过对比不同阈值函数的降噪能力和PSO、GA、ACO对小波神经网络的改进效果,比较BP神经网络、传统小波神经网络、PSO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预测效果,验证了本文中构建的PSO优化小波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远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具有故障识别和降噪能力强、收敛速度快、训练精度高的优点,在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故障诊断领域,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无人机装备的快速普及,自主控制技术越来越成为提高无人机系统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任务完成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无人机实战场景和使用需求的分析,提出近期对自主控制技术应用的重要需求是提高无人机感知能力和对故障及飞行状态的适应性。分析了当前自主控制技术在外部态势、内部态势和适应性飞行控制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根据对应用需求的分析和当前相关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的考察,提出了无人机适应性自主控制的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19.
综合考虑舰载无人机对目标进行侦察的侦察时间约束,及无人机发射和回收平台运动对无人机回收的时间窗约束,建立了更加贴近无人机作战运用发展的带时间窗约束的动基地多无人机协同侦察问题(M-MUCRP)模型。采用周期进化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随机生成初始解,保证了所有状态的遍历,同时改进遗传过程中的交叉、变异的进化操作,增大了解的多样性,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仿真说明动基地的侦察模型较之前的多基地侦察模型,更符合舰载无人机侦察问题的实际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反辐射无人机的应用,有源诱偏技术作为对抗手段之一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针对反辐射无人机与诱偏系统攻防对抗中各自的性能验证问题,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一种半实物路馈试验结合导引头挂飞校模的内外场相结合的试验方法,既可以检验反辐射无人机的作战效能,也可以对诱偏系统防护性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