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一个重要观点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和理解,这就是:“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我认为,这是邓小平国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学好邓小平的国防思想,对于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四个现代化”的含义,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侯健 《政工学刊》2000,(3):16-16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突出国家利益观教育。维护国家利益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和行动的归宿。国家利益是立国的基础,懂得自身利益的民族才是清醒的民族,自觉为自身利益而团结、而奋斗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国家利益产生动力,任何时候,国家利益都是激发爱国热情和凝聚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认清国家利益,并自觉为国家利益的实现而奋斗,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家利益包括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两个方面。生存需求主要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发展需求主要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良好的战略环境。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要使官兵懂得:维护国家…  相似文献   

3.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民族认同感是其最基本的特征.边防是国家为保卫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维护边境安全、稳定而在边境地区实施的建设、防卫和管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境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因而,民族与边防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民族团结是边防巩固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而稳固的边防是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宁的重要保证.所以,在边境地区做好民族工作和群众工作是做好边防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48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分析动荡不定的国际形势和论及我国国防的根本职能时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的根本着眼点、出发点和归宿,是邓小平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在国防建设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因而它成为我国国防建设指导所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5.
屯垦戍边与国家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要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国防安全。”屯垦戍边作为一种维护国家安全的综合性形式,对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文化安全具有全方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防斗争,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斗争,它存在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之中。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国防斗争需从维护国家发展这一核心出发,把效益作为一条重要的斗争原则,瞄准战略利益目标,采取灵活的策略与恰当的手段,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一、国家利益是国防斗争的最高准则国家利益是国防斗争的最高准则,维护国家利益是国防斗争的最终目的。“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兵法》之《九地篇》)这是古代军事家孙子对国家利益与国防斗争关系做出的精辟论述。邓小平在1989年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相似文献   

7.
杨传堂 《国防》2004,(10):17-18
国防动员作为国家的战略行为,必须贯彻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提高认识,强化主体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工作落实,努力促进国防动员工作的新发展。一、强化主体意识,切实把国防动员工作当作义不容辞的职责推进国防动员工作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首要的还是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一是强化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国家安全事关整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是国家根本利益之所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不仅是军队的神圣使命,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国防动员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8.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 思主义国家观的重大发 展。在当前国际形势动荡 不定,国家关系错综复杂, 民族、宗教问题和领土争 端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国家利益 观,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现在以至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社会基本单元,仍然是民族国家。“国无防不立”,这是国际社会生存竞争的一条基本法则。而国民的国防观念,乃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因素。虽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影响国家的安全因素已不象过去那样单一,但是不应忘记,国防建设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降低,各国仍然重视军事力量的威慑作用,强调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国富民富不等于国强,国力、军力薄弱,国家就很难有稳定的和平和安全。爱国家爱民族就要有国防观念。而公民头脑中国防观念的树立仰赖于平时的国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根据我国安全战略环境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需要,对加强我国新时期海防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决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海防建设思想。邓小平的海防建设思想,反映了时代发展对中国海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对建设21世纪强大的中国海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根据国际军事斗争的特点和中国海洋安全的实际,提出新时期积极防御的海防战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海防建设与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上方向的安全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危、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根据国家战略立足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1.
边疆的安危关系着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关系着民族尊严和人民的安宁幸福。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有4200多公里边境线,陆地开放口岸13个,边境贸易点200多个,是祖国北疆的重要国防屏障,在国家安全稳定大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军队因国家利益而存在,军队的历史使命随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而调整,随国家利益的发展而延伸。胡锦涛关于军队"三个提供一个发挥"新的历史使命适应了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反映了新时期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时间内国家生存利益是第一位的话,那么今天发展利益是第一位的,军队历史使命则由捍卫国家生存利益延伸到捍卫国家生存利益与发展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阅读     
《现代舰船》2011,(2):59
《中国海权》作者:张世平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5月第2版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垫的暗潮涌动,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以职业军人的激情、敏感和冷静的战略思考,从以往海洋带给我们的辉煌过去和近代劫南开始,从地缘政治、民族生存和资源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三线建设是党中央决定的方针,你们要搞好,将来打起仗来,你们能源源不断供给部队武器,保卫国家安全和主权,这可是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空间承载的国家利益日益广泛,网络主权及其保障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世界主要国家纷纷通过制定网络安全战略来维护本国网络主权。分析了世界各国对网络主权保护的态度及网络主权与网络安全的关系,综述了世界各国现有网络安全战略的特点。从保护我国国家网络主权的实际需求出发,指出了我国在网络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即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根本出发点、以网络主权为基本依据、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和保障力量体系、加快推进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发展以及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郑明清  叶璇 《国防》2004,(9):13-13
国有大型企业员工整体素质较高、企业整体实力较强,开展国防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为此,国有大型企业要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抓好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防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国防意识。一是要从维护国家、民族安全的高度认识抓好国有大型企业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安全和发展两件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国家的安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最大利益和根本利益,离开了发展,安全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国家的安全,就不可能有经济的繁荣,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国有大型企业是国家经济建…  相似文献   

17.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生存和发展利益的高度,提出了"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战略思想.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思想,深化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问题研究,提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动员保障能力,是摆在国防动员系统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张啸天 《国防》2008,(4):16-17
国家利益概念自提出以来,就成为民族国家生存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最高准则。在不断的认识和争鸣中,不同学术流派甚至不同的学者对国家利益都有不同的界定。一般认为,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需求的总和。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依据国家利益结成纷繁的战略关  相似文献   

19.
韩笑  江楠 《军事史林》2016,(1):55-57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天,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然而这些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过程,每段漫长的过程都有影响决定了历史走向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就是一次次重大改革.军事是人类社会这个复杂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有着与众不同的重要地位,军事领域是竞争最激烈、最需要创新忌讳保守的领域.军事改革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强国梦、强军梦而努力奋斗的今天,我们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血淋淋的史实,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周通  蒋瑛 《军事史林》2021,(1):31-37
弱国无外交,纵观古今中外,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坚强基石和有力保证.在中国的近代史中,军事上落后的清政府被八国联军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主权领土任由侵略者欺凌践踏而毫无还手之力;各封建军阀为保持和扩大自己的利益而进行连年不断的纷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国共合作破裂后意识到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