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大利元帅     
意大利元帅设立于墨索里尼执政时期,分为两级四种.其中以最高帝国元帅军衔为最高,其次为陆军元帅军衔、海军元帅军衔和空军元帅军衔.其中陆军元帅军衔和海军元帅军衔设立于1924年;空军元帅军衔设立于1 933年;最高帝国元帅军衔设立于1938年.所有这四种元帅军衔均于1 946年取消.在意大利设立元帅军衔期间,共有2人被授予最高帝国元帅军衔,13人晋升陆军元帅军衔,1人晋升海军元帅军衔,1人晋升空军元帅军衔.13位陆军元帅中,7人是一战期间功勋卓著的军事统帅或高级将领;2人因第二次埃意战争晋升为陆军元帅;4人在二战期间晋升为陆军元帅.  相似文献   

2.
葡萄牙元帅     
在葡萄牙,元帅一词出现于14世纪末,最早是作为一种高级军职存在的,其正式名称为葡萄牙元帅,后来才成为军衔.作为军职时期,共有11位高级将领担任过这一职务.而作为军衔的情况则要复杂一些.在葡萄牙军队历史上,共出现过四种元帅军衔,分为两级.其中最高级为大元帅,第二级为陆军元帅、空军元帅和海军元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元帅军衔并不是同时存在的.大元帅军衔和陆军元帅军衔出现较早,设立于1762年.不过大元帅军衔于1910年被废除.而陆军元帅军衔则一直存在至今.空军元帅军衔设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海军元帅则要更晚一些.在葡萄牙历史上,共授予或晋升大元帅13人次.授予或晋陆军元帅14人次(后有两人晋升大元帅军衔).晋升或追授空军元帅2人次,晋升海军元帅1人次.如今,葡萄牙已经没有元帅在世,所有元帅均已作古.  相似文献   

3.
李鹤 《军事史林》2014,(11):39-50
俄罗斯帝国军队的元帅军衔分为两级三种,均由沙皇彼得一世设立。大元帅为最高级别军衔,设立于1716年,后于1917年被苏维埃政府取消。大元帅之下设有沙俄帝国陆军元帅和海军元帅军衔。陆军元帅军衔设立于1699年,后与大元帅军衔同时被取消。海军元帅军衔设立于1708年,1908年取消。  相似文献   

4.
设置"五星上将"的动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由于英国和苏联政府均给战绩显赫的将领们授予了元帅军衔,美国政府也打算在自己的军队中设立与之对应的军衔,以授予那些驰骋疆场、功勋卓著的高级军事将领.但提交国会批准的为陆军和海军的最高司令官们晋升军衔的提案,在美国朝野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十大元帅”及“十大将”的统帅形象和英豪风范,令人啧啧称叹、高山仰止。或许“十”总与军事至高级别帅才结缘,作为美国军队最高级别军衔的“五星上将”历史上也仅授予过十位(美国法律规定五星上将必须产生干战时,因此十大五星上将基本是在二战中授予的,除了潘兴和布莱德雷,但他们也是身经百战赫赫战功所造就的)。虽称“上将”,含金量胜同“元帅”。1944年,时任美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以“元帅”读音与其名“马歇尔”相同而显得滑稽为由,拒受“元帅”军衔。在马歇尔主动让衔的高风亮节被大加赞赏、广为传唱之际,美国军史也不无遗憾地与“元帅”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6.
一、辉煌的资历与战功,造就了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 1955年我军实行的军衔制,对授予元帅军衔人员的标准规定得很高.这年2月8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毛泽东批准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说: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相似文献   

7.
沈力 《军事史林》2004,(6):12-16
元帅军衔通常是各国军队的最高等级军衔,仅授予极少数功勋卓著、声名显赫的军队统帅、高级将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以来,为创建人民民主国家浴血奋斗,一代元戎,功成名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理应褒扬他们的革命功绩,给予他们崇高荣誉.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正式实行军衔制度,军衔结构中有元帅军衔,其等级为最高军衔,其名称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相似文献   

8.
苏联军兵种主帅是苏联武装力量的高级军官军衔.主帅军衔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各兵种、专业兵和空军的元帅.它是苏联的元帅军衔中的第三个级别,低于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和苏联海军元帅,高于军兵种元帅.其区分为空军主帅、炮兵主帅、装甲坦克兵主帅、工程兵主帅和通信兵主帅.在苏联,没有海军主帅衔的设置.1984年,苏联取消了装甲坦克兵主帅军衔.苏联是世界上设置主帅军衔的唯一国家,它解体后主帅军衔在世界上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9.
"元帅星"是前苏联和俄罗斯武装力量中获得高级军衔的军人的特别证章."元帅星"特别证章作为原苏军部分高级军官除其军衔标志之外的另一种地位、权势和荣誉的特殊象征与标志,是伴随着原苏联元帅军衔的产生以及前苏军高级军官军衔体制的发展而出现并发展的.它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或俄罗斯总统批准颁发.苏联的各级各种元帅和大将,佩戴着各种不同的"元帅星",但苏联大元帅没有"元帅星"."元帅星"亦不同于其它的勋章,它自成体系,其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10.
朝鲜战争期间,彭德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而他的对手——“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此时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五星上将(最高军衔)。中国元帅与美国五星上将在朝鲜战场上进行了一场生死角逐。  相似文献   

11.
刘岩 《军事史林》2014,(4):46-48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不久前播映的《聂荣臻》电视连续剧,在第16集中段出现聂荣臻身着元帅礼服的镜头时,一句宏亮的旁白男声宣布:“1955年聂荣臻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剧中把原本是“国家”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误称为“军队”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降低了我国元帅的地位,容易在社会上起到误导作用,特予匡正。  相似文献   

12.
尹利年 《军事史林》2006,(10):20-22
“元帅"作为一级军衔,从16世纪至今的近500年间,世界上共出现过500多位元帅.元帅名目繁多、等级不一,有大元帅、元帅、陆军元帅、海军元帅、空军元帅、军兵种主帅、次帅等等.英国、法国、苏联元帅人数名列前列.然而,一个人同时荣获两个以上国家元帅称号者却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3.
大元帅源于拉丁文“最大的”、“最主要的”。最早的大元帅是作为荣誉称号授予本国或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时也授予皇家成员和国务活动家。1569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将大元帅称号授予其弟昂茹公爵。以后,世界各国被授予大元帅军衔的共约30人。在俄国,第一个获得大元帅封号的是17世纪末在亚速城下战绩辉煌的A·C·舍因督军。1719年俄国陆军条令正式规定:大元帅为俄军最高军衔。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1945年6月22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决定设苏联大元帅军衔,次日将这一军衔授予斯大林。  相似文献   

14.
在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当选为德国总理的当天,维尔纳·冯·布隆贝格男爵被保罗·冯·兴登堡总统任命为希特勒内阁的国防部部长,同时被授予荣誉陆军步兵上将军衔.根据《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帝国国防部部长是禁止现役军人出任的.但布隆贝格却是一个例外,他被兴登堡特许以国防军总司令的身份出任帝国国防部部长.几个月后的8月31日,布隆贝格被破格晋升为陆军大将.布隆贝格是继汉斯·冯·西克特和威廉·海耶之后的战后德国的第三位陆军大将.  相似文献   

15.
张晖 《军事史林》2014,(4):39-45
戈林,纳粹德国历史上始终位居前三的重要人物,是纳粹党的元老,希特勒最早、最主要的助手,拥有纳粹德国国防军最高军衔一帝国元帅军衔;在纳粹政权内,是储君;在纳粹帝国中,是第一元帅。  相似文献   

16.
1955年9月27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授予10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以元帅军衔.10位元帅依次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关于元帅军衔的评定问题,社会上的说法很多.  相似文献   

17.
读了《军事历史》1991年第6期王天成的文章《美国规定不设元帅军衔》,我对该文有不同看法。实际上,美国并没有“规定”不设元帅军衔,而只是如何翻译的问题。第二世界大战后期的1944年底,美国正式在上将衔之上设置了最高一级军衔,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元帅。40多年来,我国一直将这一级军衔译为“五星上将”,这是不准确的。第一,美军被译为“五星上将”衔的英文正式衔称,分别为“General of the Army”(被译为“陆军五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irForce”(“空军五星上将)、“Fleet Admiral”(被译为“海军五星上将”),其实,它们的字面上都没有“五星上将”的意思。只是由于这一级军衔的识别标志是五颗星徽,在美国也有口语称其为“五星将军”的,英文为“Five—StarGeneral”。应该指出,General一词,既表示“上将”,也有“将军”的意思。但在这里是将军的泛称,而不表示上将。如“Lieutenant Gen-eral”(中将)、“Major General”(少将)。美军  相似文献   

18.
徐平 《军事史林》2004,(6):35-38
1955年9月23日,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授予朱德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决定授予朱德等131人一级八一勋章,授予朱德等117人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朱德等570人一级解放勋章.毛泽东主席陆续发布命令,授予元帅和将官以各种勋章.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尤其是红军时期干部档案制度尚不够健全,一些干部战争时期的任职在档案记载上不够明确,有时需要当年的上下级或同级来证明,这就给评定勋章增加了难度,也是造成分批公布受勋人员名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1934年由莱尼·雷芬斯塔尔执导的《意志的胜利》,和1993年以采访90岁的雷芬斯塔尔为内容的纪录片《影像的力量》,再现了1933~1945年问处在希特勒统治下的纳粹德国的狂热宣传。《意志的胜利》如同电影版的《我的奋斗》,当时从思想上带动了很多德国热血青年踊跃参军。希特勒认为,他的“第三帝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帝国”、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创立的“第二帝国”之后的“第三帝国”。重新审视第三帝国时期纳粹的宣传,在今天也依然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0.
提起元帅,人们都知道它是最高统帅的头衔,但元帅的来历及其在世界上的发展情况,多数青年朋友就未必知道了,这里作一简要介绍。 元帅作为最高军衔称号,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法国军队。1559年至1560年,法兰西斯二世首次授予4名高级将领以元帅军衔称号,至19世纪拿破仑一世,法国先后有44人被授予这一衔称。16世纪以后,元帅军衔相继为许多国家所采用,计有:17世纪的奥地利、俄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西班牙、土耳其、意大利、日本,20世纪的印度、波兰、芬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