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精神.阅兵,特别是新中国国庆阅兵,它集中反映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成果,展现了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朱德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作为人民军队阅兵的主要领导者和检阅者,检阅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为人民军队阅兵特别是新中国国庆阅兵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阅兵作为一项隆重的军事仪式,能够充分体现一支军队的风貌,展现国威和民族精神.受阅军人所穿的制服、所持的枪械、所乘的战车,无不映射出一支军队的发展水准;尤其是直指苍穹的导弹、飞掠蓝天的战机等高科技武器装备,更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3.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展示一个国家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阅兵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一般包括阅兵式和分列式两部分.  相似文献   

4.
阅兵     
早在公元前,我国周代以及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已有阅兵活动的记载。那时,军事长官在军队出征、凯旋或演习结束时.常调集军队进行检阅。到了18世纪以后,阅兵在西欧等国广泛普及.有的国家还相当频繁。现代阅兵.通  相似文献   

5.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人们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古往今来各国军队鼓舞士气的一种有效手段.学习和研究外军政治工作,不难发现,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都很善于打“爱国主义”这张牌,注重用“爱国心”、“民族魂”、“国家主义”、“民族精神”激发官兵的民族自尊心和为之献身的责任感.从教育的特点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展华云 《当代海军》2007,(11):34-35
文化需要传承,精神需要积淀。一个人没有精神难成大器,一个民族没有精神难以持久,一个没有精神的军队从骨子里就是群乌合之众。精神是最强的支柱,是向上的力量,是前进的风帆,是不屈的信念,大到国之命运,小至个人行止,都可以从精神上找到根源。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她是意识、风貌和特征的综合体现,集心理、观念、习俗、信仰、规范等于一体。从这个角度看海洋精神,海洋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海洋精神就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大家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从海洋精神方面来说,中国还不具备海洋大国  相似文献   

7.
《国防》1999,(6)
庄严隆重、气势恢宏的阅兵式,既是一种传统的军队礼仪,又是重大政治活动。在许多国家,阅兵已成为国家重大节日庆典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先后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阅兵和11次国庆阅兵。其中,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建国10周年和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  相似文献   

8.
阅兵是一个具有历史内涵的概念,是一种传统的军事仪式。它的产生渊远流长,与军队的产生和发展相一致,与武器装备的发展相融合,与人类的战争史相映照。阅兵,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前,我国周朝和古埃及、波斯、古罗马等国,就组织过阅兵活动。《春秋·桓公六年》就有这样的记载:“秋八月,壬午,大阅”。《梁传·桓公六年》:“大问者何?阅兵车也”。自有战争以来,人类便把阅兵纳入国家最隆重的庆典。出征前人们以此鼓舞士气,激励民心;凯旋时,人们以此欢庆胜利。“图腾”——阅兵的萌芽最早的阅兵式孕育于氏族时代的图腾仪式之中。在…  相似文献   

9.
阅兵就是展现一支军队的装备、一支军队的士气、一支军队的发展,世界各国军队如此,中国军队亦如此。因此,通过国庆阅兵就能够领略我军的现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的13次国庆阅兵,无疑就是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阅兵.那么,反法西斯战争阅兵是如何兴起的,又如何发展演变的? 反法西斯战争阅兵源于1941年11月苏联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抗击德国法西斯的阅兵.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结束后,苏联、英国、法国、美国等同盟国都分别举行过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四国还在柏林联合举行了胜利阅兵.苏联(后俄罗斯)多次在胜利日举行阅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旨在庆祝胜利,缅怀英烈,铭记历史,展示国威军威,提升部队士气,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春秋时期就开始阅兵了。那时的阅兵是以打猎的方式进行的。以后,又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或战车。统治者这样定期阅兵,其目的除了检查兵员装备状况外,主要还在于向百  相似文献   

12.
国庆阅兵,生动地回溯过去,激情地预演未来,是人民军队向国家、民族最庄严的汇报,是国家、民族向世界最隆重的展示——毛泽东: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这次阅兵也是初战,开国第一次嘛,告诉同志们,一定要搞好1948年8月15日,北平暑气蒸腾。毛泽东和朱德、刘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了这样一条真理 :人们的创新思维是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政治制度革新、军事理论发展的灵魂 ,是决定其先进还是落后的最直接的关键性因素。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 ,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与发展影响巨大。缺乏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缺乏创新的国家不可能成为强大的国家 ,缺乏创新的军队必然是落后挨打的军队。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创新思维及其在军事战略理论和战略对策研究中的运用 ,探讨提高我们全民族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对于发展我们的军事战略理论 ,提高我们的战略决策能力 ,无疑具有重…  相似文献   

14.
海上阅兵是世界各国海军的一种传统庆典仪式,通常是在国家和海军重大节日期间举行的一项重大活动,很多情况下还是一个国家阅兵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在青岛举行的海上大阅兵,既是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次海上阅兵展现了我国不断增长的海上实力,加强了多国海军之间的传统友谊,增进了彼此了解与互信,是人民海军自信心成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正>海上阅兵,是海军在国家重大节日或海军纪念日期间进行的一次观舰操演活动,是许多国家阅兵计划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军这一国际性军种特有的礼仪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海上阅兵展现国家海上实力、增进彼此间军事沟通了解和交流合作。通常情况下,海上阅兵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举行阅兵式时,受检阅的舰船都有固定的泊位,整齐  相似文献   

16.
军队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决定着政治工作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政治工作的这一地位,并不随着社会经济机制的转变而失其客观性。 军队是执行国家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有军队才有主权统一的国家。军队的性质决定了它与国家(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的基本关系,决定了它在国家机器中的特殊地位。军队是以暴力的形式体现国家的政治意志,执行国家的政治任务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如此。我国宪法对我军在国家生活中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就有着明确规定。但是,军队在自己的活动中并不是自发地执行和体现国家的政治意志的。这是由于军队以战争为主要活动方式,战争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正>军旗猎猎,战歌嘹亮。伴随着强军兴军的铿锵步伐,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内蒙古朱日和亚洲最大的训练基地上,铁甲奔涌,战鹰呼啸,隆重举行了沙场阅兵和实战化演习,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果,昭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保卫和平的坚定决心。90年来,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建立了不朽功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今日依然于万  相似文献   

18.
王建民 《国防》2007,(1):8-10
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全面分析时代发展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着眼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的军队"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新使命,不仅赋予了军队新的职能任务,也对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国防动员的历史使命必须与军队新的历史使命相一致,国防动员战略必须与军事战略相适应,国防动员建设必须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相符合,以适应国家安全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军队建设问题上的展开和延伸.它深刻揭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是军队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依据,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和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与军事斗争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军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完整准确地学习领会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服从国家建设全局与加强军队自身建设的关系军队建设必须以国家经济发展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魏然 《政工学刊》2003,(4):63-63
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民族力量的象征,是国家的钢铁长城。在当今的和平时期里,他们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基石。阅兵方阵是一个在特定时期、特殊环境下集合了各军兵种、民兵预备役的特殊部队。由海潮出版社出版、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