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农闲季节,各团场的文体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可是,笔者所在团场的文体活动在少数民族连队难以落实,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据了解,这个拥有3000多名少数民族的团场,自2010年撤场建连并队以来,在制定文体活动方案,组织文体活动时,民族连队的文体活动都与团场同步进行,考虑少数民族职工  相似文献   

2.
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关系兵团各项建设的战略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关系兵团各项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没有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没有兵团整体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没有少数民族职工群众的全面小康,就没有  相似文献   

3.
王军 《兵团建设》2010,(3):36-36
在天山北麓的沙尔套山下,有一个如诗如画的人间胜境,这里草场美丽辽阔,绵羊如云飘扬,油菜花闻名四海。这里就是地处昭苏西端,被誉为高原明珠的农四师76团。76团总人口1.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4788人。该团党委坚持“没有少数民族的富裕,就没有团场各民族的富裕”的发展理念,多措并举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快速发展。目前,该团100%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家庭实现水、电、路三通,  相似文献   

4.
5月16日,笔者在一师十一团一连的红枣地里看见少数民族职工库尔班·肉孜正在给红枣枝抹芽。近几年,库尔班·肉孜依靠这片红枣地走上了致富路。十一团有少数民族职工群众2122人。为促进团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职工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该团党委大力加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教育、引导、培训,从政策、技术、信息上进行帮扶。该团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待业青年进行就业培训和教育的力度。2012年,新招  相似文献   

5.
正位于昆仑山深处的十四师一牧场,是兵团最为偏远的高寒山区贫困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之一,这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拥有着124.6万亩天然干旱荒漠草场。自3月15日以来,兵团住一牧场"三民"工作组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和一牧场职工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智慧和汗水一同见证了昆仑山上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6.
决策者说     
《兵团建设》2012,(6):7
正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困难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政治责任,是兵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举措,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大战略,是共享发展成果、促进民族团结的一大需要;如果我们不重视解决困难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问题,跨越式发展就难以实现,全面小康就是一句空话,兵团内部稳定就难以确保,兵团"三大作用"就难以有效发挥。要把加强困难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加大扶贫开发工作与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结合起来,举全兵团之力,争取各方面支持,整合资源,综合施策,通过2年至3年努力,使困难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职工群众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困难职工群众基本脱贫,人均收入达到兵团农牧工平均水平。要加强组织领导。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基础上,制定支持贫困团场发展的近中期规划,出台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配套文件,成立强有力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团场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团场综合实力,促进民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职工群众收入稳步持续增长?笔者以农三师51团为例,浅析民族团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做法。一、以政策的大稳定小调整促进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正5月,清湛的冰雪融水滋润着昆仑山膝下的片片草场,牧草开始渐渐返青。昆仑山下,在三面沙漠、一面群山的十四师一牧场的中心,3棵核桃树已顽强地生长了近300年。她们将如虬的躯干相互缠绕,不分你我、彼此支撑,枝杈伸张、亭亭如盖,荫蔽着脚下的土地。一牧场是兵团最边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之一,距和田市210公里。团场2300多人中,86%是维吾尔族。多年来,这里的干部职工群众亲如一家,仿佛那3棵古老的核桃树,精心呵护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9.
杨建国 《兵团建设》2012,(19):13-14
正[养老保险]十年来,兵团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险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逐步建立,基本达到了"政策制度全覆盖、工作措施全到位"的目标。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喀什噶尔克孜河下游的农三师伽师总场,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但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在兵团各级的关怀和帮助下,这里的职工群众老有所依不再是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10.
增收致富是兵团团场职工群众的共同愿望,如何才能促进团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笔者结合自身体会,谈一点看法。 一、妨碍团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制度性因素 (一)土地资源不足土地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14,(8):7-9
正民生问题,事关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为职工群众办好"十件实事"、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多年来,兵团不断加大在民生领域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多的重点民生项目开工建设,成为兵团各族职工群众幸福生活的助推器七师青北公路项目4月16日,在七师青北公路工地建设现场,压路机、平地机、大型挖掘机发出隆隆的轰鸣声,一辆辆运输车不时驶过……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相似文献   

12.
兵团农牧团场深入贯彻"1+3"文件精神,深化农业和农牧团场改革,要围绕"两个扩大"(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扩大基层民主)和"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来进行."两个扩大"是深化农业和农牧团场改革的核心,"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正别了,边境农牧团场;别了,各族职工群众……兵团电视台"走基层·边境团场行"的编辑记者与坚守边境的兵团干部职工作别,依依不舍。4月6日至6月16日,兵团电视台先后派出4批共14人,分成两个报道组,深入兵团10个师、58个边境团场采访,累计行程1.5万多公里,与边境团场的各族职工群众同吃、同住、同巡逻,拿起笔、扛起摄像机、举起话筒,记下边境团场的酸甜苦辣,感受职工群众的喜怒哀愁……  相似文献   

14.
《兵团建设》2013,(14):11
"我是老军垦的后代,是喝着团场的水、吃着团场的饭长大的,我热爱团场这片土地,热爱团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这是四师六十七团原政委石书江日记中的一段话,朴实的话语记录着新时代领导干部崇高情怀。2011年11月,石书江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殉职,噩耗传来,草木含悲,田野哀伤,人们怎么也不愿相信,一位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和职工群众。六十七团地处边境,是国家级贫困团  相似文献   

15.
近日,农七师党委针对团场基层政治工作薄弱的状况,出台了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政治工作的1o个意见和办法,旨在夯实全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打造经济强师和文化大师的崭新形象。这10个意见和办法包括团场基层党支部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基层民主监督、农牧连队民主选举、基层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连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团场社区建设以及基层团组织建设等方方面面。如此系统而全面地对基层政治工作作出部署,在兵团各个师还是第一例。基层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广大职工群众,基层政治工作的根本是让职工群众受益,这是基层政治工作的永恒主题。加强和改进基层政治工作,就是要着眼于广大职工群众,着眼于解决基层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最终实现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简而言之,就是一切为了职工群众,一切依靠职工群众,诚心诚意为职工群众谋利益,使职工群众尽快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16.
节新国 《兵团建设》2009,(21):51-51
我是农六师奇台农场民族连队党支部书记。我们民族连共有232人,职工63人,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占全连总人口的82%。5年前民族连还是一个贫困连队,生产总值130万元,职均收入6439元,人均收入仅有2258元。经过党支部一班人和各族职工群众的不懈努力,现在民族连队一跃而成为团场的先进连队,连队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农六师五好党支部,连队也被评为师民族团结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苑     
正兵团启动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边境团场人才引进工程针对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边境团场引人才难、留人才难的实际,兵团党委组织部近期启动了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边境团场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程。据了解,此项人才工程计划从2014年起至2016年,实施范围包括一师、三师、四师、五师、六师、九师、十师、十三师、十四师所属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边境团场,每年从疆内外引进100名、3年引进300名团场急需紧缺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商贸流通、销售、宣传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边籍)  相似文献   

18.
二师二十七团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团场,为了帮助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该团党委利用本团水草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养殖致富的路子。近几年,二师二十七团大力发展养殖业,春夏秋冬都可以看到职工忙碌的身影。养殖草鹅、育肥牛羊成为职工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该团社区职工党员祁海龙看到团场的种鹅场不断增加,加之团场出台许多养  相似文献   

19.
8月18日,戈壁新城石河子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正在新疆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这里,进团场,看棉田,访职工,问民生,把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带给兵团的干部职工群众。  相似文献   

20.
突围之路     
《兵团建设》2012,(6):6
正主持人语:截至目前,兵团有贫困团场97个,人口占兵团总人口的近三成,生产总值仅占兵团经济总量的18%,人均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兵团平均水平的61%;少数民族人口占三成以上的团场有30多个。兵团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今年兵团将坚持统筹协调,加快困难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同时强调,加快困难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政治责任。兵团对加快困难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的探索由来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