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弹指一挥间。45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沐浴45年的风雨,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伴随45年的脚步,民兵预备役官兵争做雷锋精神传人,使学雷锋活动常学常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前,要进一步掀起学雷锋活动的新高潮,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要把广泛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实际举措,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望城是雷锋的故乡。多年来,这里的民兵坚持不懈学雷锋,用实际行动续写雷锋之歌,让雷锋精神在望城县深深扎根。1983年以来,全县先后涌现出630多个民兵学雷锋先进典型,有75名人武干部、专武干部,248名民兵营长、连长被各级评为民兵学雷锋带头人。该县人武部先后被广州军区评为“学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民兵、预备役人员应怎样看待学雷锋?笔者认为:不管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乃至小康社会,雷锋精神总是与时代潮流合拍,融入了时代气息。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永远不会变。 当前,随着对外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思想影响很大.民兵思想道德建设会遇到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蓬溪县宝梵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心系国防,充分发挥党管武装的传统,使武装工作与地方经济建设同步发展,镇武装部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基层人武部。 一、管好思想,狠抓民兵政治教育,提高民兵的政治素质 为保持民兵队伍的纯洁,他们一是狠抓民兵思想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江苏省宿迁市先后有82名民兵被评为或授予“中国骄傲”“中国好人”以及“学雷锋标兵”“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产生了“民兵英雄群体”现象。在筹划今年主题教育活动中,宿迁军分区将这些先进典型作为民兵身边的“活教材”纳入教学内容,引导青年民兵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打牢精武强兵、献身使命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6.
弹指一挥间。43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沐浴40多年的风雨,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进步,成才建功,雷锋精神已成为全社会的财富。伴随43年的脚步,军区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广大官兵争做雷锋精神传人,使学雷锋活动蓬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新世纪新阶段,民兵、预备役部队如何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不断加强思想政活建设,在提高生产力和战斗力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军区潘瑞吉副政委。[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四川自贡市卫生系统充分发挥民兵“四带头”作用,组织民兵“参治参建”,为医院建设做贡献,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发展。 在开展“学雷锋、学白求恩”、“全程优质服务”活动中,各院(站)民兵立即行动起来,带头学雷锋、树新风;带头学科技,争当技术能手;带  相似文献   

8.
弥江新风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川北山区盐亭县,在弥江两岸留下了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而今,盐亭县8万多民兵和退伍军人在县人武部的率领下,坚持不懈学雷锋,描绘了一幅幅新时代发扬红军精神,走雷锋成长道路的壮丽画卷。 1 盐亭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学雷锋“热源”。曾在雷锋生前所在团服役的近800名盐亭籍退役官兵,把雷锋精神带回了盐亭山乡。几十年来,他们既是雷锋精神的实践者,又是雷锋精神的传播者。他们不仅在各自的岗位上继承雷锋精神,走雷锋道路,创雷锋业绩,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和带动群众,而且坚持经常性地到工厂、学校、车间、乡村讲雷锋故事,教唱学雷锋歌曲,带动了一批批人跟着他们一起学雷锋,形成了盐亭独有的学雷锋的气候。 外号叫“马大汉”的退伍兵马绍碧,在雷锋团服兵役年年是标兵,退伍回到三河乡双马村后,见乡亲们还是肩挑背驮进城赶场,就筹钱买了辆汽车跑运  相似文献   

9.
民兵在新形势下开展学雷锋活动,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学学停停,停停学学,有时干脆停下。而我们市凌河区人武部在组织全区民兵开展学雷锋活动却坚持得比较好。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一、进行学雷锋的教育要常抓不懈。该区民兵学雷锋活动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十年动乱和近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和党内思想政冶工作被削弱的大气候的冲击。针对这一情况,这个区从  相似文献   

10.
阳春三月,春风扑面,生机勃发。1994年3月3日上午,总参动员部、总政群工部召开的全国民兵学雷锋先进代表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人武战线的7位学雷锋先进代表,带着各地民兵学雷锋的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井结合当前加快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总结交流了民兵学雷锋活动的经验和体会。代表们一致认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在全国人武战线和广大民兵中培养千千万万雷锋式的创业者,是新时代对学雷锋活动提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国防》1996,(5)
湖北省秭归县人武部带领干部职工和广大民兵,立足贫困山区,学习雷锋思想,实践雷锋精神,艰苦创业,投身三峡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去年,人武部党委被省委、省军区评为先进党委,今年3月又被评为学雷锋先进单位。 秭归,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之称,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县。10年前,人武部改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41周年纪念日。41年来,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美德,伴着共和国的成长进入了新时代。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人武战线上涌现出了许多学雷锋先进分子。他们中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民兵,都折射出雷锋精神所特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以及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开拓进取的敬业精神。本期选编了一组人武战线上以不同形式弘扬雷锋精神先进人物的事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用雷锋精神塑造四有民兵,是一个重要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要不要学雷锋?怎样坚持学雷锋?在民兵中一度出现困感,认为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不合拍,雷锋精神体现的是无私奉献,市场经济进行的是等价交换;雷锋精神讲的是发扬风格,市场经济讲的是互相竞争;雷锋精神讲的是不求索取,市场经  相似文献   

14.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西南地区人武战线广泛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涌现出了许多雷锋式的先进人武、专武干部和优秀民兵,他们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促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三十一周年之际,我们从各省军区推荐的人武系统学雷锋先进典型材料中选了四篇摘编刊登。(四川巴中市人武部杨秀全的事迹见同期。)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实践爱国奉献精神,是民兵、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人武部门要进一步把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学雷锋活动,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弘扬爱国奉献精神、树立革命人生观、立足本职岗位艰苦创业作贡献结合起来,为建设文明、繁荣的西南而努力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西藏拉萨市藏族民兵副排长平措,立足本职坚持不懈学雷锋,争当合格民兵作表率,真诚爱心献群众,无私奉献为社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实践雷锋精神,连续五年被拉萨市城关区评为“民兵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6.
本书由总政群工部和《中国民兵》杂志社编辑出版。内容包括《学雷锋讲话》和《雷锋精神在入武战线》征文两部分。学雷锋讲话共12讲。这个讲话,紧密联系民兵工作和思想实际,内容通俗,适宜民兵组织作为讲课材料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个人阅读。征文,基本上做到每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一篇学雷锋先进典型事迹,并附有省军区领  相似文献   

17.
郑州铁路分局郑州客运段上海车队民兵连,担负郑州至上海168/5、166/7次直快列车的旅客和行包运输任务。多年来,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学雷锋,带头树优良路风,创优质服务,保安全运行,在加强列车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该连先后被省军区命名为“民兵号”列车,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标兵单位”、“民兵学雷锋先进  相似文献   

18.
3月,又一个学习雷锋的热潮即将掀起。在当前,随着好军嫂韩素云爱国拥军事迹的广泛传颂,在民兵队伍中,结合开展学雷锋的活动,大力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这是因为,雷锋精神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新的道德风尚、新的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雷锋精神的真正价值在于:用雷锋的话来说,就是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雷锋精神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它体现  相似文献   

19.
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最近发出了《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精神文明建设的通知》。通知强调,民兵、预备役部队要“带头学雷锋”。正当我们纪念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34周年的时候,结合学习贯彻这一通知精神,我们很自然地要重新叫响一个口号:勇当学雷锋的尖兵! 带头学雷锋,人人争当学雷锋的尖兵,是使民兵、预备役部队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社会前列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到这一点的最实际的途径。 雷锋是我军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社会前列的最佳代表。他是我党我军先进思想、高尚道德、优  相似文献   

20.
宜宾电厂武装部注重民兵的政治思想建设,自1980年以来,组织民兵长期坚持“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