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途径广安     
一样的,什么都是一样的与我平常的触击是一样的土还是土,石不是金村庄的名字是流传下来的南下,途径广安,到邓小平纪念园在汽车上让眼睛辗过窗外绿色的地毯挪近,与一个伟人的距离我从门外进去像一滴血游弋在八百三十亩身躯的经络每一步都让我贴在真实的气息像一座帐篷一个声音把  相似文献   

2.
四川广安是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故乡,应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列。为此,广安市广安区人武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机关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有关精神,号召全区民兵预备役人员全力投入到西部大开发战略行动中去,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广安实际情况,具体提出了发挥好四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农五师81团职工王光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在团场生活了几十年,感触最深的就是团场、连队道路的变化。他形象地举例说,过去,连队之间距离虽不太远,但因为路不通畅,人们之间沟通不畅。现在可不一样了,道路四通八达。就拿交棉花来说,以前两天交一  相似文献   

4.
军人的价值     
文学家说,军人是最可爱的人:思想家说,军人是民族之魂;历史学家说,军人是战争的产物;政治家则说,军人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保证。有人说,军人是绿色的。因为陆军在大地上匍匐,与大自然的绿色融为一体,他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孕育着新的更美好的生命和生活;也有人说,军人是蓝色的。因为海军在碧海游弋,空军在长空搏击,他像大海一样深邃,像蓝天一样宽广,具有碧海一样清澈、纯洁的心灵,具有蓝天一样宏伟的目标和使命;更有人说,军人是红色的。因为军人们用自己的鲜血将红旗染成红色,绽放着悲壮、激烈的情怀。我要说,军人最无私、最勇敢。他们用血肉之躯构筑了一座又一座的胜  相似文献   

5.
学变革理论,讲变革意义,看变革成果,思变革路子……今年上半年以来,一场以“学习信息化知识,投身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为主题的“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教育活动在四川省广安军分区全面展开。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向读者推荐新书:《名家谈新军事革命与当代战争热点问题》。“入书如入座”,指的是;该书犹如让读者“入座”交谈。和谁谈?和名家;而且不是一位名家,是和军内外40多位将军、院士等名家交谈。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名家”与“名人”一样,“知名度”高;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名家”往往特指那些在学术上有  相似文献   

7.
白云峰  叶华盛  唐勇 《国防》2002,(5):36-36
四川省广安军分区在切实抓紧抓好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同时,注重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实现了民兵预备役工作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双赢”。一是科技练兵开展得卓有成效。立足现有条件和本职岗位,依托地方科技优势,突出抓好科技兴训,使全区的科技练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富有成效,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民兵扮演着"生力军"的重要角色。他们投身西部,建设西部,积极响应号召,无私地为西部的发展奉献出青春和一腔热血。人,永远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西部大开发,民兵有着无人能及的优势。它人多、年轻、力量大:它土生土长,对当地的状况了如指掌;它经验丰富,传统优良……民兵在西部创造了新的奇迹:它带头发展,"三个角色"建功巴山蜀水;它投身建设,使黔山秀水展新颜;它不畏困难,在世界屋脊写下辉煌;它兴边富民,推动云南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国聚齐56个民族的地方在北京,北京聚齐56个民族的地方在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一所多个民族大融合的学校,它的学生军训也显得与众不同。"我们的学生军训有自己的特色,当然也有别的学校不存在的问题,比如最平常的吃饭也变成了一个‘严肃的事'。"  相似文献   

10.
常青 《政工学刊》2001,(3):40-40
在 平常的工作汇报、总结当中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见到一句话 :“一年比一年好”。本级领导这样提目标 ,上级领导这样提希望 ,下级领导这样表决心。至于这种提法究竟科学不科学 ,则很少有人深究。平常交往中我们常常会说 ,祝你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年更比一年好。这仅仅是一种良好的祝愿 ,谁也不会拿它当真 ,也不会因此产生什么不良后果。但在年终岁尾的工作中高频率地出现这种提法 ,就很值得商榷。这种提法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 ,不是简单地重复 ,不是单纯地循环 ,不是直线地上升 …  相似文献   

11.
班长退伍的时候,送给我一双洗得发了白的黄胶鞋。每当我看到它,便想起班长临走时说的那句话:做人要像这胶鞋一样脚踏实地。记得新兵刚入伍时,部队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双黄胶鞋。我一看,这分明就是地方民工  相似文献   

12.
王鹏 《政工学刊》2006,(4):49-50
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处于这个社会里的军营也经受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我军开始了以信息化为牵引、用信息化带动机械化的军事变革,军营里悄然掀起了一股愈来愈强烈的学习成才热潮。但调查分析发现,部分官兵的学习陷入了诸多误区,必须尽快走出来,才能有所成就。具体来说,部队官兵学习成才应该走出以下八个误区:一、学而不专。有一幅漫画画得好:一个人拿把铁锹,挖两锹换个地方,挖两锹再换个地方,最终也没挖出水来。殊不知,再往深挖一锹就可以见水。有的官兵就如这个挖水人一样,不认真选择目标,盲目学…  相似文献   

13.
罗强和我同批入伍,一个火车皮拉来的。在火车上,我便发现这家伙吹起牛来真叫强。当时大伙都乖乖地坐着,听火车哐当哐当地前行。这时,罗强扯着大嗓门对另一个新兵说:我妈说了,她请我们村的半仙算过命,就我这么好的模样在部队以后就是当将军的料子。新兵问为啥,小罗说:难道你看不出我长得有啥不一样吗?那新兵仔细地看了他半天,说:是不一样。小罗激动地问:快说,哪里不一样啊?新兵说:嘴不一样。小罗瞪圆了眼问为什幺?那新兵说:你的嘴能把小牛吹大,把瘦牛吹胖呗!  相似文献   

14.
70年前,红军长征入黔时,在位于黔东南边缘的侗多黎平县召开了著名的黎平会议。70年后,和谐的黎平县军政同心、军民合力,锻造出一支屡创佳绩的民兵应急常备分队。近3年来,这个分队在投身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先后34次受到上级表彰。成绩的背后,印记着黎平民兵不平常的三字曲。  相似文献   

15.
段树春 《国防》2005,(7):47-49
当前,我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军队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征兵工作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必须适应现实军事斗争准备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围绕提高质量,深化调整改革。一、当前征兵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推进,征兵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青年参军热情明显下降。我国征兵任务的分配大致按人口数量、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比例确定。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部队兵员主要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青年从军积极性的…  相似文献   

16.
5月24日,四川广安军分区参谋长刘忠专程到平武县平通镇明德小学慰问在那里清理废墟的装载机手吴涛。刘参谋长拉着吴涛那布满老茧的手说:小吴啊,你辛苦啦,你为广安人民争了光,是抗震救灾的英雄!说完向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相似文献   

17.
民兵文摘     
快乐的钥匙 (一) 每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钥匙交在孩子手中。 男人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被塞在老板手里。 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真命苦!" 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那位老板服务  相似文献   

18.
赵山学 《国防》2011,(5):82
在平常工作中,常听到这样的感叹:我生不逢时,没赶上英雄时代,要不我也会扬名天下!或有类似的抱怨:我时运不佳,没摊上一个好岗位,否则也能一展鸿图!是啊,和平年代,普通岗位,大多数人都很平凡。但平凡中,一样能铸就崇高,一样能无私奉献,一样可以实现梦想。"头顶边关月,情系天下安。"军人用忠诚和热血,在高原、在海岛、在边关哨所,默默地牺牲、奉献着。当灾难降临的时候,那背着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搞活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军民交往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某部为驻地单位装卸积压物资,收取了一定的劳务费,于是,其它单位也找上门来,要求部队派兵支援,并愿意付给高额报酬,部队领导担心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而举棋不定。某部盖大楼,还象往常一样到附近河里拉沙子。乡干部知道后,上门收费,说现在河道实行有偿管理,管理权属地方,不论谁拉沙子都要付钱等等。因  相似文献   

20.
“国防生”这个词汇的出现还是近几年的事。在2000年以前,这个词汇还不为人知,在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校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以后,国防生这个词汇才出现在军队、院校,除偶尔被一些报刊杂志的特别文章引用外,大概还鲜为人知。那国防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词汇的表面理解,可谓国防建设的生力军,也可理解为为国防建设的学生。但这些解释都涵盖不了它的具体含义。国防生是我军为了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专门依托地方高校为部队培养的大学生。他们既不同于军校部队生也不同于军校地方生,他们是完全在地方高校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他们和地方大学生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校享受的待遇和毕业后的分配去向不同。国防生在校的一些费用由部队支出,毕业后需要到军队任职。任何一个新的事物的出现都隐含着它的时代变革和社会背景,而国防生的出现也是我国的一个军事变革和发展方略。既然是一个新的变革,那国防生作为一支新的建设力量,他们到底在部队的表现怎么样?目前,我们对部分已在部队各种岗位任职的国防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作了一些了解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