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月11日,美国军方将截获的一封秘密信件公之于众,因此一名叫阿布·穆萨卜·扎卡维的人物走入人们的视野。虽然现在人们已经知道,扎卡维是“基地”组织新一代领导人中的代表性人物,但对于他的身世却知之甚少。扎卡维何许人也? 1月中旬,美国的官方抓到了一个身带密信的人。通过审讯,他终于说出来这封信是由扎卡维——一位以雄辩的口才和残忍著称的恐怖分子头目写给本·拉登的,上面写着:“伊拉克兄弟仍希望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但我们多次告诉他们,安全和胜利不可兼得。”从信的内容可以看出,他正与“基地”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托拉博拉山区,是"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最后一个明确的现身之地。2001年12月,美军在这里发现他的踪迹后,曾试图通过狂轰滥炸将其消灭,但本·拉登最终还是像狡猾的狐狸一样成功脱逃。自那以后,这个"恐怖大亨"在美军的穷追猛打下似乎变成了一个影子。有关他的藏身之处传闻种种。不过,无论是美军情报人员无线电监听到的结果还是"基地"组织被俘成员的供词都表明,本·拉登目前最可能的藏身之地仍然在阿巴边境山区的某个地方。  相似文献   

3.
破例救助一个水兵美国弗吉尼亚诺福克海军水陆两栖基地的浮码头上,海军上将杰里米·迈克尔·布尔达一边走动,一边回答在场2000名水兵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穿着卡其布制服,身材与职业骑士差不多,要不是衣领上有4颗星,人  相似文献   

4.
“基地”组织是本·拉登于1988年在阿富汗成立的一个国际性的伊斯兰恐怖集团,总人数约1.3万,主要有阿拉伯人、巴基斯坦人、菲律宾人、车臣人等组成。阿富汗战争打垮了“基地”组织体系,摧毁了其在阿富汗的训练营地,消灭了部分有生力量。同时,国际社会对逃往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进行严密搜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美国全力搜捕的22名“基地”组织高层头目中,已有2/3的人以及3000余名“基地”分子被打死或抓捕。这里介绍几个主要头目的被歼情况。  相似文献   

5.
(2006年6月1日至6月30日)国际●3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通电话时表示,伊朗已经做好与有关方面进行无任何先决条件的关于核问题谈判的准备。●7日,伊拉克“基地”组织领导人扎卡维在美军空袭中被炸死。12日“基地”组织发表声明,称已任命了新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6.
子谨 《当代海军》2002,(10):46-48
网络成了 恐怖分子的新帮凶 今年3月,“基地”组织第三号人物祖巴亚达被捕。在此人的计算机中,发现了大量从一个秘密阿拉伯文网站上下载的机密资料,这些材料数量在“9·11”前达到了高峰。正是他利用网络指挥手下的恐怖分子一步步完成了“9·11”恐怖袭击事件。  相似文献   

7.
令印度政府官员和执法机构恐惧远胜于"基地"组织本·拉登的"一代枭雄"维拉潘终于被"剿匪特种部队"击毙后在其家乡泰米尔纳德邦"入土为安"。当地时间10月20日清晨6时左右,启明星刚刚隐去,天空灰  相似文献   

8.
近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这种模式已经 非常熟悉:在美国士兵或伊拉克巡逻警察遭 到攻击的几小时后,总会有一份简要的声明 首先出现在伊斯兰的网站上,声称该攻击是 由忠诚于扎卡维这个伊拉克头号通缉犯的战 士实施的。现在每天都有一些新的信息出现 在网页上,鼓动那些进行抵抗的武装分子。 近日,扎卡维的组织还开始发行一份互联网 杂志。其他伊斯兰组织也在做这样一些事情, 其中一个组织就叫"圣战战士情报大队"。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说的“隐身人”并非科幻小说中的角色,而是一名潜伏在西方多年苏联间谍。与那些红透半边天的超级间谍相比,他在媒体上曝光率极低,几乎不为人知。但对西方情报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人物,就连其真实姓名都是个谜。他就是本文的主角──科农·特罗菲莫维奇·莫洛德。  相似文献   

10.
1月3日,哥伦比亚军方发表公报宣布,哥最大的反政府游击队“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重要领导人帕尔梅拉·皮内达当天在厄瓜多尔境内被捕。 公报指出,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军队是在两国边境地区展开的对哥反政府武装联合清剿行动中抓获帕尔梅拉·皮内达的。哥军方将派军用直升机将帕尔梅拉押送到首都波哥大。 帕尔梅拉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游击队7名创始人之一,也是该游击队组织和指挥部核心成员。他曾经作为游击队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11.
热爱中国的文森特·莱伯文森特·莱伯(RevVincentLebbe),是一位出生于比利时的天主教神父,汉名雷鸣远,洗名味增爵。1901年来华传教,1927年加入中国籍。九·一八事变后,他心系国难,全力从事救国事业。长城、绥远抗战,皆捐资捐物,并率子弟...  相似文献   

12.
靳涛 《当代海军》2001,(3):41-42
巴威尔·斯捷潘诺维奇·纳希莫夫(1802—1855),19世纪俄国著名海军统帅,海军上将。他曾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等海军学校,历任“纳瓦林”号轻巡航舰舰长、“帕拉达”号三桅巡洋舰舰长、舰艇支队长、大队长和分舰队司令。他参加过3年环球航行,是他的老师兼上司——М·П·拉扎列夫海军上将所开创的战斗与教育传统的继承者。在克里米亚战争  相似文献   

13.
“冬眠”状态的俄罗斯海军···············……1(1)寮美国新战略的新问题························……2(1)裁军越裁越精威慑有增无减············……3(1)海军与环境保护······························……4(1)C,I与海军作战·······,······················……5(1)新格局,大调整?···························……6(1)提高潜艇隐身性增强生命力和战斗力……7(1)危机中的俄罗斯海军····…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美国司法部2002年6月10日宣布,一名企图引爆“脏弹”的美国籍男子于近日被捕。这一涉嫌参与“脏弹”事件的嫌疑人名叫阿卜杜拉·穆贾希尔,又名若热·帕迪拉,5月8日从巴基斯坦飞抵芝加哥国际机场时被捕,据说此人与“基地”组织有关。6月11日,美国总统布什称,美国正在全力缉拿与这起企图用“脏弹”袭击美国的未遂阴谋有关的任何“潜在杀手”,并说,全方位的追捕行动正在继续,一定要将追查进行到底。何谓“脏弹”?美国为何如此紧张?  相似文献   

15.
巴黎是一座令人难忘的城市。在旅居法国的数年间,那里发生了许多令我难以忘怀的事情。其中,以纪念法国人雅克·加尼兰成功跳伞200周年的盛况,至今仿佛还在眼前。 那是1997年5月,我应邀以参加由法国航空航天工业集团组织的一次盛大晚会。晚会大厅里星光灿烂。来宾有法国航空航天工业界的巨子,有法国跳伞协会主席、歼击机飞行员协会主席、法国空军总监等一群现役或退役的将军们,还有一些法国新闻界的著名记者。法国空军共有两名五星将军,其中一名就是空军总监。为了与我拍合影,他特意把袖子上的5颗星亮出来。另一位是法国空军退役将军伊夫·步发,狂热的  相似文献   

16.
空军中尉佛朗兹·冯·维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喜欢夸耀自己和胆大妄为的纳粹德国战斗机驾驶员之一。当他决定越狱要逃出英国的战俘营时,环境和他本人的机智使他堪称逃跑艺术典范。 “逃跑王”其人 当年的弗朗兹·冯·维拉只有26岁,任性、充满精力和野心勃勃。自从德国空军成  相似文献   

17.
1986年8月的一天,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的劳伦斯·伯克莱实验室里,计算机系统管理员克里福德·斯道尔正紧张地查找着75美分账面误差的原因。有了!一个设立不久、使用名为亨特的账户竟然没有付款地址。第二天早上,当斯道尔报告他的发现时,同事们却告诉他用户名单中并无此人。 不久,位于马里兰州的杜克马斯特工作站打来电话说:有人企图通过实验室与该站的联网入侵其数据库。这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得知该站属于政府的"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之后。  相似文献   

18.
13年轮回重返广场 9月11日,菲利克斯·捷尔任斯基的全身青铜雕像被莫斯科市政部门重新安放在13年前它曾经所在的莫斯科卢比扬卡广场七。俄当局称是为了纪念菲利克斯·捷尔任斯基诞辰127周年。因为他是"克格勃"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9.
1941年12月6日,即日本偷袭珍珠港和美国正式参战的前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了一项关于大量拨款和充分利用技术资源研制核武器的计划。从此,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加快,规模迅速扩大。罗斯福和丘吉尔还达成一项协议,把英国和美国核能科研的力量都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实际上,经常遭德军空袭的英国已难以找到平静的研究基地。后来,英国派出以丁·查德威克为首的一批科学家,赴美国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鉴于这项工作的特殊重要性,罗斯福下令成立一个以他为首的最高政策小组,成员有副总统亨利·华莱士、陆军部长亨利·L·史汀生、陆军参谋长乔治·C·马歇尔,以及政府高级科学顾问范尼伐·布希博士、詹姆斯·康南特博士等。  相似文献   

20.
奥列格·亚历山德罗维奇·图马诺夫是一个普通的水兵,没上过间谍学校,没学过外语,也从未打过手枪。但这并没妨碍他成为一名克格勃(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简称)的超级间谍。他因搞到的情报经常摆在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办公桌上,而受到克格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