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别义勋 《环球军事》2005,(12):60-61
登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曾几何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竞相进行了人类历史上艰难的火星探索。不过,当时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进行的火星探索之举更重要的是“政治较量”。据有关统计,截至2003年底,人类共发射了34个火星探测器,其中美国16个、苏联(包括俄罗斯)16个、日本1个、欧洲宇航局1个。在发射成功的15个火星探测器中,有美国10个、苏联6个,其中飞越火星5个,火星轨道器6个,火星着陆4次(1次有火星漫游车)。1960~1975年期间,美国先后  相似文献   

2.
《军事文摘》2023,(2):20-23
<正>我们遥望亿万公里之遥的火星,觉得它好像一直静静地呆在那里,上面是特别安静的世界。实际上,火星非常“暴躁”,经常刮起沙尘暴。自从人类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就亲眼目睹过好几次全球沙尘暴。比如1971年,水手9号航天器抵达火星的时候,就发现火星被尘埃笼罩着。从那时起,科学家在1977年、1982年、1994年、2001年、2007年和2018年都监测到了大型火星风暴。据研究,全球沙尘暴平均每十个火星年会发生大约三次。  相似文献   

3.
火星报     
《军事文摘》2023,(20):32-37
<正>火星上的新鲜事儿可真不少!前来火星参加研学营的孩子们在火星玩得怎么样?火星上有哪些体育赛事?快来看看吧!大耳朵新闻不想离开火星是为了不写作业?时间真快,小学生火星研学营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就要准备离开火星了。可没想到一个叫亚万的男孩子说不打算回地球了,甚至还从营地偷偷溜了出来,藏进一座地穴。  相似文献   

4.
刚刚过去的2010年,世界航天工业稳步发展.美国和俄罗斯继续引领航天工业的发展.美国发射了各种用途的航天器,奥巴马总统发布了新的<国家空间政策>,旨在进一步强化美国太空探索的领导地位.俄罗斯新上天的航天器虽然没有太多新亮点,但在发射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欧洲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在亚洲,中国进行了15次航天发射,且全部成功,而日本、印度和韩国就没那么幸运,均有发射失败的记录.2011年是火星探测年,探测火星仍将是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带着国人的无限好奇与美好祝福成功抵达火星,而“祝融号”火星车也开始了历时92天的极限生存挑战。在火星上活下来可真不容易火星,是太阳系中跟地球比较相似的星球,一年有四季,有大气层,岩石地表。可是,真要到了火星,才发现这里的生存挑战真不少。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火星。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火星表面获取的首批科学影像图,标志着天问一号一步实现"绕、着、巡"的目标,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防务     
《国防科技工业》2012,(9):11-11
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 8月6日,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并传回数张火星表面的图像。8月22日,“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开始在火星上第一次试运行。“好奇号”将在火星展开为期两年的任务,探索红色星球上是否有生命迹黎。这是美国的探测器第七次降陆火星。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个探测任务,这在世界火星探测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将面临巨大挑战。此前,只有美国海盗1号、2号火星探测器曾通过一次发射实现了"环绕、着陆"两个探测目标。目前,我国已通过嫦娥1号、2号完成了对月球的"环绕"探测任务,通过嫦娥3号、4号完成了对月球的"着陆、巡视"探测任务,所以有些航天爱好者可能会问,我国的火星车能否借鉴玉兔号、玉兔二号月球车的研制技术?探测月球与探测火星有什么区别?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月球和火星各自的  相似文献   

9.
<正>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器成功着陆在预定地点——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记,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中国兵器特能集团华丰公司火工品助力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在这次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过程中以及后续工作任务中,华丰公司配套研制的16套件某产品用于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器和连接解锁装置和背罩连接解锁装置,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11,(4):48-49
毫无疑问,火星探测是当前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和重点,而探测火星的科学目标是牵引工程实施的重要输入。近十年来,国际火星探测取得了巨大成就。2011年1月13日,美国NASA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美国火星探测的最高科学目标转变为"搜寻生命信号",这就意味着未来十年火星探测的科学中心将  相似文献   

11.
从地球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时机一般每26个月才出现一次。2003年是发射火星探测器较为理想的时机。根据美国NASA的Athena计划,2003年5月和6月将有两个火星探索漫游车带着全套尖端的仪器飞向红色的行星——火星,次年1月到达火星表面。相同的两个漫游车将分别降落在火星的两个地方,这些地方在火星的历史上可能有过水。科学家利用6种仪器来研究火星地表中保存下来的地质资料。 Pancam是一台全景照相机,它利用两台高分辨率立体照相机观察火星的表面。这种相机有一个窄角  相似文献   

12.
正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3.
正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4.
记者安普忠、王凌硕报道:2022年元旦来临之际,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从遥远火星传回的一组精美图像,向全国人民报告天问一号平安,致以节日问候. 本组图像包含环绕器与火星合影、环绕器局部特写、火星北极冰盖等内容,展示环绕器、"祝融号"火星车工作状态及获取的火星表面形态.  相似文献   

15.
正6月12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责任总师崔晓峰介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情况,并发布中国航天"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重点规划。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孟华主持发布会。  相似文献   

16.
<正>荒凉,空寂,砾石遍布,黄沙漫天,虽然毫无生气,但在数亿公里外的人类始终对它充满好奇。这颗红色行星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火星与太阳系是怎样起源及演化的?未来能否将火星改造成人类可居住的星球?这些问题让科学家们迫切希望从火星上找到答案。中国首次火星全球遥感与区域巡视探测任务已获批立项,首个火星探测器预计在2020年发射飞往火星。中国火星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  相似文献   

17.
《军事文摘》2023,(10):36-37
<正>火星上的沙尘暴很温柔当火星北半球进入冬季时,火星正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太阳辐射强度更大,此时火星南半球正处于夏季,两个半球形成的温差更大,容易在火星全球引发沙尘暴,时间可持续3个月以上。特大风暴时,火星风速能达到180米每秒,是地球上五级飓风风速的2.6倍。不过,火星表面的气压只有600多帕,不足地球表面气压的1%,在这样风速的风暴下,仅能扬起微小沙尘,远不及地球上的沙尘暴。  相似文献   

18.
1.结束了520天漫漫"火星之旅"后,中国志愿者王跃从俄罗斯返回北京。2011年12月6日,"英雄航天员"费俊龙在中国航天员中心欢迎王跃凯旋。2.作为国际性的全面模拟载人火星探测试验,"火星500"项目称得上是"人类首次"的壮举。2010年6月3日,来自中、俄、法、意4国,经过  相似文献   

19.
一向对火星考察计划守口如瓶的俄罗斯宇航计划负责人和军事工程技术专家,近来向外界披露了鲜为人知的火星考察计划。  相似文献   

20.
火星报     
《军事文摘》2023,(16):32-37
<正>小编的话:火星上最忙的人是谁?有可能是大耳朵,嘻嘻!为了捕捉新闻热点,大耳朵每天开着小飞船到处跑,一会儿回地球,一会儿去月球,跑坏好几艘小飞船啦。最近火星有哪些好玩的事儿呢?快来看看吧!火星首次迎来小学生研学营火星上要出现小朋友啦!火星居民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开心,毕竟从来没有小朋友来过火星呢。毕竟太空旅行会流失钙质,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