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一段时间,美国智库、国会.军政要人和媒体频频炒作耸人听闻的“中国××威胁论”——从“中国能源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到“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科技威胁论”,最近又推出了“中国军事科技威胁论”。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智库是全球最发达、最成熟的智库群,对于国家制定公共政策和对外战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崛起,中国的一举一动都成为美国智库关注的目标。基于国际社会"中国威胁论"泛起,近年来美国智库加强对中国国防和军事问题的跟踪研究,并为政府制定对华政策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咨询建议。其研究成果对美国制定对华政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军事专家们警告称,奥巴马政府将美国军事资源转移至亚太地区的计划存在一大漏洞,即没有明确美国打算如何与中国共事以及设想在两国间构建怎样的关系。“中国将扮演何种角色这个问题会长期影响美国在亚洲的行动。”美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顾问迈克尔·格林警告称。  相似文献   

4.
两年前,笔者作为一名来自中国的军事学者曾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外交研究所从事客座研究整整一年。那时,正是美国不少“智库”和媒体起劲鼓噪“中国威胁论”的时候。 大概由于我是来自中国的解放军大校的的缘故,在一些学术活动中,不少美国朋友总是热情地向我介绍美国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专家,并不忘向我提供一份写有详细地址及联系方法的名单。后来,当我把不同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方兴未艾的军事影响力是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的议题之一。美国不仅担负着兑现同日本和菲律宾等盟友军事承诺的重任,还需同中国这一经济伙伴和地区大国维持诚挚的关系。过去20年来,中国国防预算_直维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这有可能改变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美国智库国家亚洲研究局负责政治和安全事务副总裁亚伯拉罕·丹马克指出,军费增长是“中国向其邻居展示力量和决心”的信号,其他国家应该密切关注中国军费的投入方向。  相似文献   

6.
葛玮 《现代军事》2008,(4):57-62
当前,美国有上千智库在研究台湾,勾画未来“台海危机”的图景,发布各种版本的“兵棋推演”是其乐此不疲的事情。近年来.他们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一个“预言”.这些“预言”往往站在美国的立场上.从美国的角度出发.或是以历史上某种战例为蓝本.极尽臆测,结论更是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7.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一时间,"智库"成为热词。不过,要说起一个国家的智库影响力,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研究项目发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政治上一边倒,完全倒向和依靠美国。军事历来服从于政治,国民党军事制度以“复员整军”的方式着手改革,也完全照搬美国。这次军事改革,对国民党产生重大影响,是研究民国军事史的重要课题。笔者按集有关资料,对这次军制改革作一述评,并求教于读者。“复员整军”的起因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进行军制改革──“复员整军”,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主要有:一、政治上的需要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中国采取所谓中立政策,拒不帮助中国抗战,并继续向日本出售战略物资,客观上助长日寇侵略气焰。美国之所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2000,(1):16-19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日前在互联网上公布了利用“CORONA”、“SPIN-Ⅱ”及“IKONOS”等三颗卫星所拍摄的中国东南沿海军用机场和军事设施的高清晰度照片,同时公布了一些军事资讯。同时,网站也公布了台湾各军事机场卫星照片。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在其网站公布的一份新闻简报中说,该组织将在5月12日与美国国防情报中心联合公布中国在台湾对岸的空军基地高清晰度卫星照片。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11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坚决反对利用有关军事资讯问题进一步制造台湾紧张局势。她说,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有人想利用此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军闻述评     
美智库报告称中国将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 据新华网报道,华盛顿当地时间11月22日,美国智囊团哈德森研 究所发表了一份名为《中国的新飞跃》的报告。该报告对中国科学技 术、经济发展以及军事力量的增长进行了分析,并预测逐渐振兴的中 国在长期看来将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1.
近段时间来,随着“神六”的成功发射和返回,中国的航天能力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然而,美日一些媒体或所谓的专家却不顾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目的与事实,妄测什么“神六”的“军事用途”,实在不值一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世界上,确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在大力发展军事航天力量。远的不说,美国在10月19日就用“大力神”火箭发射了一颗间谍卫星,而世界其他一些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布什就任美国三军总司令仅仅4周,就在军事上推出一连串动作——展开“国家安全政策之旅”,马不停蹄地视察了3个美军基地;多次发表讲话,宣布增加国防预算,坚持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亲自下令轰炸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军事目标……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布什初步勾画出自己的军事政策轮廓,也表现出美国想保持超强军事优势、通过军事手段谋取世界霸权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字字千金的研究成果 这是1950年的一天,一份秘密情报被送到了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其主要内容如下:在欧洲,有一个名叫“德林公司”的高级研究机构。它邀请了一批在世界上冒尖的专家学者,就“如果美国出兵韩国,中国的态度将会如何”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却开价500万美元。 美国对此很不以为然,认为没有多大的军事价值。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侵略者被打得一败涂地,落花流水。美国朝野在震惊之余,开  相似文献   

14.
1996年4月,美日首脑签署了《美日安全保障联合宣言》,10月美韩举行代号为“雏鹰”的军事联合演习,11月美日又在朝鲜东部和日本周围海域举行代号为“利剑”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国还加紧对蒙古进行渗透;继续突出美国作为东南亚地区保护人的作用;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与印度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等等,都反映了美国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的战略企图。特别是3月间,美国派遣“独立号”、“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开赴台湾海峡,公然对中国炫耀武力,实行军事恫吓,形成了50年代以来台湾海峡地区最大的军事集结和中美军事对抗。面对  相似文献   

15.
军事活动是美国诞生、成长和壮大的动力之一。美国的军事体制 ,是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历史上十分重视军事理论 ,如 :“总体战”思想和“空军制胜论”。新的世界形势下 ,美军事战略作了大幅度修改。从殖民地时代至今 ,美国积累了丰富的建军经验 ,如 :文官治军等等。美国的军事传统值得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聂文新  龙仕鑫  马媛 《国防》2016,(12):60-62
在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实践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军事智库日益成为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建设新型军事智库,必须着眼中国实际,注重把握铸牢军魂、统合资源、健全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天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一直非常重视航天工业的发展。早在1940年,美国海军和陆军就开始了对于航天运载器的概念研究。冷战期间,美国先后实施了“阿波罗登月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等,研制出了一系列“高、精、尖”的航天技术产品,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激发了美国人的科学探索精神,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近年来,世界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将战略眼光投向了空间领域,强化了“制天权”意识,积极探寻打赢未来“空间战”的对策。在这种形势下,美国更是对航天工业情有独钟,增加了对航天工业的投入,建立了军事、民用和…  相似文献   

18.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1,25(2):103-F0003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是以反映装甲装备工程技术、军事理论等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是英国“科学文摘(INSPEC)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来,“中国威胁论”陈渣泛起,来势不小。留心观察会发现,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威胁论”就一直不绝于耳。还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华盛顿邮报》等美国主流媒体就开始了妖魔化中国的炒作,攻击中国人权、民主和社会政治制度,诋毁中国国际形象。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又花样翻新,除了软实力版的“中国威胁论”外,诸如“中国航母威胁论”、“潜艇威胁论”、“导弹威胁论”等军事版本的“威胁论”又不断升温,虽是捕风捉影,却也引来世界不少关注。  相似文献   

20.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2,26(2):103-F0003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是以反映装甲装备工程技术、军事理论等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是英国“科学文摘(INSPEC)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