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北约峰会于葡萄矛首都里斯本召开。显而易见,在此次峰会上,美国仍是主角,它与其他北约成员国就欧洲的导弹防御形势、美国曾经部署在部分欧洲国家的核武器的撤出、网络战争、于国际重点航线进行的巡航、部署于部分中东国家的军事力量等议题展开了讨论。总的来说,里斯本峰会的内容又一次由美国进行了主导,且美国主导欧洲的形势仍将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安全形势变化、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欧洲国家防务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虽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欧洲防务独立将不断深化,势头不可逆转4月15日,英、法、德等欧洲9国开始举行在没有美国参与情况下的"联合勇士"大规模军演。演习规模之大、科目之全、装备之精良,为历年少有,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自主演习背后的深意也耐人寻味。冷战结束后,欧洲国家加强自身防务、追求安全自主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立发展欧洲独立"军事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战略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都作了大幅度的战略调整。纵观亚太地区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的战略调整力度更大。然而,世界在整体变化中,仍有不变之数,井且这些不变因素有固化发展的特征:一是美国与欧洲国家之间的固有矛盾表面化了。美国追求“一超独霸”境界,不仅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了直接的危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西方其它发达国家也构成了一定的现实威胁,所以欧洲国家与美国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法国、土耳其在国际事务中我行我素,美国也奈何不得。二是美国与俄罗斯的遗留矛盾仍未解决,新的斗争焦  相似文献   

4.
<正>英国在俄乌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是特别的——无论是美英特殊关系,还是英国对自身地缘利益的关切都决定了这一点。事实上,2022年的俄乌战争,英国是干涉态度最为积极的美国盟国。英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在英国的外交和安全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冷战以来,如何处理英俄关系一直是英国的外交顽疾。如今在英国脱欧的背景下,俄罗斯在欧洲的地位上升,如何削弱俄罗斯在欧洲的影响力自然成为英国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5.
1992年8月31日~9月5日,第18届国际军事历史研讨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举行。意大利、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日本等38个国家的200多名军事历史学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新人陆的发现及其对军事历史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国家的军事思想;16~18世纪英、法、意、俄、美、加等国的军队建设;19世纪英、法、俄等国  相似文献   

6.
知远 《现代军事》2010,(3):80-84
美国《战略论坛》杂志2009年7月刊登了一篇菲利普&#183;桑德斯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强调同中国扩大合作的政策方向,同时也重点分析了合作中存在的战略竞争领域。如核武器现代化、太空与反太空能力、网络战、常规部队现代化。深度分析了竞争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建议如何应对这些竞争.避免进一步的冲突升级,保持合作和竞争之间的平衡。本刊编译此文。但并不代表本刊同意其观点。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美国国防部公布了由国防部长罗伯特&#183;M&#183;盖茨签发的新版《美国国防战略》文件.这是时隔三年以后美国国防部第二次发布《国防战略》报告。报告正文共23页.包括前言.简介、美国的战略环境、战略框架、国防部需要的能力和手段、管理风险以及结论等7个部分.主要阐述了美国的战略环境.战略目标以及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科索沃战争的爆发主要是美国一手操纵和利用的结果 ,它充分体现了美国的战略意志。当前 ,我国理论界一般都认为 ,其战略意图主要是为了打击南联盟 ,压制俄罗斯 ,牵制其欧洲盟国 ,实施其欧洲战略。同时 ,美国还想以此为契机 ,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推进其全球战略部署 ,完成其全球霸权体系 ,防止中、俄等国在未来对其霸权统治形成挑战。其根本目的是就是要维护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 ,为建立 2 1世纪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积极地作准备。但是 ,这些文章和专著对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最深层次的一个战略目的 ,即利用科索沃战争来修改传统的国际规则、…  相似文献   

9.
美国与亚太盟友的关系和冷战时美国同欧洲盟友的关系并不相同。尽管日菲两国近年来关系不断拉近,但日本很难同意美国使用驻日基地内的导弹力量保卫菲律宾,反之亦然。另外,中程导弹的战略运用范围也十分有限,如果部署在上述两国,中程导弹只能应对东亚地区的冲突,对其他地区的战争则束手无策。相比之下,远程战斗机和潜艇所面临的政治掣肘更少,战略选择更多。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美欧失去了共同的对手,因而美欧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突出起来。1996年欧洲在两个方向上与美国展开争夺,一是在东面,向中东欧积极发展,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重建强大而统一的欧洲;二是在南面,向地中海沿岸及中东发展,推进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另外,欧洲在亚洲也与美国展开争夺,并开始打入美国的后院——拉美。欧洲力图在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与美国建立平衡关系,以打破美国一统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与北约1999年的文件相比,新战略概念文件具有明显的不同,即它把美国在欧洲部署的战术核武器的重要性降低了。以前,核武器为北约与北美之间提供了一条必不可少的军事和政治联系,但那个时代已经远去。如今,新战略概念表明,美国的战略力量,主要是——英国和法国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联盟提供最重要的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2.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濒临波罗的海和北海,并以北海与大西洋相连。德国海军发展较早,从诞生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可说是世界上一支拥有悠久历史的海上武装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以“第三帝国”自谓的统一德国被分割为相互敌对的东西两部分,海军建设在“阻遏对方进攻”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海上战略以抵御对方威胁为重点。冷战时期,西部的联邦德国在美、英、法等北约国家的帮助下,海军发展较快,且现代化程度明显高于东部的民主德国。由于东西方两大阵营间激烈的军备竞  相似文献   

13.
二战结束后,美国一跃坐上世界超级经济、军事强国的宝座,其主宰世界的欲望日益膨胀。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大战中崛起,美国又把军事战略主要矛头转向以欧洲为重点、以苏联为主要对象的遏制战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遏制战略取得了成功,为此,老布什政府提出了“地区防务战略”,把美国防务计划重点从对付苏联全球性挑战转向对付地区性冲突;克林顿政府先后提出了“灵活  相似文献   

14.
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侵华军事力量深陷长期战的广阔战场而逐步丧失战略主动权,日本与美英之间在远东的矛盾日益尖锐,德国在欧洲大战初期的暂时得势,这一切促使日本军部和政府提出了所谓“世界规模解决策”的战略构想,企图实行征服中国与向印度支那半岛和西南太平洋地区进击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在继续打击中国并实行南进的过程中,日本力求切断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在绥靖政策道路上走过相当时目的英国政府,为避免英国东西两线作战,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在日本的压力下,决定关闭滇缅公路3个月。中国政府为阻止关闭和重新开放滇缅路,与英方进行反复的交涉。日本的南进进一步打破了远东原有的战略格局,日美两国的矛盾全面升级,日英关系日益恶化,中国与美英之间共同对抗日本的战略关系空前接近;特别是在与德国的大规模空战中,英国挫败德军的进攻,得以渡过本土军事危机;同时,德、日、意三国军事同盟的成立,轴心与反轴心两大阵营的对抗已露端倪。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动,促使英国政府决定重新开放滇缅公路。  相似文献   

15.
由朱庆林、王新华、张忠义合著的《军事经济基本理论研究》一书,由黄河出版社于1993年2月正式出版。该书是作者1982—1987年的研究成果,是集中研究军事经济基本理论的一本专著。全书共十五章,约25万字。第1—2章分析了军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军事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第3—7章以军事与经济的矛盾关系为研究起点,分析了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格列菲斯大学亚洲国际研究院院长冯博士撰写的《中国革命的因素》(Dr Edmund S.K Fung,The Military Dimension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以下略称《军事因素》),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于1980年同时出版英文本。欧美澳学者给予广泛好评,认为这部著作在中国近代军事史和辛亥革命研究中,“填补了相当大的历史空白”。《军事因素》结合辛亥革命论述新军的兴衰变异,分3部分10章。第一部分论述晚清军事改革和社会反响,第二部分研究各地驻军特点和军心思变的原因,第三部分从军事角度探讨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警惕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新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3月下旬同布什总统会晤时提出了美国防务战略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认为,随着中国日益强大,太平洋地区最有可能成为美国的主要军事行动区,美国战略重点将从欧洲转向亚洲。报告“基本放弃”了“美军必须准备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战区战争”的军事理论。下面刊登的两篇文章分别就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总则的解释说明GB/T 1.1-1993的第3章“总则”规定了起草标准的总要求,这部分等同采用了国际导则第3部分的相应内容。与 GB 1.1-87的第3章“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类似。1.目的国际导则强调了一项标准的目的是通过规定明确的条文来促进国际贸易与交流。为实现  相似文献   

19.
近程反坦克武器的重大技术突破──英、法新型反坦克导弹王树魁目前,欧美国家战场前沿步兵反坦克火力配系主要由两级反坦克导弹和一级轻型反坦克火箭筒构成。第一级火力是射程近4500米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如美国的陶式和欧洲的霍特反坦克导弹。第二级火力为射程100...  相似文献   

20.
高强 《国防科技》2001,(6):10-13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于2000年5月31日推出《2020年联合作战设想》,引起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密切关注。而军事观察家们对它的关注程度,更是超过了被媒体炒得不可开交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这份文件表明,美国的国家新军事战略已经正式确立,其战略重心将由欧洲转向亚洲,并确立了新的假想敌。那么,美同新军事战略的“新”究竟新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