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3岁时,贝兰克梵开始在一些篮球赛场卖苏打饮料。和别的孩子不同,他很会"钻空子"。这个空子,其实就是其他人不愿做而"留"给他的机会。观众席的最边上,客人挥挥手,说:"嘿,这里要一杯苏打!"那时的托盘非常重,他托着托盘从人堆中钻进钻出,走好长一段路就是为赚一瓶饮料的2美元75美分。困苦的生活,使得他不得不作出这  相似文献   

2.
学学吕端典宅嫁女陈耀春宋朝吕端一生为官40余年,曾两朝为相,尽心辅佐太宗、真宗,以致太平盛世。今人大都知道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英绝果敢、匡正祛邪之才勇,常以“吕端大事不糊涂”褒扬他为智谋忠诚之士,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清廉为官的典范。他当宰相时,看...  相似文献   

3.
其实,老涂的"糊涂事"虽然很多,但都集中在他的"私事"上。如果一谈到工作,那他比谁都明白,一点也不含糊。老涂的真名叫涂小飞,四级军士长,是连队信号输入连的代理排长。在我们团,若是说涂小飞,也许没有几个人知道,但要提起那个"糊涂"的老涂,大家都知道是谁。老涂个头不高,黑乎乎、壮实实,一直都保持着那个性鲜明的板寸头。他的穿着也有些"糊涂",一双迷彩鞋已经泛了白仍穿得津津有味。单是第一印象,就感觉他缺乏电视剧中军人的那股英气,能力素质估计也够呛,当得知要分到他所带的排,我们多少觉得有  相似文献   

4.
广西柳州闹市,有一个开五金店的青年小莫,人缘、信誉和生意都挺好。可是谁也想不到,他曾有过险些走上犯罪道路的惨痛教训。他诚挚地希望笔者将那段因为赌博而一贫如洗,在走投无路时差点持刀抢劫的经历告诉人们,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5.
鞠开 《军事史林》2004,(6):17-19
粟裕"让司令"的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在军内、党内、民间传为佳话,成为美谈,越传越广,越传越深入人心.开始在华中,后来在华东,再后来传遍全国,乃至全世界.无论是文章宣传还是诗词歌颂,都赞他谦虚谨慎.我认为,在他身上一方面是具备了这方面优秀品质的.然而,在"让司令"的问题上,还有他深层次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中,他爱笑、健谈,亲和力十足;工作中,他严谨、精益求精,"高冷范"十足,是徒弟眼中出名的"严师"。然而,正是凭借这一份"严苛",他在数控生产研制道路上雕琢出一块块精美"玉器"。他,就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选、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关键技能带头人、江南工业集团数控加工分厂技术科员工——伍浩。  相似文献   

7.
在中航工业西飞2013年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榜上,钣金44厂党支部李奎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不仅因为他与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同姓同音,更是由于在这七月流火、酷暑逼人的夏天里,喷漆工人李奎身穿厚重工作服、戴着口罩、手提喷枪,在漆雾弥漫的喷漆箱里带领他的团队月月高质量地完成600项外协零件生产任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  相似文献   

8.
好人鲍守坤     
他是个好人。23年来,他坚持义务献血,累计达11.38万毫升,这相当于28个成年人的血液量总和。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上千万人加入了无偿献血行列,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事迹被写进河北省实验小学的课本里。他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承德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第七届河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全  相似文献   

9.
正斯里兰卡是个热带岛国,形如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镶嵌在广阔的印度洋海面上。"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被马可·波罗认为是最美丽的岛屿。然而在这片美丽的国土上斯政府与"泰米尔伊拉姆解放虎"组织(简称"猛虎")却发生了一场持续时间达26年的冲突。斯里兰卡陆军特种部队在与"猛虎"组织作战中,积累7丰富的实战经验。西藏军区某特战团干部周俊艺是第一个到斯里兰卡陆军特种部队训练学校受训的中国军人,细心的他不失时机地用笔记录下训练、生活的点点滴滴,征得他的同意,我们通过日记来了解他的经历,以及斯里兰卡陆军特种部队的训练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拿奖牌,连蹲茅厕的时间也在学习,周彦杰的这股子"痴"劲儿不得不令人佩服。从新兵到上士,他在山沟里一干就是11年。一般年轻人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沟沟呆几年就呆够了,而他却越干越有劲儿,越干越有滋味。如今,他已由原来不谙世事的新兵蛋子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他就是沈阳军区某综合仓库保管队保管一班班长周彦杰。"我们班长身上有一股‘痴'劲儿。"这是班里成员对他评价最多的一句话。当然,大家说的"痴"并不是说他脑袋有问题,而  相似文献   

11.
这也能叫床?那只是在地上搭了几块木板,木板上垫了一层牛粪,牛粪之上铺着秸草。那一夜,他就睡在这张"床"上。夜深了,他久久不能安睡。这并不是因为地铺简陋,也不是因为寒气浓重。他想到的是,这里地处深山,自然条件恶劣,走出几百米,就到了边境线,而兵团职工就常年守在这里,放牧生产,巡逻执勤。这需要怎样的一种境界支撑?又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体现?他努力想找到答案。下牧区、入连队、进农家、住冬窝子、  相似文献   

12.
理论前沿     
《兵团建设》2012,(13):28
马克思处理正义问题的层次和语境《学术研究》刊文指出,与其他政治哲学家不同,马克思是在不同层面上处理正义问题的。在纯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架构当中,马克思把作为法权范畴的正义看作是一个附属性的下位概念,但这不足以反映其正义思想之实质。在系于"改变世界"和"革命"之理论范式的政治哲学中,正义作为一条"后台"的线索贯穿于马克思思想推进的始末,以经济事实为依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也不外于此,这也反映出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内在会通和相互附生的关系。从这种正义出发,马克思激烈批判了自由主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来临之际,各国政要纷纷发表新年贺词,呼吁民众和政府共同努力,创造更加和平、稳定和繁荣的未来。然而,唯独刚刚在参拜问题上"大出风头"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新年感言比较"奇葩",他把讨论修宪、充实安保政策和振兴教育定位为重要课题,强调"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称日本是时候朝"建设新国家"迈出一大步。然而,安倍在新的一年里如何打造"强大日本",恐怕这是世人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身为国有企业的副总,他在关注生产经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情注国防,营造了企业国防建设良好环境。他就是河北省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魏洪如。自分管武装工作以来,他把自己浓厚的国防情结深深地根植在这片钢城热土上,认真履行职责,身体力行投入到国防建设中,使公司武装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承钢先后被北京军区、河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先进单位。魏洪如本人也被承德军分区、双滦区人武部评为"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好领导"、"党管武装工作好领导"。  相似文献   

15.
《华北民兵》2008,(3):46-47
5.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这一科学论断,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两个根本原因之一提出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深理解。第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在新时期伊始的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我们党要在中国的建设问题上完成当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完成的开创自己道路的任务。他说:"过去搞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0年1月,他又提出,在发展经济方面,要"寻找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能够快一点、省一点的道路"。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他又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  相似文献   

16.
昆仑纪事     
张光辉 《兵团建设》2013,(13):53-54
心路前年采访三师四十一团老战士王兴才时,他已经90岁了。老人话不多,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他只用了一句话来概述:"走,跟着毛泽东走。"这是一句歌词,人民解放军十万大军就是唱着这首歌挺进新疆的。王兴才以前是个国民党兵,被整编到解放军的队伍后,他才学会了这首歌,他才第一次听说当兵是为人民、为祖国的,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这与他在国民党部队中对"兵"的理解大相径庭。王兴才第一次有了信念,  相似文献   

17.
"飞机维护上不敢唱‘黑脸’,故障隐患就会对我们下‘黑手’。"这是吴成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敢唱"黑脸"、敢说"硬话",在大队可是出了名的。上士吴成生,在济空某团机务大队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别看他职务不高、块头不大、学历亦不占优,但1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的荣誉,令战友刮目相看。由于他善当黑马、敢唱黑脸,加之皮肤黝黑,大家给他起了个"三黑"机械师的绰号。谈及绰号,他总会嘿嘿一笑:"难得大家这么抬举我,我一定一‘黑’到底。"  相似文献   

18.
"途经一片茫茫荒漠,上千名老兵埋在这里,墓碑全部面朝东方,籍贯中写着大江南北的地名,这些老兵把军装的颜色给了沙漠,而死后也不占一块绿地,此刻我向这片墓地深深弯下腰,热泪夺眶而出。"这段文字曾写在报告文学《致以共和国的敬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昨天与今天》的结尾,作者蒋巍说,刊发后,这段他钟爱的文字最终没有被保留下来,作为这段文字的创作者他很心疼。虽然最终定稿的结尾"国土总要有人守"蒋巍也很喜欢,但作为诗人的他却固执的迷恋那片茫茫荒漠中的老兵坟茔。在新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老兵们奉献了一生,坚守了一生,爱恨情仇最终都化为了面向东方的墓碑,或许这才是诗人眼中的老兵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管祥福几十本资料的封面上,每一本上都规规正正地写着:"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积累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朴实的口号也是他坚定的誓言。于是,他一点点地进步,一点点地提高,拳石频移垒泰山,终于释放出了一名士官所能释放出的最大"能量"。  相似文献   

20.
军乐悠扬,掌声如潮。这是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团年度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现场,二等功获得者、士官龚兵的母亲舒秋香亲自为儿子戴上奖章:"兵儿,你是我们全家的骄傲!"龚兵得这个奖真不容易。去年调到团作训股工作,一年中他走遍了全团所有巡逻路,穿坏了4双胶鞋,3次与死神擦肩,破解了5个边防执勤中的通信难题。去年7月份参加A山口巡逻,他的脖子被"山虱子"袭击,疼得他连忙用滚烫烟头把山虱子戳出来。战友都说,他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