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穿上军装不想家”是用来教育新战士的, 事实上哪能不想家?我是一名部队军官,长期 远离家人,在部队的日子总是十分牵挂父母, 每年回家探亲总是想方设法多尽孝心,总想补 偿一下,可每年回家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 处处让我感受着家人的关心,所以每次都被亲 情所“累”。  相似文献   

2.
从孝德的养成看,先秦儒家认为是天经地义;颜之推则认为父母威严而慈爱是前提条件。从事亲的内容看,先秦儒家认为敬亲、顺亲更为重要,强调精神事亲;颜之推认为养亲最重要,强调物质事亲。从事君的内容看,先秦儒家重视以“心”忠君,颜之推更重视以“才”忠君。从事死的规定看,先秦儒家要求厚葬,并祭之以礼;颜之推反对厚葬之风,并且不必拘束于烦琐的祭祀之礼。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的幕僚智囊团聚集了四百多位当时在各个方面突出的人才。他是通过什么办法聚笼如此多的人才?他与幕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又是如何? 人的一生很多时候都在给“别人”做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别人事业的成功,还是自己成功,能力和舞台都是决定成功与否的两个关键要素。曾国藩的能力与舞台在哪? 青梅煮酒,实为两虎相斗。倾身结纳,志在英雄援手。曾国藩以其亲身实践告诉人们,待英雄要屈身,处小人要谨慎。人以类聚,事以助成。而强强联手,则更是大事易成。曾国藩如何与英雄结手?蒋介石说:“曾国藩自己成功,也让别人成功,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别的姑且不论,仅此一点,就足以作为我们的老师了。”曾国藩在自己建功立业的同时,常常能够很好地把握他与下属之间的“取予”分寸。他是如何立人、达人的?  相似文献   

4.
河南矿工谢延信,用33年时间照料病中岳父母及呆傻的妻弟,一度被邻居视为“傻子”、“固执老头”、“得不偿失”。但当了33年的“傻子”后,几乎所有人都被他感动了——“我真的做不到他那样”。谢延信的老家在河南安阳,殷墟的所在地,自古就流传着“二十四孝贤”的传说。如今,他的名字也被传颂,人们总是习惯地加上一个前缀:“大孝至爱”。  相似文献   

5.
食指与拇指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指责、批评别人时,习惯于使用食指,而在肯定、表扬别人时,则通常使用拇指。基层工作中,一些带兵人往往更多地使用食指,很少使用拇指。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对基层带兵人来说,恰当地使用好食指与拇指,尽量多用拇指、少用食指,对促进基层管理具有积极作用。食指换成拇指。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有“一体”、“合体”、“统体”等概念,其含义与近代出现的“整体”一词相近,但它们所强调的侧重点各有差异。“一体”强调的是矛盾诸方面的一致性,淡化其对立性。惠施所谓“天地一体也”①,《庄子》所谓“生死存亡之为一体”,《仪礼》所谓“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丧服》),《白虎通》所谓“三教一体而分不可单行”等,都是强调矛盾各方的一致性。“合体”则侧重于讲矛盾双方的结合、交合、调合、融合之意。《庄子·达生》所说“无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而成始”,《春秋繁露·基义》所谓“物…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 :“渴望被别人赞美是人最基本的天性。”“人生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心理学也认为 ,赏识是顺应人的心理需要 ,创造条件使人的优点和长处充分发挥而不被扼杀 ,从而达到一般情况下似乎不可能达到的成就的一种方法 ,它能发挥人的潜能 ,达到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达不到的目的。新时期带兵人要学会赏识部属 ,从而具备“德、能、智、情”的素质。善于赏识部属是带兵人“德”的体现。赏识部属是领导者经常用的一种领导方法 ,也是带兵人经常用的一种带兵方法。但现实工作中为什么有的带兵人运用此法后产生…  相似文献   

8.
周东风 《政工学刊》2006,(10):60-60
谈及成才,问:“何以成才?”答:“勤奋成才。”问:“何谓勤奋?”答:“勤读书、善学人、多做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凝结的是一个人甚至几代人的智慧和思想文化成果,展现的是广阔而新奇的领域,可启心智,可开顽愚。大凡才干突出的人,无一不是好读善思者。勤读书,就要多挤时间,少些玩乐,像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和写作上”;就要结合自身文化和工作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读,  相似文献   

9.
抗击“非典”时期,领导批评人最多也最严厉,有的批评还显得有点过火。但被批评者绝大多数都能正确对待,没有因此而产生矛盾和对立情绪。一位朋友曾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批评是最大的关心。”假如“非典”能让人们都明白,“批评是最大的关心”,那真要感谢“非”典。如果没有非典,在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的情况下,谁”能承认批评是最大的关心”这个人“生的基本道理呢?批评是最大的关心,有人或许对此还有异议。但细想一想,人之一生,尤其在青少年时期,谁对自己批评最多,除了父母就是老师。实践证明,父母对儿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天…  相似文献   

10.
做 好战士父母来队的接待 ,是连队干部的重要工作。战士父母来队 ,或是因为出差顺路 ,或是专程探望 ,多是想了解一下孩子在部队中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连队干部要热情接待 ,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如实向他们介绍战士在部队中的各种情况。在接待来队的战士父母时 ,要切记“五忌” :一忌 :接待时笑脸迎富 ,冷眼看贫。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个战士家庭状况的差异 ,有的战士家庭富裕一些 ,有的家庭则相对贫困一些 ;有的战士父母身居高位 ,有一定的权势 ,而有的战士父母则可能是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连队干部在接待时应该一碗…  相似文献   

11.
<正>“一览众山小”“高处不胜寒”,这些身在高处的感觉对于别人来说似乎稀奇,但对于当行车工11年的卓亚静来说,却显得习以为常。但更让她与众不同的是,她的青春和人生因高处而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呈现出别样的美丽景色。  相似文献   

12.
第一句话: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干部的地位不是靠领导封出来的,也不是靠别人捧出来的,而是靠自己干出来的。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评价一个干部,最直接的还是看干得怎样,有没有作为。这个作为怎么来衡量,直白的讲就是“三个过硬”:有过硬的能力、有过硬的业绩、有过硬的形象。这个地位怎么体现,就是看“四个能不能”。一是没事能不能念到你。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领导讲评干部,群众盘点干部,总是想到你、念到你,把你放在里面、  相似文献   

13.
克服“从众心态”。有些人盲目从众,人生观、价值观偏移,追求社会时尚,追求名声利益,讲究人情、面子,跟着别人讲求享受、吃喝玩乐,想潇洒走一回,从众心态严重。克服这种心态,要做到:(一)保持清醒头脑。众人说的话未必都是正确的话,有时可能是片面看问题的牢骚话,或是带有某种目的的诱导话,或是随便说说连自己都未必当真的虚假话。如果你信了,就可能吃亏上当。因此,对众人说的话,要多加分析,不能盲目从众。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看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阅历,别人做了但你不适合做或不能做,别人这样做成功了但你未必能成功,不能看社会流行什么自己就盲目随大流。而要看这“大流”正不正确,能不能随,适不适合自己。时刻做到头脑清醒,不干蠢事。见人家奔了小康,自己就乱了分寸;见人家提职快了,自己的工作就干不下去了;见地方一些人有名车、豪宅,自己就想人非非,要另起炉灶了。  相似文献   

14.
怀念母亲     
说起来很惭愧。从当兵离家那一天起,就没尽多少孝心。总以为父母还年轻,自己会有很多时间去尽孝心。每次回家,留给母亲的几百元钱,母亲也都攒起来不舍得花,说是给我买房子时用。直到有一天姐哭着告诉我,母亲得了绝症,我才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当时,非典肆虐,到任何一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环球军事》2013,(1):5-5
“中国的发展是要不断超越自己,并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而不是为了压倒别人;中国的发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是要与任何国家争夺所谓‘世界主导权’。”外交部发言人洪磊J2月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压倒别人,不是要与任何国家争夺所谓“世界主导权”。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基层采访时碰到这样一件事 ,战士小李因父母生病但顾于工作而不能回家探望 ,思想上便产生了包袱 ,整日忧忧郁郁 ,连队干部在做小李思想工作时便将他定为“思想忧郁型”。后来 ,在一次劳动中小李因口角与别人发生了争执 ,回来后独自生起了闷气 ,连队干部以为“旧病复发” ,便按照“型号”做工作 ,结果适得其反。类似这种现象的事情还有很多 :如把某战士定为“上进型”、“冲动型”、“犹豫型”、“疾病型”等等。不难发现 ,基层干部之所以要给战士“定型” ,是为了方便日后思想工作的开展 ,但这种方法看似因人而异 ,其实不过是带着尺码…  相似文献   

17.
力戒“七不”坚持“七要”樊友亮在四个教育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同样的内容,同样的道理,有些干部讲出来就能取信于人,令人心悦诚服;而另一些人讲出来,则令人不以为然,被看做是唱高调。查其原因,问题不在于他们所讲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也不在于谁的言辞更漂亮动...  相似文献   

18.
沈红平 《政工学刊》2006,(10):48-48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当前,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学习贯彻好党章,践行党员先进性要求,关键是要以党章为镜,经常对照自己,才能做到知荣辱、明得失,才能时刻保持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在具体的对照检查中就要善于用好“四面镜”。用“平面镜”照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往往习惯于用“手电筒”照别人,而经常忽视用“平面镜”照自己,结果导致个别党员干部因长期看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发生问题,直至酿成大错而追悔莫及。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以党章为镜进行对照检查,…  相似文献   

19.
犹太人有这样一句谚语: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读到这句谚语,又一次触到我那根敏感的神经。现在工作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经常会感到比较忙。自由支配时间则更少些。算起来,我从参军离家已近二十年了,虽然有时逢年过节也回去看看,家里有大事也能请假,但与在老家的同学相比,与其他岗位的同龄人相比,与父母聚少离多。我经常回忆小时候在父母身边的样子,高兴顺心时在父母面前手舞足蹈,悲伤陇愁时在父母怀里诉苦撒娇,而这些美好记忆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相似文献   

20.
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串门或家里来了客人时,每当自己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大人们总是悄悄地扯扯我的袖子以示提醒。这是善意的批评、无声的警告。然而,现在这种“扯袖子”的事却渐渐少了,不少人习惯于当“好好先生”,奉行“好人主义”,人与人之间甚至开始忌讳起“扯袖子”的事:扯上级的袖子怕穿小鞋,扯下级的袖子怕丢选票,扯同事的袖子怕伤感情,扯自己的袖子怕失脸面。所以不但自己不扯,而且反对别人来扯,谁扯就认定是谁跟自己过不去,对其耿耿于怀,于是便多了些“抬轿子”的。所谓“抬轿”就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讨好卖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