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逆商,全称逆境商数,或日挫折商、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逆商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学者、白宫知名商业顾问保罗·史托兹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早提出的,用以衡量人们克服不顺境遇时的应对智力及应对能力,现已在西方和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同。他在《让逆商AQ克服逆境》中指出:  相似文献   

2.
付勇 《政工学刊》2003,(5):39-40
心理学认为,挫折是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青年军人由于职业的关系,在爱情生活中遇到挫折和磨难会更多一些。面对婚恋挫折,有的青年军人一蹶不振,丧失了生活、工作的信心和勇气,而有的虽然也苦闷、悲伤,却能很快调整自己,重新积极地工作、生活。这主要与青年军人的婚恋挫折承受力有关。婚恋挫折承受力,是指青年军人在婚恋遇到挫折的情况下承受精神打击而不至于人格变态的能力。当前,青年军人的婚恋挫折承受力还比较低,许多青年官兵面对婚恋挫折往往采取…  相似文献   

3.
心理弹性是指当人们面对挫折、困难或者逆境时能有效地应对和适应,并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弹性训练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是与心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总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由于个体的性格、经历、文化修养及军营角色的不同,受挫后的心理反应也是各异的。、面对挫折,有的人能坦然面对,毫不气馁,知难而进;有的却灰心失望,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甚至一蹶不振。其中有三种因受挫而产生的心理是比较危险的,如不及时正确引导和科学防范,很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挫折刺激对个体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不过它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个人身上的一些中介调节变量发生作用。一直以来,心理学集中研究了个人的应对策略、社会支持、情境因素等变量对挫折的中介调节作用。但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更关注人们在应对挫折事件时所表现的人格差异。研究者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人格变量是人们应对挫折的有效心理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一种人总是说:"让我想想,办法总是会有的。"他们以一种主动的、进取的、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困难与挫折。而另一种人则常是双肩一耸、两手一摊,叹息道:"困难太大,我实在是没办法。"我们推崇和赞赏"想办法"的态度。人的一生,大而言之,就是不断与命运抗争的一生;小而言之,就是不断"想办法"克服困难的一生。"想办法"就是进取,就是创造,就是探索和发现。假如古人类不去"想  相似文献   

7.
挫折和成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超越了挫折就达到了成功。因此,充分认识挫折的两重性是十分重要的。挫折一方面有可能使人失望、痛苦、忧郁,另方面也可使人聪明、坚强、成熟。挫折所包含的两重性对于人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问题全在于你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控疫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广大官兵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疫情,每个人坚决做好自身的防控和隔离,就是为共同战"疫"作贡献。保持心情愉悦、积极乐观,免疫系统就会更好发挥效能,增强抵抗力。因此,做好疫情防控中的自我心理调节,努力保持良好身心状态,就成为自我关爱保护、积极应对疫情的重要措施。一是倾听接纳。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人被迫"宅"在家里十几天甚至几十天,工作生活被按下"暂停键"。  相似文献   

9.
挫折的力量     
中国有一句俗语:家家有难唱的曲,人人有难念的经。客观上讲,人的一生就是时时都处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应该说,面对挫折,不同的人生会有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态度则直接影响、关系到最终的结果。人的一生中,要想有所建树、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把挫折当作走向最终成功的新起点、新坐标,变成财富,甚至越挫越勇,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人生。如果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消沉下去,那样不仅前途黯淡无光,就连  相似文献   

10.
心态、姿态、状态,是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处于顺境或是遇到困难挫折时所呈现出的内在反应和外在表现。直接反映出个人的心智、为人、处事的水平,处理得好与不好,都将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事业成功。心态要好,面对任何处境都要笑对人生我们的周围总有这样一些人,或成天愤愤不  相似文献   

11.
对在挫折情境下军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应分析不良的心理表现,并给出应对策略。在心理学的视角下,从正确认识挫折、寻求社会支持、提高适应能力和军人情商的途径四个方面,对挫折情境下军人不良心理表现提出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心想事成、一帆风顺,但在充满竞争的现实生活中,春风得意不常有,打击失意却相伴。在逆境面前,有的人采取吸纳包容、分解消化的办法,迎着急风暴雨,奋起直追,后来居上,走上成功之路。也有的人不能摆正心态,或是灰心丧气、怨天尤人,或是消沉颓废、一蹶不振,使挫折成了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面对失意,青年官兵是选择逃避还是承受,是沉沦还是奋起?  相似文献   

13.
珍惜挫折     
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挫折与失败。常言道 :“人生无坦途 ,处处有挫折。”人们欣赏波涛撞击礁石后绽放的浪花 ,赞美战胜挫折畅饮成功美酒的勇士。直面挫折 ,有的人愈挫愈奋 ,把挫折视为人生的磨刀石 ;而有的则自叹命运不济 ,甘于退缩 ,止步不前 ,把挫折看作是横亘在自己面前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人生的漫漫长卷是因为有了战胜挫折的动人情节才更加引人入胜 ,生活中也正是有了亲历挫折而奋起的感人故事 ,才使人荡气回肠。没有挫折的成功令人索然 ,而用挫折酿制而成的胜利之酒 ,才让人回味悠长。轻视挫折 ,你会再一次品尝苦涩 ;逃避挫折 ,人生…  相似文献   

14.
感悟挫折     
挫折是生活中难以避免的 ,它与我们常常相伴相随 ,躲不开 ,去还来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都免不了与挫折打交道。虽说遇到挫折是不幸的 ,但也有积极的一面。挫折一旦发生 ,只要处理得好 ,它就能够为我们深化认识、改造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契机。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 ,不遇到岛屿与暗礁 ,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在经历过数次挫折后 ,我们会变得更加成熟。挫折最怕人的坚忍意志 ,顽强的意志正是陶铸辉煌人生的熔炉。在挫折面前 ,低头、泄气、无精打采 ,是意志薄弱者的表现。而意志坚强者往往受阻更拼…  相似文献   

15.
如何制怒     
愤怒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常常是个体的意愿遭到挫折或对客观不满时产生的,它会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一般都是由外在的强烈刺激所引起的。但人的主观方面,如思想、情操、人生观等,和怒气的产生以及怒气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面对同样的强烈刺激,有的人怒气很大,有的人怒气较小,有的人则根本不动怒。一般来说,青年战士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情绪冲动性大,更容易引起愤怒情绪。  相似文献   

16.
帮助基层主官正确对待挫折张军所谓挫折是指人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的压制、阻碍。对于基层主官来说,能否经受住挫折或迅速摆脱挫折的困扰至关重要。笔者近期考核了88名基层军政主官,虽然其中绝大多数心理是健康的,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有的还愈挫愈奋,变坏事为好事...  相似文献   

17.
目前,面对疫情防控和练兵备战的双重任务,以及人手相对紧张的现实情况,有的官兵坦言:"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整天像在‘打仗’,真想分身成两个人!"面对这种快节奏的紧张工作氛围,我们不妨多给自己按按"快进键",让自己进入"打仗状态"。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军队党员干部是战斗员,雷厉风行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作风。在平时的工作和训练中,如果一直停留在预先设计的常规速度、适应舒适的工作节奏,身体和心理就会形成习惯性的“生物钟”,很难具备对紧急状态的快速适应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8.
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障碍和干扰,致使预期的动机不能顺利进行,不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军人也是如此。当入党、立功、上军校、转改专业军士、提干、升迁和恋爱等愿望持续性地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就会出现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直接或间接的挫折心理。挫折情境虽然很难完全避免,但是,怎样对待挫折以及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如何,军人之间的差异不尽相同。所谓挫折的耐受能力,是指人们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有的军人能忍受严重的挫折…  相似文献   

19.
突破     
突破是事业成功的基石,突破是弱者与强者的"分水岭"。弱者与强者的区别在于面对种种失败、成功时,能否进行突破。 当你事业受到挫折,灰心失望的时候,此时需要突破,只有突破失败阴霾的笼罩,才能拥抱阳光和色彩,达到成功的彼岸;当你迷失在情感的旋涡时,此时需要突破,只有突破情感的包  相似文献   

20.
正"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这首歌曲听来令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面对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领导给革命带来的巨大挫折,红军将士们仰望北斗,深深怀念在毛泽东正确领导下"红旗一展满地红""杀败蒋匪百万兵"的胜利光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