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徐平 《军事史林》2013,(4):25-29
坦克兵(战车兵、装甲兵)是以坦克、装甲输送车等为基本单位的战斗兵种,具有火力、机动力和装甲防护力相结合的特点,是现代陆军的重要突击力量。  相似文献   

2.
橡胶履带——装甲兵的新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闻舞 《环球军事》2008,(10):49-49
坦克作为陆战之王,第一次走上战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索姆河战役。当时还很不成熟的马克-1型坦克,突破了德军布防严密的阵地。面对这种新武器,德军士兵惊慌失措,纷纷后退,英国终于找到了可以打破堑壕战僵局的武器。很快各国就把坦克作为武器研制的重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坦克。  相似文献   

3.
装甲兵常识     
李俐 《环球军事》2009,(13):13-13
装甲兵又称坦克兵,是以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为基本装备,主要遂行地面突击任务的兵种。具有较强的火力、快速的机动力和较好的装甲防护力,是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可协同其他军兵种作战,也可在其他军兵种协同下或单独遂行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4.
法国第三代主战坦克“勒克莱尔”。其车体和炮塔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坏接钢装甲入装甲与反装甲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在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共同得到发展。 自!916年索姆河战役以来,坦克装甲车辆已在现代陆战场上纵横驰骋了近一个世纪。在二战期间的苏德战场上,甚至出现了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 战后,坦克进入了全速发展时期、各类中型/重型坦克及主战坦克先后诞生,以坦克底盘为塞础的各类装甲战斗车辆也陆续出现。它们与两次大战期间的坦克相比,在战术/技术性能上有了质的提高,在战术战法上也更趋完一善,因此,在战后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发挥…  相似文献   

5.
正1916年,英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坦克——"马克Ⅰ"型,并将其投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大陆的泥泞战场上。当成千上万的德军士兵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目睹这些此前从未见过的"钢铁怪兽"碾过战壕和铁丝网时,他们像"吓得半死的兔子"一样落荒而逃。这些失魂落魄的德国士兵可能想不到,仅仅二十多年后,德国就凭借威震欧陆的坦克部队以及古德里安创立的"闪电战"  相似文献   

6.
您知道吗?     
我坦克兵在最短的时间内毁伤敌坦克最多的是志愿军坦克某团215号坦克,该车在淤陷无法抢救的情况下,就地伪装,抓住战机,在五分钟内将敌坦克击毁二辆、击伤一辆,因此荣  相似文献   

7.
张艳明 《军事历史》2005,(10):26-33
人们对第五次中东战争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叙利亚防空部队遭到以色列的毁灭性打击和以色列装甲兵在黎巴嫩的肆意妄为。然而在那次战争中.叙利亚年轻的武装直升机部队也曾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给予以色列装甲兵一定的打击.确立了“坦克杀手”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蓝色迷彩     
在共和国武装力量体系中,这是一支带有太多神秘色彩的劲旅。论编成,步兵、炮兵、侦察兵、装甲兵、坦克兵、导弹兵、空降兵、潜水兵,陆海空三军无所不有;论作战领域,从山林到海岛、从空中到水  相似文献   

9.
坦克、装甲车辆是现代化战争中的突击兵器,《坦克装甲车辆》杂志是报道世界各国坦克装甲车辆发展动态的综合性刊物。该刊物的宗旨是为部队、民兵预备役建设服务,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其主要栏目有:典型战车介绍、装甲兵战术ABC、战例介绍、装甲兵发展史、世界坦克之最、国产兵器之窗等。彩色封面,图文并茂,知识性、可读性强,深受  相似文献   

10.
由装甲兵工程学院外训系翻译室编写的《英汉装甲兵词汇》、《汉英装甲兵词汇》两本词典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两本词典分别收词三万二千条和二万六千条,收词范围涉及坦克装甲车辆火控系统、防护技术、电子技术、激光红外、微光夜视、热成像、机动性能改善、技术战术等诸多方面,是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装甲兵方面的外文参考辞书.可供翻译、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11.
“未来战斗系统”概念的由来1993年1月,美国装甲兵协会、《装甲兵》杂志和装甲兵中心战斗发展处联合举办了一次“未来主战坦克(FMBT)概念设计竞赛”。从参赛的数十份作品中评选出获第一名者为西部豪登设计局的设计方案,并在《装甲兵》杂志上公布了此方案的内容,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为了使所设计的FMBT可在2015年开始装备部队,该设计方案尽量采用可在近期内成熟或研制成功的技术和部件,因此当时受到美国坦克界的青睐。可是,在  相似文献   

12.
正坦克是陆战的突击力量,克敌制胜的核心装备。自行研制出自己的先进坦克一直是中国兵工人的梦想。零的突破旧中国没有制造坦克的工厂和科研机构。1952年政务院组建国防工业部时,设立了坦克工业局,谋划发展坦克工业。坦克工业局组建了坦克研究所、发动机研究所、金属材料研究所,装甲兵也建立了坦克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军委新时期战略方针,研讨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促进装甲兵现代化建设,自10月31日至11月2日,总参兵种部装甲兵新装备教学研讨会在我院隆重召开。总参军训部、兵种部、装备部,总政干部部、兵器工业总公司及装甲兵各院校、军区兵种部装甲兵处、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训练团,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和新装备研制、生产单位与驻厂军代表室总代表等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坦克自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畔战斗中登上战争舞台以后,便屡屡以其超强的防护能力而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可是随着现代激光、微电子、高能炸药等高新技术在反坦克武器中的不断应用,“陆战之王”已有身陷重围之感。但矛盾双方始终是在动态平衡中交织发展的,新材料、电磁、隐身等高技术在坦克防护领域的纷纷登场,又为坦克提供全方位有效的防护“盔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陆用组优秀论文序号论文题目作者名作者单位1网络中心作战效能评估问题概述王震雷,罗雪山国防科技大学2防空武器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耿绪林,刘俊文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3军事网格的“大火控”思想刘鹏,徐伯夏解放军理工大学4一体化火力条件下坦克火控及指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张超,朱英贵蚌埠坦克学院5 MDA技术在军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展望张勇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6激光雷达在装甲车中的应用探讨杨雨迎,常天庆,等装甲兵工程学院7论不同防空形态与不同火控类型的对应关系杨少宇,秦峰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1部队8防空战役主战兵力编组方案优选研…  相似文献   

16.
孟凡平 《国防》2002,(10):8-8
预备役坦克分队与现役装甲兵部队的挂钩训练,保障工作复杂,涉及面广,必须进一步区分任务、明确责任,确保各项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1.理论教学的组织和保障以预备役部队为主,现役部队为辅。预备役部队体制编制调整以后,预备役坦克部队编有相当数量的现役坦克营长、连长和坦克专业出身的干部,再加上预编的坦克专业技术骨干,已经具备了坦克分队训练的组织和教学能力。因此,预备役坦克分队训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德苏等国都生产出大量和优秀的中型坦克,由于中型坦克的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三大性能趋于完美,因此被用来承担装甲兵的主要怍战任务,成为陆军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苏联的T-34中型坦克,  相似文献   

18.
一、坦克的发展沿革与现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各国的坦克已发展了三代。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坦克为战后的第一代,20世纪60年代发展的坦克为战后的第二代,20世纪70年代至今研制的坦克为战后的第三代。1.第一代坦克。战后第一代坦克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各国以发展中型坦克为主。战后第一代坦克,一般按重量分为中型、重型和轻型三类。一般来讲,中型坦克在30吨至40吨之间,重型坦克在40吨以上,轻型坦克在20吨以下。中型坦克具有较强的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性,成为各国装甲兵的主要装备。另外,这一时期的重型和轻型坦克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宁夏科技》2001,(10):92-93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兵器馆陈列的装甲车辆虽然大多老态龙钟,但每一辆坦克都来历不凡。从种类、国别、型号、数量都是国内仅存的珍品。从世界坦克发展史和中国装甲车辆发展史来看这些都是珍品。从这里你可以探寻到中国近代装甲兵早期发展的功绩.可以看到从抗日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辉煌历史.可以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是如何从一辆坦克发展成为种类齐全的兵种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20.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率先使用坦克,其著名军事理论家富勒又率先提出使用坦克作战和建设装甲部队的理论原则,使英国在坦克战的实践和理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的装甲兵建设却被德国远远抛在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