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反舰导弹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舰载红外警戒系统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海空背景下低空来袭反舰导弹目标,深入研究导弹的红外辐射特征,并建立其红外辐射简化模型.通过导弹尾喷管、尾喷焰及蒙皮的气动加热3个导弹主要辐射源,计算某型反舰导弹在长波段(红外警戒系统主要工作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并针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2.
深入研究反辐射导弹的红外辐射特征,并建立其红外辐射简化模型.以导弹蒙皮、发动机尾喷管及尾喷焰作为导弹的主要红外辐射源,计算某型反辐射导弹在3μm~5μm和8 μm~12μm波段在不同方向上的红外辐射强度,并针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可为红外告警系统探测反辐射导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战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体系仿真、武器装备研制论证以及作战效能评估,在反舰作战仿真过程中,经常需要模拟红外制导导弹对目标进行探测、追踪制导以及毁伤评估,均涉及目标区域红外图像动态生成。通过分析海上目标红外特性建立了舰船红外辐射模型,对导弹飞行中动态获取目标图像过程建立了导引头动态成像模型。基于国产数字地球仿真引擎研究了作战仿真中导引头红外成像过程模拟方法,开发了海上作战对抗仿真系统并实现了不同弹目距离、不同攻击方位的红外目标图像模拟。结果表明,提出的导引头动态成像过程模拟方法能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对不同战场环境、不同作战目标进行实时红外成像模拟,从而为作战仿真推演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红外成像仿真的关键环节在于红外图像的生成,反舰导弹的红外图像生成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基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技术提出了导弹目标红外图像生成的方法,根据红外物理学、空气动力学以及传热学等基本理论,建立导弹目标的红外理论模型,计算出蒙皮、尾喷管和尾喷焰等重点辐射区域的温度场和辐射场,利用灰度等级描述红外辐射信息,经过建模、视点变换、环境设置等一系列处理并渲染生成红外图像。实验结果证明,红外图像生成方法可行,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空间目标的外部辐射换热问题作了统一考虑。作者参照一些国内外资料,对地球大气层外空间的辐射热环境——太阳的直接辐射、地球的反照辐射和地球的红外发射辐射的特性作了简要介绍。文中,从统一选择的座标系出发,采用座标变换和向量分析的方法,提供了像人造卫星、导弹弹头等空间目标外部辐射换热的计算公式。这些计算不仅可以提供空间飞行器温控设计的外热流环境数据,而且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试图一并解决空间目标的长波红外辐射特性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用客机保护系统竞争方案 现处于第一阶段研制中的反便携式导弹的第3个竞争方案为民用客机保护系统。它与其他两种竞争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向空中投放红外曳光弹诱骗导弹偏离飞机,而不是采用定向红外对抗系统干扰发射机直接干扰导弹导引头。这一研究计划由联合航空公  相似文献   

7.
针对美国战区导弹防御 (TMD)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提高中程战术弹道导弹弹头突防能力的弹体处理 (弹体分解 )方案。从弹头目标群的雷达辐射、红外辐射、减速等特性对弹体分解方案进行了分析和初步论证。最后演示了利用多目标突防挫败“战区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2003年11月28日,博福斯BAMSERBS23开始走出工厂装备部队,引起世界关注。博福斯BAMSERBS23是瑞典博福斯公司和爱立信公司生产的全天候防空导弹系统,被配置用于固定目标和移动目标的防空。可用于抗击旋停于空中的水平螺旋桨直升机、无人机、孤立导弹、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和制导炸弹。Bamse防空导弹系统能有效拦截小而快速目标,像空对地导弹这样的小目标。该系统具有全天候工作能力,对目标的射程超出了电子——光学控制的武器系统的的单一距离。本系统提供的目标距离范围不小于15千米,高度可达15,000米。BAMSE导弹连的火力配置。包…  相似文献   

9.
现有天基红外导弹预警系统对目标的检测侧重于对红外图像的处理。从光谱维数据分析角度出发,结合红外弱小目标图像信噪比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最小二乘向量机(LSSVM)结合目标光谱维信息检测弱小目标的方法,并以F测度函数为适应度函数,利用人工蜂群算法(ABC)对最小二乘向量机的正则化参数和核函数参数进行优化。应用小样本训练数据建立了LSSVM检测器,以4型典型导弹目标尾焰红外辐射特征谱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比较了ABC算法、网格搜索(grid search)算法、粒子群(PSO)算法和遗传(GA)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由ABC优化的LSSVM模型能获得更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结合目标红外特征,研究了空-空弹在复杂背景条件下的目标红外成像末制导的技术原理和实施途径。对复杂地背景的辐射特征和主要空中攻击目标军用喷气战机的目标红外辐射源类型作了分析,研究了红外目标特征的提取方法和算法。  相似文献   

11.
空中红外小目标在目标检测、目标追踪等军事领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其获取成本高昂。在WGAN模型中引入降噪算法改善生成图像质量,同时改进Wasserstein距离惩罚项,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空中红外小目标仿真模型(IST-WGAN),在自建空中红外小目标数据集上训练模型,模型生成的红外图像通过主观判别、FID分值和小目标检测算法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生成有效的红外小目标样本。  相似文献   

12.
红外警戒系统的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低空、超低空飞行的威胁目标(导弹、飞机),红外警戒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发展迅速的近程防御与对抗武器装备。针对红外警戒系统的主要技术,提出了系统的战术技术要求;分析了信号处理对系统作用距离的影响;给出了一种红外点目标信号预处理方法和红外目标点迹处理方法,以及虚警时间、虚警概率、探测概率的关系;探讨了双波段数据融合技术并简述了系统的研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由于空中目标的隐身技术,反辐射导弹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饱和攻击技术和全空域突防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战略地地导弹向常规地地导弹的转移,防空导弹的作战环境日益恶化。为了在严重的空中威胁环境下,有效地反空袭,防空导弹将向着全主动和准全主动攻击,增大射程,大机动和高速度,实施组网技术的方向发展。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使防空导弹仍然保持防空主力兵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依据红外辐射的基本原理,针对隐身飞机的发动机尾焰、尾喷口和飞机蒙皮三大主要辐射源,建立了隐身飞机的红外辐射模型,提出了基于温度场分布的飞机红外辐射计算方法,并对某型飞机的红外隐身效果进行了仿真。根据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得到经大气传输和目标与背景对比后探测器接收到的有效目标信息,仿真计算了探测距离随波长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对隐身飞机的设计以及红外制导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月28日,博福斯BAMSE RBS23开始走出工厂装备部队,引起世界关注。博福斯BAMSE RBS23是瑞典博福斯公司和爱立信公司生产的全天候防空导弹系统,被配置用于固定目标和移动目标的防空。可用于抗击旋停于空中的水平螺旋浆直升机、无人机、孤立导弹、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和制导炸弹。  相似文献   

16.
李浩 《环球军事》2008,(24):50-51
JDRADM,联合双任务空中主宰导弹(Joint Dual Role Air Dominance Missile),是美国空军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未来空射新概念导弹。它摆脱了传统的单一空对空或空对地攻击方式,既可以摧毁空中目标,也可以攻击地面目标,可以对付包括固定翼飞机、旋翼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在内的各种高敏捷空中目标以及部分陆基防空系统。美国空军对该导弹提出了高机动性指标,希望其在空战时的射程超过现役的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  相似文献   

17.
便携式红外目标模拟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红外型空空导弹环境试验及外场试验的要求,研制了专门的便携式目标模拟器用于配合检测导弹的截获、跟踪等总体性能。该目标模拟器设计为头罩式结构,采用微型黑体作为红外光学系统光源,具有连续、稳定、可调的辐射特性;光学系统通过由PLC控制的步进电机带动,可以实现红外目标的往返、达位运动,用来作为导弹总体性能测试时的目标源使用。详细介绍了该目标模拟器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其系统设计方案,经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反辐射导弹的优劣剖析及作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辐射导弹又称为反雷达导弹,主要以防空系统的无线电辐射源为目标, 重点打击、摧毁防空系统雷达。作为雷达的克星,反辐射导弹是现代空袭与反空袭斗争的产物。从60年代在越南战场投入使用到最近的伊拉克战争,许多战例表明,反辐射导弹是压制防空系统十分有效的手段,为夺取战场电磁优势、  相似文献   

19.
"标准"反辐射导弹所谓反辐射导弹(又称反雷达导弹),系指可直接摧毁敌方雷达辐射源的一种机载进攻性武器,它利用敌方雷达辐射的电磁波进行导引,从而搜捕、跟踪并摧毁目标,其作战对象主要是目标指示雷达、地面防空系统雷达(包括地空导弹制导雷达、高炮瞄  相似文献   

20.
在导弹/火箭从起飞到整个飞行过程中,其后的尾焰由于具有非常显著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而成为红外设备主要探测目标源。对火箭发动机尾焰红外辐射特性数值计算研究和实验测量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火箭发动机尾焰红外辐射特性数值计算的步骤方法,并对各步骤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进行了总结归纳。对国内外火箭发动机尾焰红外辐射特性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为今后火箭发动机尾焰红外辐射特性研究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