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战国策》中有一篇文章《触龙说赵太后》,讲的是当时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要求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很担心儿子的安全,不想让长安君赴齐为质,但大臣又都相逼,因此心情十分郁闷烦躁,情绪极度低落,茶饭不思,对大臣态度也不好。赵国有位士大夫,名叫触龙,他求见赵太后,开导太后说:"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换来齐国出兵救赵,实际上是为赵国立下了大功。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占住脚呢?为人父母,应  相似文献   

2.
左师触龙说赵太后张万明公元前263年,秦国乘人之危攻赵,赵向齐求救。齐国虽答应救赵、但却要赵太后把幼子长安君送齐国做人质。大后因溺爱幼子,愤然拒绝。大臣们虽纷纷进谏,太后却决意不从,并告示"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于是,朝廷上下出现万马...  相似文献   

3.
点化是思想说服的常用艺术,是思想工作者以巧妙的方式对说理对象进行“点拨”或启发,从而促使其感悟或反省,达到认识上的转化。点化艺术的巧妙之处在于点而不破,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收到“送人兰花、手有余香”的效果。一、全局在胸,鞭辟入里。当对方钻入“牛角尖”,思维一时很难“转弯”的时候,常规的说教往往很难奏效,这就需要思想工作者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想得更深一些,从全局出发直截了当地向对方言明利害关系,促使其跳出固有思维的束缚。《史记》中记载的赵国左师公触龙说服赵太后的事例就极为典型。当时秦国攻打赵国,赵国…  相似文献   

4.
春秋后期,晋国政治日益腐败,最后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魏文侯为了创建霸业,晚年提倡耕战,任用变法革新的政治家李悝为相,任用著名军事家吴起为将。有一次,魏文侯问吴起说:当今秦国威胁我的西部,楚国邻近我的南部,赵国面对我的北部,齐国窥视我的东部,  相似文献   

5.
田单是战国后期齐国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和复国功臣,他的军事实践和用兵特点中有许多值得总结的闪光点,给后世兵家以诸多启发。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分别述论如下:一、田单的军事实践述略(一)田单的早期经历田单是齐王的宗室远亲,具体生卒年代不详,在齐洞王当政时曾做过临淄的“市橡”,即负责都城市场管理的小官。田单年轻时已对兵法有所研究,但因其地位卑微,“不见知”。齐王十七年(公无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燕、秦、赵、魏、韩五国军队攻齐。齐王以触子为统帅,仓猝应战,齐国军队士气低落,毫无斗志,加上准备…  相似文献   

6.
长平之战中赵国以赵括替换廉颇为将作为战国时期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其起因源于司马迁之“反间说”,认为赵国换将是因秦间之谣言所致,千古因袭.综合各种史料重新考量之,其实并非如此.以赵孝成王为核心的赵国领导层临阵换将,其原因有三:经济状况是迫使赵国换将的根本原因;军事抉择是赵国换将的直接动因;国内政治派别斗争是赵国换将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杨月虹 《国防》2008,(4):78-79
围魏救赵,源于战国时期的齐魏桂陵之战。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公元前354年,魏国进攻赵国,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公元前353年,齐王派出了一支8万人的队伍,由田忌任统帅,孙膑为军师,前去救  相似文献   

8.
武超英 《国防》2008,(2):85-88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的最南端,冀、晋、鲁、豫4省交界处,总人口约880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敬候迁都邯郸,使赵国都城邯郸迅速繁荣成为赵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胡服骑射"、"邯郸学  相似文献   

9.
地无中外,时无古今,凡创立新思想、新学派、有所作为的人,大都是在年轻的时候。我国战国时期秦国的甘罗12岁当上卿,他自请出使赵国,说服赵王割城给秦国,南北朝的  相似文献   

10.
说服教育是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思想工作的效果。说服是一个信息传递与接受的过程,涉及到作为信息传递者的说服者、信息接受者的说服对象和信息流通的说服过程三个方面。说服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这三个方面的相互匹配和作用的契合程度怎样。一、努力强化说服者自身的"说服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同样,说服者自身的"说服能力"也是说  相似文献   

11.
秦赵两国在地理位置上接壤,加之两国先后在同一时期崛起,使得两国在战国后期摩擦不断,战事频繁.公元前270年,在秦赵结束阏与之战之后,秦昭王任范雎为相,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上党,韩恒惠王命令上党郡守冯亭向秦国献出上党郡.冯亭不愿降秦,欲将上党郡献给赵国,寻求赵国庇护.赵孝成王不顾平阳君赵豹反对,听从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接受上党连韩抗秦,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公元前260年,因秦不满于赵接受上党,于是派出左庶长王龁攻占长平,自此,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长平之战便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2.
1952年1月,蒋介石题写“毋忘在莒”4个大字,刻在金门太武山的悬崖上,让岛上的官兵天天都能看到,刻在心里。他还到处演讲鼓吹,甚至开展大规模的运动,用来激励一些人时刻不忘“反共复国”,随时准备“反攻大陆”。 “毋忘在莒”这个成语出自古代的一个典故。战国后期,燕国联合秦、楚、赵、魏、韩攻打齐国。燕、赵、秦等六国之兵长驱直入,很快攻占了齐国的国都临淄,占领了齐国的大片领土。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个地方了。齐王被迫退至莒(今山东莒县)。齐国以莒为反攻基地,依靠田单为部队统帅,经过五年的生聚努力,终于打败燕国,收复  相似文献   

13.
宋王偃闻喜失国宋成《吕氏春秋·壅塞》中记述了战国末期宋王偃闻喜失国的一则故事:宋王偃又称君偃,荒淫无道,不分青红皂白,报喜者受赏,报忧者受罚。有一次,齐国攻打宋国,宋王偃派人去打探敌情。被派去的人回来告说:“齐兵近了,国人都惶恐不安了。”左右近臣却对...  相似文献   

14.
我取百家之长君得一路平安──“长安”的内涵之我见王锁川自从有了“长安”车以来,“长安”二字的内涵变得分外饱满充实和有价值。”长安”的发展面临新的艰辛与曲折,因此“长安”的份量也就变得格外沉重──她关系到一个汽车名牌的荣辱兴衰。时代蕴生了“长安”,我们...  相似文献   

15.
部队工作中大量的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经常性思想工作主要是通过说服教育来提高官兵的思想觉悟,重在启迪。说服教育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常规武器,是我们政工干部必备的一个基本功。 说服教育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也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交流过程,它以说服者(传播源)传播一定的信息为开端,而以引起被说服者(传播对象)相应的心理变化或反应为目的。因此,说服的效果,必然受制于说服者的自身条件,对说服对象的了解以及说服的内容、方法等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战国策·齐策》记载:“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这是齐相邹忌之妻、妾、门客为了各自的切身利益,挖空心思地吹捧、赞誉邹忌之美。但是,高居齐国相位的邹忌没有偏听偏信,却“徐公来,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对此,他认真地反省,方悟出“吾妻之  相似文献   

17.
高广东  于洋 《国防》2006,(8):77-77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善于谈兵,自以为战争的奥秘都在他的掌心之中,大有普天之下无人能挡之势。后来赵王让他代替廉颇为将,率兵战于长平。由于他死搬兵书,不知灵活处理情况,结果中了秦军绝粮道、纵奇兵的计谋,不但自己中箭身亡,赵国的40万大军也全部被秦军坑杀。后人把这种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的学习讥笑为“纸上谈兵”。其实“,纸上谈兵”并非注定与贬义结成不解之缘。把对战争和用兵的论述汇集成帙,过去称作兵书,现在叫军事著作,它是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对战…  相似文献   

18.
《兵团建设》2014,(8):46
正[案例]在战国时期,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纵抗秦"。然而,赵国自恃兵力强于燕国,起了伐燕之念。当时辅佐燕国与其余五国一起抗秦的名士苏代,为了劝说赵惠王减少合纵内部的摩擦,遂前往赵国进行劝说。当时,赵惠王见苏代前来进见,深知其来意,便故意东扯葫芦西扯瓢地与苏代寒暄。而苏代也佯作闲散地跟赵惠王聊天,他说:"我今天在来这里的路  相似文献   

19.
“纸上谈兵”这一成语,是从赵括“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生平故事中引伸出来的。它着重指出的是,赵括研究和指导战争的态度和方法是错误的。赵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蔺相如语)。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的名将,和蔺相如、廉颇地位相同。  相似文献   

20.
长安在山城迅速崛起,成为重庆一颗最亮的明珠。重庆为长安做了些会么?长安又为重庆做了些什么?而事实上,长安与山城比翼齐飞,在全国老百姓口头已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强势词组——重庆长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