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是加快推动军民分离式发展方式向军民融合式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和有效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应突出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相统一要求,体现国防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要求,反映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要求。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面临诸多障碍,主要是凝聚军民融合式发展共识滞后,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激励不足,制约军民融合式发展壁垒明显。有效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重在构建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体系,优化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结构,分类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程继斌 《国防》2013,(7):31-3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本文从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涵入手,在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经验做法基础上,对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现状作了分析,并就如何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其翊 《国防》2010,(5):28-30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需要党和国家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完善有利于军民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作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后勤动员涉及方方面面,尤其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大环境下,需要统筹协调、通盘考虑的事情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是我们党着眼全面增强国家战略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真总结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本经验,科学把握其时代内涵和主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指出,要坚持国家主导、制度创新、市场运作、军民兼容原则,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坚持国家主导,关键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政府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应注重发挥政府对经济的调节职能、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职能、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军地协同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组织管理架构、政府调控市场运作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资源配置机制、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动力形成机制、政府支持制度创新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军民融合是一项新的时代课题。新形势下,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需要深刻理解军民融合思想内涵:在战略层面,要理解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历史必然性;在思想演进方面,要系统理解军民融合思想发展的历史性与时代性;在具体思想方面,要着重把握融合概念、融合内容、融合模式等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7.
刘润芝 《国防》2013,(4):12-13
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加速演进,国防与军队建设任务愈加繁重,对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坚持技术与理念相结合实践证明,技术与理念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容、形式、程度、范围等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新  相似文献   

8.
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与升华,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思想是实现富国强军统一战略任务的迫切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工业化基础,发挥国防科技工业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升级,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张福元 《国防科技》2013,34(2):81-85
文章总结了主要军事国家加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共同经验,论述了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当前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化与形成,并结合我国国情军情,提出了科学推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执行机关,是国家的权威性表现形式,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式发展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1.
陈敏尔 《国防》2013,(9):4-6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这是实现富国与强军两大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保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当前,全党全军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重大战略,全面展开军民融合式发展实践探索,军地双方融合思想不断深入,众多领域融合内容不断丰富,为国家安全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制度化、常  相似文献   

12.
郭增维  苏晶 《国防》2013,(8):41-4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军民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军队有关保障融入国家社会化保障体系、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以及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建设等诸多领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实现军民融合这一战略目标的艰巨  相似文献   

13.
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战略举措,是总结我国长期以来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们党着眼开拓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境界的时代抉择。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当代中国来说,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理清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路,如何改革制约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体制,如何建立和健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机制,如何制定和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等等,都是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了新的战略定位,以此为前提,对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应不断拓展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深化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国防动员等重点领域和拓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海洋、空天、信息等新兴领域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同时,要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健全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政策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已逐渐成为一条加快转变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必由之路。我们应从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以及军队大力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加快资本凝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军民融合要素的整合,切实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军民融合式发展是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现实要求,对搞好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的互通、互补、互动和互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军事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约束条件,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是区域经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现机制,有限性是区域经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功能特征。推进区域经济军民融合式发展,更新观念是前提,完善体制机制是基础,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是保障,选准融合领域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军事物流是连接军事斗争与国民经济的桥梁,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勘的主要内容。构建军民融合式物流指挥体系,应优选军民融合式保障模式,优化军民融合式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完善军民融合式运行机制,推动现代军事物流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朱德贵 《国防》2014,(11):74-74
习主席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这对在新形势下创新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必须不断深化融合发展理念,拓宽融合发展领域,深挖融合发展潜力,特别要结合区域特点,突出融合发展重点,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再上新台阶。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贯彻军民融合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这是我们党细细研读历史、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发展大势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法国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有关军民融合的法规也紧跟时代发展相继出现并不断完备,形成了一个有法国特色的军民融合法律体系,包括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法规、军事后勤保障军民融合法规、军事人力资源军民融合法规、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法规。法国军民融合法规建设经验启示我们,军民融合实践必须健全法规体系,重视政府对军民融合高技术研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