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台军为实现“以武拒统”的梦想,在反登陆、反封锁联合军演中,多次演练如何使用水雷炸毁对方水面登陆工具,迟滞破坏对方登陆行动,企图以“以雷抗袭、以雷阻登”。赋水雷战以重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海军不断调整军事战略,尤其是近年来数度秘研水雷战计划,苦练水雷战功夫,企图以快速灵活布放水雷来封锁对方港口,迟滞对方舰船行动,拖延或破坏对方登陆部署。按照台军设想,台军实施的水雷战既可用于战略防御布雷,也可用于战役机动布雷和战术攻势布雷,构成各种类型的海域水雷障碍,破坏对方登陆作战步骤,减煞对方登陆作战优势和迟滞对方…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前,台军防卫作战的本质是反登陆作战,即“在敌登陆前、登陆中及占领滩头阵地时,予以击破或歼灭,以确保近海及陆上地区的完整”。近年来,基于反登陆作战在台岛防卫作战中的特殊地位,台军在“战略持久、战术速决、打破封锁、控制海峡、总体作战、全军破敌”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为抗登陆作战进行  相似文献   

3.
李异建 《国防科技》2000,21(2):48-49
台湾当局为加强防务,保障其安全,推出了“积极防御,独立固守”的“守势战略”。为贯彻这一军事战略方针,台军撤消了用于“反攻大陆”的特种作战部队和轻装部队换防制度,以便熟悉防卫情况,并把“抗登陆”作为基本作战样式。台军目前提出了“战略上持久,战术上速决,以制空、制海为首要”的攻势防御作战指导思想。新的作战指导思想更加注重联合作战,突出攻势防御、先机制敌;由重视“地面决战”转向“海空决战”和“前沿防御”;由重点实施“抗登陆”作战转为“反封锁”、“抗登陆”作战并重,并优先实施制空、制海作战和反封锁作战。…  相似文献   

4.
陆锋 《当代海军》2002,(10):14-15
准掌握了制海权,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这是人们从战争经历中得到的共识。然而,要取得制海权,仅靠原来的“直接接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看到,远程“非接触”打击更加普遍,垂直登陆、超越登陆与平面作战紧密结合,信息封锁、拦截封锁和军事封锁相互配合.才是新世纪海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黄忠金 《国防》2004,(2):47-47
高技术条件下的空袭与反空袭、封锁与反封锁、打击与反打击相互交织,使预警时间缩短、打击精度增强、毁坏程度加大,这对省军区(军分区)系统  相似文献   

6.
陶勇,系新四军著名战将,曾任新四军第1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等职,"文革"初期不幸去世.近日,曾任陶勇保健医生的盛政权老人在缅怀陶勇丰功伟绩时,详细披露了57年前孟良崮战役结束当日,他受陶勇司令员之命,为国民党整编74师中将师长张灵甫验尸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台军多次举行的反登陆作战联合军事演习十分强调组织精兵利器,运用多种战法实施海上袭扰作战。从台军最新的有关作战理论原则和训练及演习事例综析,其海上袭扰作战已呈现诸多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侦搜情报不遗余力 反登陆作战中,台军把及时、准确的情报视作极为重要的无形战力资源。据此,台军在实施海上袭扰作战前,十分注重运用陆、  相似文献   

8.
台湾海军是台湾军队实施岛屿防御作战的重要力量。平时主要遂行海上巡逻誉戒,防卫台湾和澎湖、金门、马祖、乌丘等外岛,以及护渔、反偷渡、联合缉私等维护海防安全任务;战时则联合空军、陆军遂行反封锁、抗登陆、反渗透等作战任务。90年代以来,台湾海军根据“积极防御,独立固守”的军事战略和“空中防卫、海上防卫、陆上防卫”的作战指导原则,依据台湾“国防部”制定的“十年兵力整建计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以前,台军防卫作战的本质是反登陆作战,即“在敌登陆前、登陆中及占领滩头阵地时,予以击破或歼灭,以确保近海及陆上地区的完整”。近年来,基于反登陆作战在台岛防卫作战中的特殊地位,台军在“战略持久、战术速决、打破封锁、控制海峡、总体作战、全军破敌”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为抗登陆作战进行了长期细致而又充分的准备,不断完善战场建设,频繁进行演习训练,逐渐形成具有自身持点的反登陆作战指导思想、指导原则,确立以制空制海为根本的攻防一体,由早期预警、先机制敌、  相似文献   

10.
于光 《军事历史》2007,(3):67-69
1949年2月26日凌晨,烟台警备区司令部值班室突然接到子午岛岸防炮阵地的电话,报告东海面发现不明国籍的军舰,请示如何处理?值班的作训股长刘元兴回答:"作好战斗准备,若军舰不开炮,我们也不开炮."  相似文献   

11.
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海上作战中,双方开展封锁与反封锁、航渡与反航渡、投送与反投送、空袭与反空袭的斗争将异常激烈,从而因舰艇毁坏、人员落水,飞机被击中、人员跳伞等情况不时会有发生。因此,及时采取得力措施搜救海空遇险人员,保护有生力  相似文献   

12.
魏节 《当代海军》2002,(9):32-34
陶勇是我军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黄桥决战,他挥刀冲入敌群。粟裕赞道:“好一个拼命三郎!”单车闯马塘,他对保Ⅰ旅的旅长说:“听说你要打我们,我这送上门来了!”望着吊桥前威风凛凛的陶勇,敌人惊呆了:“真有这种虎胆英雄!”  相似文献   

13.
《现代舰船》2012,(5):59
近两年经常看到一些打航母的"东风"-21丁型反舰弹道导弹(ASBM)的报道,不过所说的发射平台都还是机动车辆,这是将改进DF-21D中程弹道导弹作为"远程岸炮"使用。这样的战术运用只适合积  相似文献   

14.
抗美援朝战争,因战场地形、战争目的、战争态势、双方综合军力对比等因素,决定了敌在我侧后登陆与我反登陆,乃是双方战略之定势。到战争中期和后期,敌向我东西海岸登陆准备和我两岸的反登陆准备,成为双方统帅部战略决斗的焦点。 1952年秋至 1953年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和第3兵团先后担任朝鲜东海岸反登陆战备任务期间,兵团保卫部策划和实施了一场适用美军远东情报局高级情报组,动摇敌统帅部登陆决心的反情报战。其斗争手段新颖,前所未见,堪称我军军事保卫部门战地反情报战的一个范例。笔者是当年这场特殊斗争的当事…  相似文献   

15.
2005年6月29日至7月3日,俄罗斯举办了第二届圣彼得堡国际海军展,展出了包括“拉达”级常规潜艇、“贼鸥”级气垫登陆船、1242.1“毒蜘蛛”-3(又称“闪电”)级导弹艇在内的多种舰艇以及苏-33舰载战斗机、“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俱乐部”反舰导弹、“舞会”-E岸防自行反舰导弹系统等海军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16.
美国岸防局已在执行一项造船计划以替换服役近30到40年的护卫艇。这些新接替的艇只是270英尺中等续航力一级的护卫艇(MEC)。它具有多任务功能以满足岸防和海军的要求。为了实现多任务的要求,而且配备最少人员,选用了C~3(指挥、通信和控制)系统原理的自动化手段。由于设计这种270英尺的WMEC必须遵守某些约束(尺寸和重量),岸防局设计了一种指挥、显示与控制系统(COMDAC),它综合了美国岸防局与海军已有的自动化系统的特点。COMDAC的独特性表现在其接收数据的能力,而且根据(海军和岸防局)预定的原则将这些数据处理成一定格式,然后在任意选定的几个地点将其显示出来。利用COMDAC可减少标图员和态势板编辑员,而且可与NTDS接口以完成多种海军任务。本文叙述COMDAC作为指挥、通信和控制系统在岸防和海军各种任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抗日时期 ,在中国东部相继为日军占领和封锁的情况下 ,中国的国际交通线被迫移向西南的中缅、中印边界。本文叙述了中国政府在西方反法西斯国家的帮助下 ,为开辟滇缅路 ,中印路和“驼峰”航线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指出弱国反封锁作战 ,在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援的同时 ,要利用各种手段 ,坚决打破强敌的封锁和包围 ,这是弱国反封锁作战胜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反坦克导弹是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反装甲兵种,特别是在渡海登岛作战中,先头抢滩登陆部队能否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地,很大程度取决于登陆部队反装甲力量的运用.在此过程中,反坦克导弹分队的阵地选择极其重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反坦克导弹阵地选择的递阶层次模型,通过计算,确定反坦克导弹阵地选择的最佳方案通过组合一致性检验,选择地形单元C_1为反坦克导弹阵地,作为最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德国 SUT 线导反舰/反潜鱼雷SUT 线导鱼雷是德国在1975年为出口而研制的反舰/反潜两用鱼雷,集“海蛇”、“海豹”和 SST4鱼雷之部件,可从水面舰、潜艇、固定或活动岸防设施中发射。SUT 鱼雷装有声自导头,在主/被动工作时探测距离远。线导终止后,SUT 鱼雷可作为高度智能自导鱼雷作战使用。SUT 鱼  相似文献   

20.
老守卫者前苏联幅员辽阔,海岸线长达3.4万千米。为了防守这绵长的海岸线,苏联军方相当重视岸防武器的研发,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就陆续研制出多款岸防反舰导弹系统,以防御绵长的海岸线。苏联陆续研制出“堡垒”、“慧星”和“界线”等岸防反舰导弹系统。“堡垒”式岸防反舰导弹系统的北约代号为 SSC-1“柚树”,使用的是 P-35(北约代号 SSN-3)型反舰导弹;“慧星”式岸防反导弹系统北约代号 SSC-2“幼鲑”,使用的导弹是由 KS-1(北约代号 AS-1)型空射反舰导弹改装而来的;“界线”式岸防反舰导弹系统的北约代号为 SSC-3“冥河”,使用的是 P-15M(北约代号 SSN-2)型的反舰导弹。这些岸防反舰导弹系统共同守卫了苏联海岸线的安全达数十年。如今,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