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首先对无线局域网相关标准、组网方式等基本知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重点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用于军事通信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进一步提出了由民用系统向军用系统过渡的思想,最后指出了无线局域网用于军事通信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从飞利浦封杀我DVD产品、电器专利费之争,到思科诉华为、中国对无线局域网实行WAPI国家标准受阻挠,都显示出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加快技术自主创新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在全行业推行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行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运用知识产权能力不断增强,专利申请数量明显增多,质量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与国外相比,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面…  相似文献   

3.
周顺  张西红 《国防科技》2009,30(4):26-33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上应用广泛,如远程监控敌方动态和军事防护。文章的重点关于多样性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上的需求。基于网络特性和军事应用特点,来研究特定的军事需求以便于读者在短时间内理解此网络的操作(在未来的三至八年之内)。文章的以军用传感器网络硬件对三代传感器的识别能力进展为主线。以一项杰出工程和科学的反面观点为推论,以求研制出最佳兼容性、安全性、自组织性和可移植的军用传感器网络.  相似文献   

4.
“民技军用”是指将民用技术用于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加速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发展的时期,“民技军用”的作用显著上升。本文归纳和剖析世界主要国家“民技军用”的做法、动因和保障措施,以期推动我国“民技军用”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相似文献   

5.
根据装备管理部门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目标要求,“十五”期间各军事代表局在完成二级信息中心建设的同时,需继续完善和发展本局局域网。作为二级信息中心的军事代表局武器装备采办局域网系统向上与一级中心进行广域互连,即提供面向全军和装备管理部门的信息服务、邮件服务、军用文电服务和名录服务外,向下与各军事代表室三级信息中心进行互连,即开展实时的动态管理与指挥,采集一线信息,提供面向军事代表室的网络数据库服务。基于承上启下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了让读者更系统地了解载人航天的军事应用,《现代军事》从2002年第8期起刊登了“载人航天史话”系列文章。虽然冠以“史话”,文章并不限于军用载人航天的过去,也介绍了它的现在和未来。这组文章共有11篇,本期是最后一篇,也算是一个总结。载人航天的军用价值载人航天一出现,其军事应用价值就引起了军事家的极大兴趣。在太空进行军事活动的优点不言而喻:首先是高度,从地球的制高点居高临下、俯视全球,所有的军事活动尽收眼底;其次是无  相似文献   

7.
在本专题谈及的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系统中,战场无线网络是用以传递信息、构成系统的"神经",使用较多的除了 Wi-Fi 无线局域网(见本刊2006年5月号)外.还有自组织无线网络(Ad Hoc 网络,简称自组网)当然,在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系统中使用较多的自组网是基于超短波(甚高频)的,本文谈及的短波(高频)自组网则在其他军事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当20世纪的夕阳落下,新世纪的朝阳升起的时候,伴随着世纪之交晚宴终曲的似乎是在一 夜之间形成的“全球化”热潮。从“入世”到“申奥”,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主题:融 入世界大循环,提高国际竞争力。在我们已经走过的20多年改革开放的征程中,来自“专利 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战鼓越敲越响。如果我们在时代车轮无声无息的狂奔之中,发现自己对 此依然毫无准备,那么,新的世纪已对我们不宣而战!所幸的是,在新世纪第一个明媚的春天,我们迎来了第一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知 识产权局副局长田力普同志受宁夏人民政府的邀请来宁夏作了题为“专利战略与市场经济” 的专题报告,精彩而具有说服力。本刊在报告录音的基础上,进行了编辑整理,目的是帮助 读者从更多的层面上了解和认识专利及知识产权制度。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包 括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经过近20年的努力,在党中央和国 务院领导的关心下,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走过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显 著成绩,其标志是:初步形成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初步建立了一个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符合我国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监测系统被广泛认为是军用侦查探测系统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国际军事领域研究热点。在总结了几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军用领域特定的性能需求,对这些体系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许黎明  陈栋 《现代军事》2008,(10):50-51
将民用/商用电子系统用于军品制造可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军用系统的成本,而且采用民用标准的系统也便于未来的维护与升级,因此民品军用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例如,在军事领域,民用GPS设备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已嵌入关键的军用设备或系统。但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民用标准制造的产品并不能完全适应特殊的军用环境。美国海军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舰艇雷达的微波辐射会造成民用标准GPS部件的损毁。这提醒我们,在研制军用电子产品时,不能简单地采用民用标准,而必须考虑系统军事应用的具体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装备在未来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的“军民结合”与“民技军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各大国特别是各军事强国中,俄罗斯在武器装备和其他军品开发与生产方面,实行“军民结合”、“民技军用”战略起步较晚,进展较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俄罗斯从前苏联继承了一个庞大的、全部由国营军工企业组成的国防工业体系,船大难调头;二是它的国防科技人才数量多、水平高,所掌握的军事技术先进,而民营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刚刚起步。但尽管如此,在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的推动下,俄罗斯仍然启动了“军民结合”与“民技军用”战略。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主要军工生产大国都在努力实施军民一体化战略,以期实现寓“国防实力”于“国防潜力”、寓“军用”于“民用”的目标。所谓的“军民一体化”是指一国国防工业基础与民用工业基础逐步走向兼容的过程。具体来说,它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军事技术的商业化或日民用化,也就是军事技术向民用领域里的“溢出”(spin-off);二是民用技术的军事化,也就是民用技术向军事领域里的“溢入”(spin-on);三是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军工生产国,美国在军民一体化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国“民参军”或“引民入军”过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13.
曹剑锋 《国防科技》2015,36(5):77-80
军队政治工作军用标准化是军用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队信息化标准建设之一。通过介绍政治工作军用标准化的整体概念,阐述了政治工作军用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和研究进展,分析了政治工作军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夯实研究政治工作军用标准化,加强政治工作和军事、后勤、装备信息化标准建设互为一体,互相促进,联动发展,实现与军事、后勤、装备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才能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由国防科工委委托我院主编的《装备费用—效能分析》国家军用标准2月29日在北京通过了海军组织的专家审查,并于3月19日通过了军事技术装备可靠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复审,从此一项新的国家军用标准诞生了。有关权威人士称,这一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标志我军装备建设在全系统全寿命质量管理的科学轨道上,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法规,对推进决策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民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民技军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军事技术的一大趋势。据美国军事专家估计,未来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所需要的信息技术70%~80%来自民用信息技术,只有20%~30%来自军用信息技术。我国民用高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一  相似文献   

16.
受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4年全球只发射了19颗军用卫星,与2003年有28颗军用卫星升空相比少了许多。但这一年中也有几项重要的军事航天活动,尤其是年底升空的欧洲首颗第2代照相侦察卫星“太阳神-2A”,给军事航天界挽回了一些“颜面”。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军用科技资源的使用效能还未能充分发挥,国防知识产权制度的缺陷是主要原因之一。破解“军技民用”的国防知识产权障碍,可借鉴美国相关制度经验,建立包括权利归属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解密转移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在内的“军技民用”国防知识产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国抓紧制定国家知识法规体系,突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可谓紧锣密鼓:一、加快步伐建立健全法规体系2017年12月1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知识产权局为主起草编制的《装备承制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要求(GJB9158-2017)》(以下简称《要求》)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颁布。这是我国首部装备建设领域知识产权管理国家军用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科学技术史上很多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与军事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一些高技术,因其巨人的军事应用潜力而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因而获得迅速发展,航海、航空、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都是如此。载人航天技术也不例外。对军用载人航天器研究的历史早在60年代初,美国和前苏联对载人航天的军事应用就产生了极大兴趣,并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的军用载人航天器发展计划,例如美国空军的“X-20计划”、“圣徒计划”、”空天飞机计  相似文献   

20.
在人民海军翱翔海天的战鹰阵列中,有一型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战机,那就是——“中国飞豹”。 “飞豹”上天,世人注目。为“飞豹”呼啸海天签发“通天证”的是海军驻某飞机制造厂军事总代表李鸣。在鲜为人知的军代表岗位上,李鸣和战友们用心血和智慧托起一架架战鹰飞向海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