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介绍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基本结构和实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军事电子与通信系统的应用需要和传输环境,给出了RoF技术在于军事上的应用分析。针对RoF技术的高质量传输链路,光纤传输射频信号电磁辐射小,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分析了用光载无线(RoF)通信技术在海军舰载通信、陆军远程天线应用以及军用毫米波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该文主要结合AdHoc网络的结构和特点,介绍了网络发展的历程,针对网络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一种面向军事通信开发的无线自组网系统NTDR(NearTermDigi-talRadio)。  相似文献   

3.
Wi-Fi还是WAPI,WiMAX还是McWILL?展望未来的军用无线局域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心无线局域网的读者最近经历了一日之内的冰火两重天—— 2006年3月7日,中国无线局域网标准 WAPI产业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同一天, WAPI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投票中失利, 败给了采用802.11i标准的Wi-Fi。从技术层面讲,这两种标准是无法全面融合的。目前,WAPI在我国还没有开始商用,国内无线局域网用户使用的还大多是Wi-Fi 产品,因此,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WAPI 与英特尔主导的Wi-Fi的“标准”之争将更趋白热化。对于远距离无线局域网,同样处于竞争地位的,则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McWILL与国外的WiMAX标准。《现代军事》读者更关心的其实是无线局域网的军事应用,也就是固定式军用网络与移动平台、战场单兵相链接的“最后1英里”(Last mile)到底采用何种军用无线局域网。下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无线ATM及其在数字化战场信息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战场要求实现战场空问的实时图形化显示,因此必须将模拟话音和数据两种孤立的通信系统综合成一个能传输话音、数据、传真和图像的综合通信系统,所以ATM技术越来越引起军事领域的兴趣。无线ATM技术既具有ATM的优点,又具有高度移动性,支持动中通,在未来数字化战场信息传输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阐明了无线ATM的基本概念,并就其在数字化战场信息传输系统的应用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高速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调制技术的选择对它来说非常关键,OFDM作为一种高速调制技术很适合应用于无线局域网中。本文简要介绍了OFDM技术,并对OFDM技术在新一代宽带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入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紫外光通信的军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薛刚  占光 《国防科技》2010,31(3):24-27
近年来,紫外光通信逐渐成为军事应用研究的热点。文章以紫外光的大气传输特性为基础,阐述了紫外光通信的基本原理及系统架构,探讨了其在局域网、区域网内的作战应用及特点,并指出其在现代化战场上存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战术通信网主要用于为战术兵团和部队(分队)指挥提供保障,通信手段以移动(无线)通信为主。战术通信网对于保障战场环境的军事通信至关重要,许多国家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于节点可以移动的战术网,采用合适的网络体系结构对于保证网络的性能和通信的可靠性极其重要。笔者主要是针  相似文献   

8.
轻量级接入点协议LWAPP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量级接入点协议(Lightweight Access Point Protocol,LWAPP)是一个新的无线局域网协议,该协议被设计用来传输和控制无线接入点和无线局域网控制器之间的通信。LWAPP把一些传统的无线接入点的一些功能移到了无线控制器中,以实现对无线接入点的统一控制和集中管理。简单讲述了LWAPP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分析了LWAPP的安全性,列举了一些该协议可能会受到的攻击类型,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现代高技术战争信息动广泛的特点和规律,阐述了军事通信系统关键性系统特性的概念,重点探讨了系统顽存在,最低通信能力和最低限度通信能力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围绕“打赢”和“三打三防”,分析了对军事通信系统生存能力的需求,最后提出了最低限度通信能力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6LoWPAN无线传感网络设计与应用存在的可扩展性较差、与IPv4环境不兼容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6LoWPAN与消息队列遥控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MQTT)的无线传感网络。其中,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作为MQTT客户端与MQTT服务器通信,边界路由器通过NAT64(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IPv6 to IPv4)实现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与IPv4网络的通信。将所设计的无线传感网络应用到智能家居场景,评估了无线传感网络和边界路由器的性能,测试了系统功能的实现。结果表明,无线传感网络具有良好的连通性和稳定性,无线传感节点的数据上传与指令接收稳定可靠,边界路由器工作稳定,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当前,一场以军事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为先导的新军事革命已经兴起,如何打赢未来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样式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已成为各国军队研究探讨的主要课题。信息化战争的侦察、指挥和作战自动化体系对军事通信的速度、容量、互通性等有更高更严格的需求,对军事通信保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提供军队通信保障的协同、机动、无线、保密、抗干扰和抗毁等各种能力,而在各种通信技术中,宽带无线数字通信技术将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占据基  相似文献   

12.
无线局域网及其应用组建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无线局域网的发展概况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详细讨论了无线局域网的应用组建方案 ;最后对无线局域网应用前景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无线城市概念,阐述了无线城市技术WiMAX+Wi—Fi Mesh原理,探析了其在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和智能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2001,(3):82-83
《生活时报》2001年2月6日报道 2001年1月底,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的空军基地进行了军事演习,使星球大战从一个纯科学概念变成一个实际计划。“军事卫星”是美国最高优先级的军事通信系统,用于在核战争时期地面通信设施全部毁灭的情况下,统帅部继续指挥军队的最后手段。  相似文献   

15.
顾名思义,“应急通信系统”(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是应付紧急情况时使用的通信系统。在民事领域,紧急情况包括各种天灾人祸,范围很广,很多国家建有国家应急通信系统。而在军事领域,由于军事行动本来就带有紧急性,作为军事术语的“应急通信系统”所对应的“紧急情况”,应该有所特指。笔者认为,在军事上的“急”,指的是“在最险恶的战争环境下、特别是在核袭击之后,当指挥所各种常规的通信手段均被敌摧毁、以致面临通信中断的紧急时刻”;这时用来保障最低限度通信联络的系统,就  相似文献   

16.
根据部队对通信抗干扰新装备使用的迫切需求,本文提出了建立军事通信抗干扰远程支源系统的思想,论述了该系统的作用与地位,组成与功能,并分析了系统建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于短波信道,目前基本上是用于点对点的通信媒介。采用组网通信方式可以在网内选择最佳链路,克服信道不稳定、干扰大、可靠性差等不足。首先介绍了网络的拓扑结构,然后针对短波通信的特点研究了短波星形组网、树形组网和网形组网的军事应用及拓扑设计,并给出了具体的构造方法。可为短波军事通信网络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七二二所自主研制的矿井透地通信系统顺利取得设备防爆证,并在近日组织进行的煤矿实地无线透地通信试验中,实现了地面和井下400米双向无线透地通信,设备稳定、效果良好。该试验通信深度为国内自主开发的同类全本安型透地通信系统之最,标志着该矿井透地通信系统达国内领先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突发矿难时有发生。出现重大人员伤亡的原  相似文献   

19.
军事通信技术是军队实施通信保障的技术,是军事体系对抗的重要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在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军事通信技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变为冲锋陷阵的“信息斗士”,并成为决定和影响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军事通信是为军事目的而综合运用各种通信手段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为完成军事通信任务而建立的通信联络系统称为军事通信系统。对军事通信的基本要求是: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军事通信伴随着人类武装冲突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经历…  相似文献   

20.
将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云重心评判法相结合应用于军事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中,并指出有无卫星支援下军事通信系统的效能对比。首先,针对军事通信系统的特点,构建通信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ANP模型;其次,根据通信系统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造极限超矩阵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并与AHP确定的指标权重相比较,指出ANP提高了指标权重的科学性;最后,利用云模型处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之间的转换,给出有卫星支援下的军事通信系统效能的提升度,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较,结果证明了网络层次分析法和云重心评价法相结合在军事通信系统效能评估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