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着力把握发展第一要义,努力推动直升机产业转型升级 正确认清形势,找准差异。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没有一切。昌飞公司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初步完成了产品型号的系列化,生产布局的科学化,主要型号生产的工业化,国际合作的多元化,各项管理的制度化。但是,公司依然处于现代一流航空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国际一流航空企业相比还存在一时难以赶上的绝对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航工业昌飞公司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发挥理论武装、思想保证、舆论支持、文化陶冶的作用.促进员工在企业转型过程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变革图强,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2004年中航二集团实施“南北整合、机车分立”发展战略以来,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创新机制,加快调整,努力实现直升机工业的转型升级,全面向“十一五”发展目标迈进。在新的形势下,昌飞公司宣传思想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打造“文化”寻求“突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公司坚持“打”、“造”并举,按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运作方式,始终做到“纲举目张”,及时总结提炼基层新鲜经验,较好地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参与热情。结合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征集活动,公司开展了“两上两下”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余份…  相似文献   

4.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骨干企业之一,具备批量生产多品种、多系列、多型号直升机和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的能力。一年来,昌飞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好企业发展过程中思想观念、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推进企业改革,加快公司产品结构、生产布局和工业化生产能力的调整,逐步向精益生产、绩效优先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迈进。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  相似文献   

5.
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林左鸣存中央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指出:新闻宣传工作是推进改革发展的“护卫舰”,是塑造卓越品牌、创造价值的“增值器”。近两三年来,在集团经理部和中直公司的指导下,昌飞新闻宣传工作抓住机遇,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6.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衔接“十一五”发展的关键之年,更是昌飞公司强化管理、健全机制、理顺关系、夯实基础、真抓实干、苦练内功的调整年、拼搏年和奋进年。“十五”期间,尤其是2005年,昌飞公司科研生产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直升机科研生产取得丰硕成果2005年,昌飞公司完成了“2机鉴定、3机首飞、4机修理、9机交付、17架份S-92尾斜梁交付”的目标,销售收入实现较大增长。重点型号科研取得突破性进展。按计划完成了全年各项科研任务,特别是旋翼载荷测试试飞工作提前1个月完二、机构改革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7.
中航工业昌飞——小微电影寄托航空情由中航工业昌飞企业文化部精心打造的首部原创微电影《我们班》于近日制作完成播出,在昌飞干部职工中反响强烈。该影片时长20分钟,影片主要内容是以直升机产业大发展为背景,以航空基层班组——昌飞公司铆装车间船体班组为原型,讲述了该班组从一年前的面临解散重组到如今成为了公司先进班组的成长蜕变过程,主要表现了以主人公——班长王凯和班组的11名成员,从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到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苦学技能、勤练本领、克服工作和生活等诸多困难,逐步成长为企业里的明星班组。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工委把构建和谐军工作为在“十一五”期间的重点任务,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坚持以和谐发展作为各自的重要工作思路。构建和谐军工,是我们军工人在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征程中的不懈追求,也是我们昌飞公司肩负的社会责任。下面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围绕构建和谐企业谈几点体会。一、构建和谐企业的重大意义第一,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近40年来,昌飞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线企业发展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大型国有军工企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站在全国看昌河,我们与先进企事业单位比还有差距;站在世界看昌…  相似文献   

9.
一、着力把握发展第一要义,努力推动直升机产业转型升级 正确认清形势,找准差异.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没有一切.昌飞公司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初步完成了产品型号的系列化,生产布局的科学化,主要型号生产的工业化,国际合作的多元化,各项管理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是国家定点的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公司在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技术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大力实施飞机制造业数字化工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利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制造水平,积极构筑“数字昌飞”,打造一流的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数字化平台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昌飞公司从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入手,实行信息化管理,打好信息化企业的基础。该公司从1998年就着手研究产品数据管理技术,1999年为支持C I M 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并行工程项目的实施及直升机产品…  相似文献   

11.
<正>天时人事日相催,跃马扬鞭再奋蹄。乘着集团公司峰会召开的东风,中航工业昌飞迅速行动,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峰会和直升机公司工作会部署,明确工作目标,把全公司的思想统一到中航工业"改革管理年"的总要求上来,提出全面开展"改革、管理、技术提升年"活动,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着力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科研生产经营任务。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衔接“十一五”发展的关键之年,更是昌飞公司强化管理、健全机制、理顺关系、夯实基础、真抓实干、苦练内功的调整年、拼搏年和奋进年。“十五”期间,尤其是2005年,昌飞公司科研生产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西科斯基驻中航工业昌飞项目团队负责人萨尔门·斯蒂芬·福兰克荣获今年的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政府"友谊奖",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每年约产生50名获奖者。在中国工作期间,斯蒂芬帮助昌飞公司建立与西科斯基公司体系接轨的先进型号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帮助昌飞公司解决生产中面临的多个问题,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生产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昌飞公司)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探索出了一条以强化执行力建设为核心内容的管理文化建设新途径。企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不断地向现代化航空制造企业迈进。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中航工业昌飞公司接到通知,要对八架现役直8型直升机进行改装,满足海军护航任务需要。昌飞公司作为直升机改装单位,负责试验件、装机件制造及改装、试飞组织和保障工作。接受改装任务后,昌飞公司上下高度重视,快速启动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6.
时光往苒,光阴似箭。伴随着我国直升机产业发展春天的到来,“中航工业昌飞”这个响亮的名字也愈发溢彩生辉,频繁见诸于各大新闻媒体。2005年,中航工业昌飞正式启动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航工业昌飞由一个三线企业起步,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如飞蝶破茧,实现了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的成功跨越.一路走来,昌飞公司始终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以"发展企业、富裕职工、回报社会"为行为准则,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始终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保稳定"的基本方针,高度关注生产过程中人的价值和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用创新和奉献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担当使命.公司相继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企业文化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双拥模范单位"、"全国先进保密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江非 《中国军转民》2006,(11):17-19
作为我国航空工业骨干企业,昌飞公司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这一宗旨,始终坚持围绕企业科研生产中心任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终坚持在企业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企业三个文明建设成绩喜人,公司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曾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承担直升机钣金零部件制造任务的昌飞公司23车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党支部及车间各项管理的核心内容来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积极因素,写出了一篇“人”字佳作。近年来,在职工人数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任务完成量年年攀升:2003年,完成零件1802种,64380件;2004年,达到3976种,149040件;2005年,实现6613种,384520件;仅今年1-4月份,就交付3265种,113600件。作为钣金零件的生产车间,该车间生产的特点是零件品种多,单机数量少,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工人操作全凭“手”上功夫。随着昌飞公司直升机产量的逐年加…  相似文献   

20.
全军现有企业3700多个,总产值达140多亿元,是军队预算外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改革的大潮中,这些企业不甘落后,摆脱了自身的羁绊,先后进行了利改税和承包责任制的实践。但企业关心的是改革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一、承包制有喜有忧实行承包制是军队企业改革迈出的可喜一步。两年多来的情况表明,承包制的推行,打破了军队企业多年来经营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