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是国家为发展空间技术专门组建的科研机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国内具有实力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的主要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主要从事外层空间开发、卫星、飞船及其他航天器研制,空间技术成果推广,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卫星应用及空间技术二次开发应用等。  相似文献   

2.
正参加大会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李新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空间技术与全球每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中国近年来在空间技术上进行了大力投资,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对全球空间技术的分享与合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共建亚太空间合作平台总部设在中国北京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自2001年正式开展筹建工作,2005年10月举行了《亚  相似文献   

3.
黄嘉 《国防科技》2005,(11):19-21
空间技术具有军民两用的属性,现代空间技术发展史就是从其在军用领域先行发展成熟到向民用领域转化渗透再到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历史。当前,空间技术在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领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战争新的“制高点”和现代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占领这一“制高点”和“增长点”,我们应大力发展军民两用空间技术,并由此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实现国家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和空间实力的不断增强,实现和维护国家空间利益与安全。一、空间技术的本质是军民两用技术从空间技术的历史发展来看,空间技术在诞生之初就是军民两用技术,军…  相似文献   

4.
在2003年11月24~27日(北京)举行的“第五届国际空间技术及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展览会"上,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相配套的各种应用系统及其用户机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郊区,在长城脚下,在一块绿阴丛中,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大门由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把守,行人不许靠近,不许停留,不许拍照。远远望去,依稀可见两块烫金的标志牌,一块是:中国载人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另一块是:空间技术研究实验中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航天城”。守卫这座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的武警北京总队十七支队官兵,用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把自豪埋在心底,把职责举向蓝天,为“神舟”六号的腾飞做着鲜为人知的贡献,被誉为“航天卫士”。  相似文献   

6.
空间技术代表着现代高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世界新闻和舆论经常把空间活动中的事件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联系在一起,把空间技术比作当今信息社会中综合国力的增长源,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现代军事力量的倍增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航天技术和开展航天的应用,可以加速解决资源的有效和合理利用问题、减灾和环保问题、缓解沉重的通信问题、扩大受教育面的问题、摆脱贫穷与落后问题,以及促进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运载火箭是确保进入空间的能力,是发展空间技术的基础,夺取空间优势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人们把宇宙空间的角逐称为“第四战场”。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用于军事目的的外层空间开发不断升级,宇宙空间经常出现一些神秘的“不速之客”,各种人造天体频繁地升空和回收。宇宙空间的角逐强烈地吸引着众多的业余爱好  相似文献   

8.
我国核战略武器的发展,起步于五十年代中期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按照中国的特点发展起来的,经过二三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是目前世界上能够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五个主要国家之一,也是我国获取国际有利战略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巨大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正确决策的结果,也是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亲自领导和积极努力分不开的。他们在领导我国核技术发展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思想,成为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总结这些经验,学习和研究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正确指导国防工业的发展,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铁流二万五     
青岛出版社的《铁流二万五——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实(图文版)》一书,展现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奇迹。纪实性和文献性是本书的第一个鲜明特点。本书用纪实手法,真实记录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书中对红  相似文献   

10.
朱德同志是我军的创建者之一。他一生的光辉历程“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周恩来选集》上卷第246页) 朱德同志十分重视总结和研究党的武装斗争历史和人民军队的历史。收入《朱德选集》的《在编写红军一军团史座谈会上的讲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事业近年来得到了巨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开创辉煌的未来。为此,本刊从本期起开辟“中国的航天活动”专栏,从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等方面,系统报道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未来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编者  相似文献   

12.
冯杰 《军事历史》2006,(3):54-59
1949年12月9日,云南省主席、云南省绥公署主任卢汉在昆明宣布起义,通电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关系, 为云南继护国讨袁、出滇抗战后又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增添了一页光辉史篇。然而国民党军嫡系第8、第26 军拒绝起义,企图重占昆明,最终被执行迂回追击任务的人民解放军大部歼灭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近现代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毛泽东向全世界的庄严宣告。时至今天,已有五十年的光辉历史。昔日一个深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奴役,四分五裂,战乱频繁,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已换新颜:综合国力已上升到世界第六位,经济发展总量居世界第七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列世界前茅。12亿5千万中国人民,不仅解决了旧中国长期不能解决的吃饭问题,而且达到小康水平。1997年、1999年长期被帝国主义霸占的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洗刷了百年国耻,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来没…  相似文献   

14.
从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开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竞相发展空间技术,并很快将空间技术用于军事目的,都力求在某些领域里取得优势,以适应其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到现在,人类发射到宇宙中的空间飞行器已经有2000枚左右。其中主要是美、  相似文献   

15.
天下事     
江泽民对海外听众和观众 发表新年贺词 元旦前夜,江泽民总书记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海外听众和观众发表新年贺词。贺词说:新年的钟声将掀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发展史上新的光辉一页” “1997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新世纪全面推进的历史性会议。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民族独立、国家强盛和  相似文献   

16.
资讯     
习近平在空间技术研究院与青年代表座谈共同畅想中国梦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与全国各界优秀青年一道参观空间技术成就展并座谈。习近平指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创新的制高点在科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2月14日,是原国民党军第26路军在江西宁都武装起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次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光辉一页.正值纪念这一壮举之际,由宁都起义纪念馆编辑、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宁都起义>一书,这对于深入研究宁都起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情况:武器发展的进程循环往复,造成战争中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好像任何以前先进的东西转眼便成昨日黄花。机枪、飞机和潜艇都对它们各自的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技术也取得了最新进展,加上各种媒体产生的神奇效果,使得空间技术的倡导者们宣称“隐形飞机”可以产生同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西柏坡是新中国成立、中共中央进入北京前的最后一处驻地。在这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颁布实行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史上改天换地的辉煌革命圣地、新中国开国领袖们"进京赶考"的伟大出征基地,西柏坡精神昭示和照耀着光辉的未来,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砥励奋进的神圣精神高地。  相似文献   

20.
杜平 《军事历史》2001,(1):58-62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以正义战争战胜侵略战争、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光辉典范,同时也是以革命的人道主义战胜法西斯暴行的光辉典范。毛泽东主席制定的宽待俘虏和瓦解敌军工作的政策,实施的正是革命的人道主义,它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一、首次政治工作会议讨论瓦解敌军   1950年 10月 25日,志愿军打响了第一枪,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11月 1日,志愿军在云山与美军交锋。云山守敌为美军骑兵第 1师第 8团。美骑兵第 1师是华盛顿时代建立的开国“元勋师”,虽仍保留着“骑兵师”的番号,但他们的高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