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综述了美国在军事空间技术新的发展动向,包括美国空军的“空间军力加强、空间军力应用、空间支援、空间对抗”四大空间军事任务区,快速响应空间,新的空天进攻飞行器,军事小卫星运载器,军事小卫星,导弹防御先进技术等的发展动态。分析了军事空间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走向业务服务的中国卫星——中国卫星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推动了我国卫星事业的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研制并发射了50多颗各类卫星,其中包括返回式遥感系列、实践系列卫星、通信系列卫星、导航卫星、气象系列卫星、海洋卫星和资源系列卫星等。我国卫星已经从卫星技术试验、应用业务试验,逐步向全面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方向发展。国防科工委成立以来,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总结航天事业几十年来的发展成就,提出了中国航天发展思路,规划中国航天未来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中国航天包括了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为我国卫星持续稳定的发展、服务于国民…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中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各方面均取得快速发展,“大航天”概念得到广泛认同,载人航天不断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工业基础和研发能力稳步提升,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更趋完善,航天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我国已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中国航天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带动我国高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空间技术水平实现跃升,载人航天成就辉煌“十五”期间,长征系列火箭完成了24次成功发射,将23颗卫星和5艘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完成15颗民用卫星的立项研制,开展了21颗卫星研制工作,已有…  相似文献   

4.
到2010年,随着我国2到3个天地一体化卫星应用网络体系的建成,我国的空间技术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记者从素有“中国卫星的摇篮”之称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悉,这个研究院已在现有研制体制、加工工艺、检测手段、制造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加强,努力加速卫星应用技术及其产品商品化、规模化,形成卫星应用体系。近期  相似文献   

5.
“九五”期间,中国航天业将实施空间技术育种工程和卫星减灾工程。充分利用航天科技成果,通过空间技术育种,使粮食和蔬菜增产,是解决我国“粮袋子”和“菜篮子”的有效途径。建设我国的卫星减灾系统(该系统包括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卫星减灾地面应用系统、资料广播与指挥调度通信系统三个部分),利用它减少我国的台风、洪涝、旱灾、火灾、地震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17-17
大会开幕当天,还举行了中国航天专场报告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胡亚枫在报告中介绍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发展的主要任务:在空间技术方面,继续实施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由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等卫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开展重型运载火箭、深空探测等专项论证;在空间应用方面,进一步完善对地观测、通信广播、  相似文献   

7.
空间技术代表着现代高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世界新闻和舆论经常把空间活动中的事件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联系在一起,把空间技术比作当今信息社会中综合国力的增长源,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现代军事力量的倍增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航天技术和开展航天的应用,可以加速解决资源的有效和合理利用问题、减灾和环保问题、缓解沉重的通信问题、扩大受教育面的问题、摆脱贫穷与落后问题,以及促进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运载火箭是确保进入空间的能力,是发展空间技术的基础,夺取空间优势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包括对大型运载火箭、各种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永久空间站、空间资源、空间工业、空间运输、空间军事技术、航天发射设施及技术、航天测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新中国成立以来,航天技术白手起家,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创业,已经成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强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和大国地位。一、运载火箭升空,人造卫星上天,卫星回收成功,中国航天实现零的突破发展航天事业的第一个台阶是“卫星上天”。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把发展国防高科技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19…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航天人要以"中国航天日"为新的起点,推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全面发展,推动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做强航天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互联网+卫星应用"新业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国家航天局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同谱写和平利用太空的崭新篇章,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卫星隐身技术在空间攻防系统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与在地面装甲车辆、舰船、飞机上应用的隐身技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卫星研制条件以及所处的太空环境不同,卫星隐身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更具有挑战性。基于卫星工程应用,归纳了卫星隐身需求、应用环境等,重点介绍了国际前沿隐身技术,包括雷达隐身手段、红外及可见光隐身手段,同时探讨卫星隐身的技术瓶颈及未来展望,促进隐身技术在卫星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于20年前开始启动空间研究划,至今已投入20亿美元。以色列大力展太空研究主要是出于战略需要。目前色列参与空间研究计划的有500人,其大的合同单位是以色列飞机制造公司(I-I),其次是爱塔、拉菲尔、ELOP、以色列军、TADIRAN和爱丽沙等公司。、卫星发展计划成系列在1973年中东战争和1983年黎巴嫩争中,以色列靠接收美国提供的卫星资获得战争情报。实战证明,采用这种方式在两个问题:一是这些支离破碎的卫星料很难使用;二是资料少而且不及时。于,以色列于1984年组建了空间技术理事(STD),即后来的以色列空间局,开始制成系列的卫星发…  相似文献   

12.
正卫星产业主要包括指空间基础设施和卫星应用产业,前者是卫星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即卫星制造及其卫星应用地面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后者则是卫星产业链下游,即卫星应用相关的各类技术、产品、服务及产业等。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全球遥感卫星和导航卫星领域已具备全球服务能力,通信卫星建设也已大规模开始。面对全球航天产业格局的新形势,加快我国国产卫星产业的市场化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3.
美国加紧研制反卫星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美国作为世界航天第一大国,为了索取“制天权”,一直致力于空间武器装备的研制,其独霸太空的野心不言而喻。从美国目前的相关计划来看,重点是提高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和发展反卫星武器,以保持美国在空间的绝对优势。最近,美国加快了反卫星武器的研制工作,特别是以DART、XSS-11和MITEX卫星为代表的微小卫星的升空反映了美国空间武器发展的最新动向,由发展防御性武器转变为大力发展进攻性空间武器。  相似文献   

14.
黄嘉 《国防科技》2005,(11):19-21
空间技术具有军民两用的属性,现代空间技术发展史就是从其在军用领域先行发展成熟到向民用领域转化渗透再到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历史。当前,空间技术在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领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战争新的“制高点”和现代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占领这一“制高点”和“增长点”,我们应大力发展军民两用空间技术,并由此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实现国家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和空间实力的不断增强,实现和维护国家空间利益与安全。一、空间技术的本质是军民两用技术从空间技术的历史发展来看,空间技术在诞生之初就是军民两用技术,军…  相似文献   

15.
在神舟飞船家族十次完美巡天的背后,有五院西安分院承担研制的关键产品做坚强的后盾支持。五院西安分院为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飞船研制了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和天线网络产品,承担了神舟六号到神舟十号飞船中继终端的研制任务,以"十全十美"的表现助力神舟家族完美巡天。五院西安分院是我国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研制的"国家队",目前在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空间天线、卫星数据传输与处理、星间链路、卫星测控、微波遥感、激光通信八大领域保持着技术优势,并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始终引领着我国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历史 性突破,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拉开 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而且不断蓬勃发展。党和政府坚 定不移地支持发展航天事业,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我 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战 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还比较缺乏自主科学卫星计划和第一手的探测数据,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对空间技术发展的独特的牵动和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科学卫星工程在管理团队、管理内容上需要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2003年11月24~27日(北京)举行的“第五届国际空间技术及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展览会"上,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相配套的各种应用系统及其用户机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19.
从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开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竞相发展空间技术,并很快将空间技术用于军事目的,都力求在某些领域里取得优势,以适应其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到现在,人类发射到宇宙中的空间飞行器已经有2000枚左右。其中主要是美、  相似文献   

20.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具备完整的固体运载火箭及空间技术产品技术开发和研制生产体系.长期以来,其产品和技术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多个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空间领域的重要力量。在这次”天宫一号”研制发射工程中,航天科工集团取得了多项产品技术突破.为成功发射精准入轨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